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系统性培养对策

2020-08-19 13:00赵志军张贺亮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

赵志军 张贺亮

摘 要 农业面临着发展转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这些都加剧了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然而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养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基于这一背景,通过丰富科技素养培养形式,联姻高职院校培养主体,完善科技素养培养机制,发挥法律和制度的强制性效应,并落实科技素养培养资金,从而对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提升进行系统性设计,切实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质量,为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对策

目前,我国农业进入发展转型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是促进农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使农业借助科技的力量走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这无疑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需求,然而,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质并不乐观,不少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与新时期农业科技化发展不相适应。因此,亟待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转型,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1 丰富培养形式,提高培养的实效性

传统的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培养形式单一,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制约,而且与科技服务人员的工作相冲突。这就需要改变现场培训单一化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进行远程培训,引入模块教学法(MES课程模式)。

1.1 网络远程培养

网络远程培养是借助互联网对科技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的一种形式,是“互联网+”思维下的产物,凭借无限互联的网络打破远程距离的束缚,借助互联网学习平台、数字电视平台、智能手机平台等,丰富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技能。网络远程形式能够较好地克服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矛盾,将科技服务人员的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为了提高网络远程培养的实效性,需要加强对远程服务提供机构的筛选,深化远程培训机构互动,从而根据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系统性培养需要,贴近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发展的实际需求。

1.2 引入MES模式

各个培训服务供给机构在实施培训时要打破传统模式,针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发展的实际需要,引入MES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得到国际劳工的认可,成为职业培训的一种重要模式。MES模式改变了传统课程实施模式,它根据专业分工的不同对课程进行整合,有机地将知识和技能融合起来。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突出技能的培训主线。这一模式无疑与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培养要素对接起来,满足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短、平、快等需求,有助于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2 联姻高职院校,提高培养的针对性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高职院校扶持力度,高职院校教育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培训教育服务的重要主体。因此,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要主动与高职院校联姻,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训的针对性。

2.1 增强高职院校服务意识

新时期,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意识,主动对接社会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需求开辟涉农培训和涉农专业。1)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地方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深入调研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需求,从而实施订单式培训,培养出满足“三农”需求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科技服务人才。2)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需求和队伍可持续建设,开辟涉农专业,实施系统性的科技服务人员培养[1]。

2.2 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

产学研一体化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高职院校教育优势。高职院校要基于服务地方、服务农业的价值取向,肩负起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责任,以科技服务人员培训为契机,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田头,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将产学研基地建在基层,从而针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需求开展专题研究,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质,同时实现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发展,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

2.3 发挥地方高职地缘优势

地方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体现出独特的地缘优势,它主动对接地方人才需求。因此,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要发挥地方高职地缘优势,包括地理优势、人才优势和教育优势等,根据新时期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需求,邀请涉农专家参与到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中,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对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并及时地向科技服务人员推送农业科技知识,从而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养。

3 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培养的持续性

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要进一步完善各项保障机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培养机制和结构调整机制等,确保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的可持续性。

3.1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法律在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中发挥着强制性作用,通过完善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训法律体系,可以实现培养的科技素养培养的制度化,有效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质。具体来说,应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完善教育监督机制。

3.2 完善科技素质培养机制

农村科技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質培养不是一个短期工程,而是具有长效性。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素质培养机制,从而满足农业科技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实现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的可持续发展[2]。

1)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的培养需要发挥教育基础性作用,成为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的主渠道,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服务人员素质需求,适度地扩大招生规模,不断完善涉农科技服务专业,不断调整门槛,有机结合定向和其他招生方式,形成不同层级的培养体系,服务农业科技化发展大环境。

2)注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过程要立足于开放性,积极推动培养对象的社会性,即将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纳入到社会人才培养体系中,主动对接农业新时期的科技服务需求,不断更新培养对象服务观念,并突破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训环境,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双向交流,从而不断积累科技素质培养经验。

3.3 完善素质结构调整机制

科技服务人员素质结构不完善是一个突出问题,与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素质结构调整机制,通过出台宏观的政策引导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素质培养,从而不断优化科技服务人员的素质结构,使其与农业科技服务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从整体上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的学历层次,形成多层次的培养体系,满足多层次科技服务需求,使科技服务人员素质不断趋向合理、科学。

3.4 建立高效教育培训机制

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的培养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因此具体到实施层面具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根据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训的特点,建立起高效的教育培训机制,形成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两大培训格局,通过课堂教育不断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素质的系统性,让科技服务人员理论素养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实践教育,尊重农业活动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培养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养,从而提高科技服务人员捕捉农业发展规律、根据农业经营特点实施科技服务的实践技能。

4 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培养的可靠性

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质培养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通过稳定的财政投入,并开掘资金渠道,落实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的可靠性。

4.1 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

农业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大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力点是科技,科技服务人员是农业科技服务的直接实施者,这就需要基于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重要作用,确保财政投入的稳定性,根据农业科技化发展的需要,开辟专项培训资金,不断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农业。

4.2 开掘多渠道资金源头

随着农业发展转型,农业科技服务需求不断升级,对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养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这就需要开掘培养资金渠道,打破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单一化做法,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其他部门参与的资金筹集机制,确保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的资金投入,不断优化培养环境,形成浓厚的科技素养培养氛围,不断提高科技素養培养供给条件,提高科技素养培养质量,突出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在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5 结语

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科技素养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诉求。然而,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还存在随意性现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对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进行系统性设计,不断丰富培训形式,拓展培养主体,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从而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养培养的系统性,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服务人员队伍,为农村发展转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 任怡莲.浅析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1(3):28-29.

[2] 冯兆滨,涂玉琴,乐美旺.强化科技服务理念 提升科技管理效率[J].农业科技管理,2011(5):34-3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管制员班组资源管理分析
关于大学生专业兴趣的现状思考和培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