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课程思政建设

2020-08-19 23:24师伟黄丽莉伊世香杨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0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专业课程课程设计

师伟 黄丽莉 伊世香 杨静

[摘           要]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溶盐于水”的过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找准专业课程与思政之间的“契合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與专业课程之间的“生成性”关系是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的关键。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以文化自信培养为契合点,在专业核心课程内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0-0078-02

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是分离的,大部分思政因素以“便利贴”的形式生硬地进入专业教学过程中,与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游离,学生的接受度较低,育人效果不明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内容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找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是课程思政的关键。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结合课程体系及专业特点,将文化自信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融合作为课程思政的契合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已经上升到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而文化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蕴含在各行各业中,是各种专业文化的集合,大学生应熟知自己所学专业的文化基本内容,明确专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而对自身文化专业化价值作出肯定性体认,实现文化自信。但目前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因为学生在校时间短、专业技能培养任务重、理论学习兴趣度低等原因,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培养学生接受文化自信的渠道仅局限在大一的思政课堂,而培养文化自信过程中又有内容空泛等弊病,致使学生的认同度较低且效果不理想。以专业文化为抓手实现文化自信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融合对职业院校尤为重要、紧迫。通过合理的专业顶层设计及课程设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工匠精神及企业文化的发扬融合在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使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找到“专业土壤”。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教师培养

(一)专业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及思政教学能力培养

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而目前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中文化自信培养的范畴理解不到位,思政培养的方向、方法把握不好,且对思想教育的特征、规律和话语等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及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重中之重。

在进行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及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系列培训培养,专业教师对专业文化的分析理解较为透彻。提升专业课教师对文化自信培养的认知,要引导教师剖析专业文化的内涵,在文化自信培养的视角下选择提炼可应用在课程实施中的项目。

(二)教师跨学科合作

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较长时间,不能满足课程思政的迫切需求,所以思政教师的融入是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强有力的支撑。跨学科合作组建“思政+专业”课程组,在思政教师的指导和推进下不仅能深入有效地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按照思想教育的特征、规律和话语进行课程融合。

二、强调专业文化内涵的分析

最近几年,文化自信培养这一课题被诸多思政学者所关注,但缺少各专业教师的身影,关于文化自信培养如何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的文献更是不多,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对专业文化内涵的深入分析。

对专业文化内涵的深入分析是推进文化与课程融合进行文化自信培养的基础。以我们专业所涉及的建筑行业为例,梁思成先生认为:“建筑总是渗透着民族精神。”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以最为直观的实体文化为例,每个时期的典型建筑物体现了当时建筑文化的发展水平。每个建筑物的设计建造过程需要通过图纸、文字等符号文化相互沟通,又必然渗透着建筑规范等制度文化及建筑哲学方面的理念文化。这些隐藏在建筑背后的文化恰是大学生培养的素质目标,更是文化自信培养的专业落脚点。建筑文化的内涵分析如图1所示。

但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来说,学生仅在校学习两年,专业技能培养任务极重。专业文化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双融合”无疑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体化提升的必然途径。专业文化和专业技能培养之间的天然关联是进行“双融合”培养的基础。

三、将文化自信培养融合在专业课程体系中

文化自信培养视角下的专业课程设计及实施,是在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过程实现中国工艺、工匠精神、管理文化的传承。这一目标不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实现完成的,需要专业课程体系的配合。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以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地基基础施工和主体结构施工四门专业核心课程作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融育人需求选课程载体。以往的课程设计仅关注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需求,大部分课程载体的选用重工程、轻实用。针对专业文化自信培养的课程设计必须依托于符合技能培养需求并蕴含丰富文化自信培养元素的课程载体,在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使学生对中国建筑文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进而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实现文化的普及传承,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结合育人需求及专业学习特点,四门课程选择同一工程项目“宁波鲁班奖工程——鄞州垃圾处理站”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项目,对同一工程的深入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大工程观”,而且有利于教师对符合文化自信培养的项目进行细化及开发。通过同一项目的深入学习,实现识图、算量、地基及主体施工等专业知识的传授及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融入蕴含鲁班奖工程中的优秀建筑实体文化、符号文化、工匠精神、管理文化及两山理念。并以课程设计、微课、教材等不同形式呈现建设成果,有利于建成符合“双培养”需求的专业教学资源库,该类型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能满足专业课程的育人需求,而且有益于实现文化自信培养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四、注重“双培养”在课堂中的落实

(一)第一课堂的设计和落实

职业教育中提倡的项目化、情境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文化自信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的融合能否在课堂中得以落实重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是否融入隐性文化: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培养需求。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积分奖励等鼓励小组合作、以优带差,使专注、敬业、团结合作等职业素养落实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核心课程实施,发现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融入文化自信培养元素后不仅不会影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增添了趣味性及启发性。

(二)有效组织文化自信培养的第二课堂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建管专业积极开展文化自信培养第二课堂,实现全方位育人。如在识图与制图工作坊、建筑工程造价工作坊等第二課堂中推行“学长师傅+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度,使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职业文化自信”及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自信”融入学习过程中。第二课堂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一起录制“建筑微故事”“建筑文化微课堂”“我为家乡建筑代言”“鲁班奖工程的秘密”“鲁班工匠代言人”等系列微课。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文化自信的被培养者,而且是文化的传播者、文化自信的展示者。

五、考核体系建设

课程思政更注重学生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上述方面的评价因无具体落脚点导致较难评价。而好的课程评价不仅便于发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而且可据此改进相关的设计和实施。基于文化自信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双融合可较好地解决此问题。可根据文化自信培养中的不同侧重点设定不同的考核方法:(1)实体文化、符号文化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均可通过传统考核方法进行测试。(2)对专业文化的认可及提升程度可通过“建筑微故事”等微课制作进行考核。(3)专注、敬业、团结合作等职业文化素养的考核则由每次小组活动学长师傅、企业导师、校内教师评价和组内成员互评综合考虑。多种考核形式、不同侧重点和全面的考核主体形成的考核体系使得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课程思政学有所得、考有所依。

六、结语

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及课程体系的特点,文化自信的培养更应重视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双融合”。“双融合”培养过程中应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开始,重视专业课程设计,使文化自信在专业课程中得以体现及落实,推进第二课堂及第一课堂的相互融合,并据此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进而实现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7-10-18.

[2]张文和,罗章.文化 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文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12-14.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专业课程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