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020-08-19 05:05田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教师

田芳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又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养成交流讨论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地理教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119-02

地理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综合性学科。为了在地理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发挥学生思考的能动性;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学生有自主探究的动力;要重视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养成交流讨论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逐渐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下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自主探究模式及自主探究的重要性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自主领悟新知;通过多种训练,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当前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

课堂上,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调整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自主探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独立地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途径

(一)因材施教

应该明确的是,学生是具有很大差异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实施差别化指导。如果不顾及学生的个性,地理教学就很难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很难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来学习知识,从而扎实地掌握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具有学习自觉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氛围营造

第一,应该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序和方法,如最开始应该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终要做什么等,使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4]。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而不是包办代替。第二,为了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动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听到、看到,扩展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有质疑和探索的主动性,进而能激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反馈、随时调整学习状态的欲望,最终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获得知识。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沃土。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勇气和信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为了营造这种氛围,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需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场所、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舞台。要提倡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听取同学的意见、积极参加小组交流和讨论。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用更多的鼓励和更少的批评激励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的

魅力。

(三)重視自主探究的过程

自主探究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个过程,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最佳形式,能让学生获取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5]。所以,优化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探究活动;二是学生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探究机会;三是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和参与会变得主动。学生只要积极参与思维活动,就会产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并积极引导,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学习。必要的时候,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里面交换想法和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及时引导、进行学法指导;需要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最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时间相对较长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创造一些机会使学生自主把握学习节奏。为了实现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促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并教授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沈海燕.高中地理科际联系中的脱节问题及教学策略——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Ⅰ)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

[2]武笑伟.加强中学地理科际联系的实践与探讨[J].新课程,2016(2).

[3]马巨贤.改进地理教学刍议[J].江西教育,1980(2).

[4]郑晓磊.浅谈科际联系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6(4).

[5]朱明先.学地理必须重视地图[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4).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教师
设问引导探究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