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0-08-19 13:00艾勇波徐微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艾勇波 徐微

摘 要 目前,国内在合作经济人才的培养方面还较为薄弱,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高职院校,多年来坚持“立足浙江、依托系统、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在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校企(社)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国内相关的高等院校培养合作经济人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基于此,进行相关合作经济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过程。

关键词 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1 合作经济人才需求调研

为全面掌握浙江省农合联的合作经济人才需求情况,在全省11个地市的农合联中挑选了10个农合联进行调研,其中地级市农合联4个,县、市、区级农合联3个,镇级农合联2个,产业农合联1个。同时,在全省农合联会员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会员涵盖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供销社合作社基层社、信用合作社、各类农业公司等。通过调研,明确了合作经济人才需求的特点、要求、岗位分布、素质构成等,为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打好了基础。

调研发现,随着“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推进,合作经济的发展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呈现出专业化、综合化的特征。无论是农合联的运行管理,还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都需要一大批合作经济人才。从问卷调查结果反馈来看,合作经济组织对种养技术类型人才的需求占比最高,达到24%;需求量排在第二位的是市场营销类人才,占比20%;对电子商务类人才的需求排在第三位,占比为18%。此外,合作经济组织还对金融会计、组织管理、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人才有较大需求。

2 系统架构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方案

2.1 组建成立浙江合作经济管理学院

为满足合作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批示同意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成立了浙江合作经济管理学院。该学院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旨在合作经济人才培养、合作经济专业建设、招生制度改革、社会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省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1]。

2.2 充分学习相关院校人才培养经验

目前,国内开设了专门的合作经济专业,也有专门开展本科层次的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高校,如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基于此,对青岛农业大学进行实地调研,为浙江合作经济管理学院做好高职层次的合作经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经验。此外,相关人员还专门对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相关涉农高校开展了调研,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目前,浙江合作经济管理学院下设了一个二级学院——合作经济学院,同时开设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初步搭建起了一整套开展精准合作经济人才培养的组织体系和框架[2]。

2.3 研究制定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方案

2.3.1 培养目标及定位

根据调研的人才需求特点可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培养具备合作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基本规律,具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区域(社区)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技术技能等能力和素质,能胜任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供销社(农合联)系统基层组织等相关职位,适应农业产业现代化,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综合技能人才。

2.3.2 课程体系的构造及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个平台,专业拓展、素质教育兩个模块以及实验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两个体系。通识课程平台是根据要求必须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基础课程平台主要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经济类、管理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平台是具有合作经济专业特性的专业课程,如合作经济概论、合作社经营管理等课程。

3 合作经济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3.1 与供销社系统合作,培养农资营销服务人才

2015年4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浙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农资营销服务人才。浙农控股集团是浙江省供销社成员企业,公司立足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业务,企业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级农资企业首位。2015年5月,双方决定共同举办农资营销订单班,订单培养农资营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参加订单班的学生共同组建一个新的自然班级(行政班级),学生从原来的自然班级(行政班级)脱离,不再参加原自然班级(行政班级)的课程学习,培养周期两年。订单班由学院与浙农控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开设相应的课程,授课师资由双方共同委派。截至目前,该订单班已连续举办了5届,共为企业输送了农资营销服务人才100多人,实现了学院育人与企业用人双赢。

3.2 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2018年上半年,学校联合杭州安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成立县域农产品电商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共同研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合作培养县域电子商务专门人才,服务全国广大县域农产品上行和产业升级。杭州安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的农业互联网电商公司,同时也是浙江省杭州市供销社战略投资的重点企业。2018年11月20日,学校与安厨公司联合开办安厨定向班,目标是培养热爱农业,具有农村电商基本知识,掌握农产品选品、策划、营销、视觉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技能,在农产品电商企业、流通企业或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是采取设立虚拟班级的形式,由定向班学员组成一个虚拟班级,学生除正常参加其所在自然班级(行政班级)的课程外,另设安厨定向班上课时间段,采取授课、讲座、培训、实习等形式进行培养。定向班课程设置由双方共同商定,校企共同授课。首届定向班从2019年初开始正式启动,学员26人,在企业的定向培养下,同学们基本掌握了农产品产品开发、设计、营销、推广等技能。

3.3 设立“行业学院”,培养农业技术服务人才

2019年7月6日,学校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协会蓝莓分会、浙江省供销社、浙江蓝美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四方战略合作协议,组建“蓝莓学院”共同开展订单人才培养。“蓝莓学院”旨在通过“行业学院”的模式,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道路,为行业企业精准培养人才。浙江蓝美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品种培育、技术服务、精深加工于一体的蓝莓全产业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蓝莓学院”采取“无形班级、有形运作”的模式,即在不调整学生专业及班级的情况下,根据公司人才发展规划,对照公司的岗位需求,组织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加入订单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企业课程学习,主要课程有蓝莓育苗、基地管理等。“有形运作”是指依托主办系(工商管理系、合作经济学院)组建专门团队落实责任主体,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校企双方资源互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首届“蓝莓学院”订单班于2019年底启动,将为行业企业培养一大批农业技术扎实、技术技能突出、管理经验丰富的蓝莓行业以及农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助推蓝莓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4 结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吸取其他农业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经验,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与观念,结合浙江省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走出一条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合作经济人才培养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吴继云.福建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2] 郑丹,于超,耿方梅.合作社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5(12):57-60.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