[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综合实力的提升,区域特色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变革升级。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实训基地构建了集实训教学、项目研发管理、创新创业孵化和社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训研创服”实训基地现代化运行体系,提出了完善区域合作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区域信息化共享研发平台、成立职业技能服务中心、搭建创业创新通道等研究思路,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四位一体;实训基地;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48-0100-0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让实训基地成为带动职业院校走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和企业应进行统筹设计,旨在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维护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1]。《方案》同时指出“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国家层面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化到内涵建设转变的进程。国内高职院校对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实训、研发、双创和服务于一体的建设构想已经形成基本共识,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
(一)贯彻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方针要求
2022年要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其中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会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总体目标的重要方法。《方案》中提到实训基地为“资源共享,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政策指向实训基地内涵的“三个转变”[2]。一是向主体的多样性转变,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教学基地建设,统一筹划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有利资源共同建设,充分体现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多样性的。二是向高水平专业化转变,应成为职业院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端载体和孵化基地;应培养符合顶层产业高技能应用人才的实训平台;应是紧密结合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技术技能创新服务的平台。三是校企融合性转变,通过实训基地载体,政校企共同促进实现产教融合共同目标。
(二)满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及长效运作机制在各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权责不明的情况下造成了各方主体参与实训基地的积极性不高,使校内专业教学、科研能力缺乏,与企业的交流不足,很难形成长效互动。而高水平实训基地改革与创新是实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作为校内实施实训教学过程的重要延伸,在顶层设计上将实现集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参与、高职主导、社会推动等多方优势协同创新的主体多元化多赢机制,必将打破职业院校传统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形成多项应用技能在内的综合创新和科研能力架构系统新格局。由此可见,主体多元化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职业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
(三)提升区域实训资源的优化利用
在国家大力推行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管理经验、项目成果和软硬件设备的部分基础资源。但各类硬件设备升级与维护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现实往往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需要。“四位一体”整合了高校、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实现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增加了相互的资源量,解决共存的资源薄弱点,推动了多方合作共赢的深层发展趋势。
(四)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大力倡导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实训基地建设已经成为连接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重要纽带[3]。调研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培训基地主要实行理论加实践技能教学,一定程度上无法达到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和就业市场的重要衔接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已经成为提供具有优秀技术能力的人才的重要场所,形成了高职院校人才教育的顺利转移,提高了人才教育质量。
二、高职“四位一体”实训基地改革的可行性
(一)专业群布局为实训基地提供了功能设计
根据学院实训基地建设从基础单体化向功能多元化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实训平台转变的要求,各专业实训基地正逐步过渡至“四位一体”现代化实训体系的构建的发展构想。从2010年开始,通过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艺术与设计学院逐步搭建起了以学校为主体、行业企业为辅助、与社会支持结合推进校、行、企联合进行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师生实践技能场所。至今建立了包括中央财政支持、省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在内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训基地”“表演艺术实训基地”“建装展示实训基地”“美术实训基地”4个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基于设施先进、实训、研发、“双创”、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平台,引领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院校。
(二)校企合作为实训基地改革提供了技术与资源支持
随着本省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对本地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各专业群紧密贴合了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挖掘专业特色,开拓系统化的校外紧密型培训基地,现有的40家合作企业及社会力量联合建立了校外实训平台,包括市大剧院、市电视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市歌舞团、市美术馆、一线集团公司等在内的大批校外企业紧密型实训基地。校外资源以院校内基地为教学资源主体,助力完善实训基地的多领域功能,深化校企合作,最终为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服务。
三、高职“四位一体”实训基地运行思路与实践
艺术与设计学院主动把握发展时机,率先迈出了高职院校发展改革的步伐。“训研创服”四位一体实训基地建成后,作为开放的综合实训中心,首先打造长效运行适应学生培养的信息化共享实训教学体系化平台;其次利用企业、学校资源等软件优势和先进设备的硬件优势,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新产品的创新,并将这些技术成果应用于区域相关产业并进行技术扩张辐射;最后提供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社会员工技能鉴定有关培训服务的训练。
(一)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良好的合作机制是实训基地正常开展的保障。校内以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探索适应校企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企业可以充分明确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确立激发校企双方积极性的动力机制,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让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实践实训基地的运行和指导。
从2017年起,校企共同成立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逐渐探索校企合作的原动力、制定了主体多样性改革计划,依靠企业的财力支持先进实训设备和软件的引进,把实训基地作为企业项目实训成果的产地,同时继续与企业进行一线的技术研发,将企业技术、产品应用于实训基地的教学和技能训练,提升实训基地的培养水平,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打造了实训教学体系化平台
实训项目成果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中心环节。目前,实训基地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技能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实训项目,并细化为一系列任务,项目引导,任务驱动,通过任务训练学生技能。艺术与设计学院在本环节中以企业作为主导力量切实发挥,校企通过主、辅两个主体格局执行各阶段的训练和学习,双方给予技能评定,最终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工作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实战能力,完成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
艺术与设计学院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是吸引企业的部分服务项目作为“训研创服”实践教学的载体,建立了递进化实训教学体系。
(三)提升了信息共享与项目研发水平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项目成果的转换、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是院校中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指导培养创造性的重要形式。与企业合作,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院校共享教学资源库服务平台。让院校能够以共享模式探索基于项目研发的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促进优质资源的普及与应用。
项目研发是艺术与设计学院“训研创服”四位一体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水平实训基地构建中,学院教师与企业员工将根据不同专业合理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发明专利的研究与创新工作,打造新时期职业院校集技术型、创新型、研究型于一身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四)搭建了创业创新平台
基于专业群实训基地平台管理的新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实训平台模式。实训基地创业创新实训平台的发展也随着技术创新而持续。同时借鉴了其他院校的经验,与孵化园区、创意园区等合作建立创业创新实训工坊。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组建创新平台,负责高端技术的研发,孵化创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这些高科技资源的相互合作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局面,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显现。
创新历程中将企业项目作为学校实践教育项目,开展创业项目竞赛、行业实践、职业素质拓展等“创业卓越组”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和岗位特征,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
(五)成立了职业技能服务鉴定中心
高职教育中实训基地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职能。目前,实训基地在社会服务质量、服务计划、服务领域等还与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存在差距。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培养卓越技能人才的必备条件,借助实训基地的服务社会功能,高职院校和企业增加了合作交流的机会,逐步从服务校内发展成为服务行业、区域社会的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改革向区域、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群体提供技术服务,结合优质的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的需求,形成技术优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实训基地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院联合企业、行业培训机构共同制定培训标准,通过发挥社会力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并申请了行业协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内容包括实训企业信息的获取、就业政策的解读、企业安全知识的教育与风险防范讲座等。为企业人员换证、考证提供一个平台,保证了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与质量。同时,实训基地保证一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训研创服”四位一体实训基地是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保障,也是“十三五”职业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与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取得了一定成效。艺术与设计学院随着实训基地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强化多元化改革构想,完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提升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强化创新与服务功能,打造新时期高水平艺术类实训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N].人民日报,2019-02-14.
[2]刘林山.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内涵、难点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6):14-15.
[3]邓娟.社会多元办学格局下职业院校发展长效机制研究:以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为视角[J].职教论坛,2019(10):121-126.
编辑 郭小琴
①基金项目:2020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高职‘训研创服四位一体高水平实训基地改革与实践”(KT2020249;主持人:俞文斌);2020年浙江省人社厅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研究与实践——以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ZJCVB60;主持人:俞文斌)。
作者简介:俞文斌,男,汉族,浙江宁波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艺术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