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中演唱者的情绪控制方法探究

2020-08-19 14:07王婷
锦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音乐剧训练方法

摘 要:音乐剧中演唱者的情绪控制对于演出效果至关重要,研究演唱者的情绪控制方法对于培养优秀的音乐剧演唱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情绪控制在音乐剧中的作用,给出了音乐剧中的情绪控制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情绪控制训练方法。旨在为音乐剧表演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音乐剧;情绪控制;训练方法

音乐剧是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1]。好的音乐剧演员能够通过自己的情绪表达更好地表现出剧中主题,引起观众共鸣,为音乐剧注入灵魂,因此,音乐剧演员的情绪控制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2]。

一、情绪控制在音乐剧中的作用

1、情绪控制可以保护演唱者

音乐剧中演唱者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绪,在过于激动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声带充血的症状,导致唱歌时声音突然沙哑或出现破音的情况,长此以往会对声带造成永久性损伤[3]。

2、情绪控制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

音乐剧的表演中,良好的情绪控制有助于演员内心情感的表达,使演唱者能够在表演中所流露的感情更加自然。当演唱者情绪过于亢奋或过于平淡时,那么歌曲中句子所表达的各色情境就无法细致地展现出来,甚至会出现不流畅的情况发生。

3、情绪控制有助于音乐剧情感线的表达

一部优秀的音乐剧就像一段旅途,有起点也有终点,有高潮也有低谷,沿途所见皆是难忘的记忆。音乐剧往往都是需要演员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得以完成。一个优秀的音乐剧演唱者在准备一个角色表演时,都会对角色的任务性格和音乐特征进行仔细分析,了解每一个片段的意义,在演唱中结合自己的情绪控制连成一条完整的感情线,时时刻刻用真挚的表演打动观众的心。

二、音乐剧中的情绪控制方法

1、情之所至,音之所生

写文章也好,绘画也罢,都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方能打动人,音乐同样如此。作为一名歌唱家,若要歌曲动人心弦,先天的嗓音条件不可或缺,但是仅仅依靠声线,而缺乏情感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如同无源之水,并不能称之为完美的音乐。相反,其应当深刻感悟作曲作词家在其中所要表达的情境、情感,将自己置身于此,进行二次创作。当自身情感与歌曲角色合二为一时,歌唱者方能控制整首歌曲的情绪表达状态,打动听众,所谓“情之所至,音之所生”便是如此。

2、提升表演自信,减少紧张情绪

歌唱者因为自身表演经验少、缺乏自信、观众众多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会使自己在上台前充满紧张的情绪。但出现紧张情绪并不是完全不好的,适度的紧张有助于其调动大脑积极性,提高自身专注力,从而更好表达情感,增强整部作品的感染力。但是过度紧张则不然,会使歌唱者无法专心投入作品的演唱,影响歌唱者正常水平的发挥。歌唱者应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诸如闭目养神,表演前进行简单热身运动,心中为自己打气,与其他表演者交流心得体会等,使歌唱者的注意力由对自身情绪的关注转变为对作品的关注,从而使其能在演唱过程中充分迸发情感,达到正常乃至超常发挥的效果。

3、结合自身经历,感悟角色情绪

歌唱者应注重自己曾经的经历,大到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等爱国情怀,小到个人恋爱经验诸如失恋之痛苦、热恋之开心,乃至亲情、友情等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情绪体验,有了大量的情绪体验后,歌唱者对歌曲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将曾经的情绪体验与角色所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从而快速进入角色状态。

三、情绪控制训练方法

1、跟随训练

跟随训练法,即以分组的方式,相互之间通过轮流发出指令、表达情绪的刻意练习,达到训练自身情绪的方法。具体如下:两人为一组,一人为指令发出者,另一人为情绪表达者,指令发出者以自然体态站立即可,情绪表达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指令来摆动自己的肢体,当听到指令发出者“停”的指令后,情绪表达者需要立即在此瞬间停止,并作出与停止此刻表达的某种情绪相一致的行为动作,随后根据与之相应的动作来选择自己熟悉的歌曲进行进一步的表演,情绪的表现具有延续性,发展性,是从小至大,从弱到强的。当然此刻指令发出者并非独善其身,其需要接收到情绪表达者表达的情绪后,快速模仿甚至逐渐融入相应的情绪环境中。此训练要求学生的情绪必须从一而终,中途不允许进行变化。比如情绪表达者最后选择蹦跳的方式,来表达开心、激动的情绪,指令发出者同样需要融入其中,通过大笑、拍腿等动作来表现其开心的情绪。

2、照相训练法

所谓“照相训练法”,即学生依据老师给出的某一个表达情绪的词语,准确利用肢体动作来进行诠释。可以是教师与某一个学生一同完成,也可以是教师与某几个学生一同完成。如同拍照一般,单人照某一瞬间只有一种情绪表达,而集体照在一瞬间凝聚了多人的多种情绪表达。并且不同学生选择的词语因为顺序的不同,呈现出的戏剧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当然,这也是此训练法的有趣之处。比如“挥拳”、“躲避”这两个动词,如果某一学生先选择前者,难么可能选择前者的学生会表达出生气的情绪,后者则表达了庆幸或者诧异的情绪;反之,学生假如先选择了后者,那么其所表达的可能就是害怕的情绪,而对方则会有愤怒、怨恨等情绪。

3、情绪分度训练

情绪刻度表训练法,即要求学生将自身各种情绪分成0-100度等不同阶段,通过不断刻意练习,掌握如何控制及表达自身情绪。但是情绪刻度表训练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又呈现了一些差异性。以北京舞蹈学院张旭教授为代表的训练,要求学生整个训练过程保持情绪的不断发展变化及完整。而以波兰舞台导演、教授米赫为代表的训练,则要求学生在每次情绪表达前应先恢复到日常自然状态下,听到教师发出指令时,快速表达情绪。

参考文献

[1]唐福珍.论声乐演唱中的情绪控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02):59-60.

[2]吴卫洁.声乐演唱中的情绪控制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2):172-173.

[3]任德威.在聲乐表演中如何调节紧张心理[J].黄河之声,2019,526(01):21.

作者简介:

王婷(1986.1-),女,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音乐剧训练方法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East Side Story
聚焦华语原创音乐剧(上)
看音乐剧
浅析篮球运动体能训练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