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针对智障学生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建议教师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从教具应用、游戏教学、生活实践、分层次教学等方面入手,帮助智障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升数学素养、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实践水平,为其融入社会、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特殊教育 智障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120-02
智障指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全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都比较欠缺,在小学数学学习上表现出理解能力差、不爱学习、逻辑思维欠缺,这些缺陷都需要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弥补。在此,笔者针对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谈四点做法。
一、以直观教具为着力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能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处理使其直观化,但是智障学生因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认为所学习的知识都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数字代码,密密麻麻的数字会让他们产生恐惧感,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丧失兴趣。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让智障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借助教具将教材中的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有效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例如,笔者在教智障学生认识数字“2”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理解不了这个数字,第一节课学完第二节课就忘记了。为此,笔者用一只玩具鸭子作为教具,因为鸭子的外形和“2”比较相似,而且玩具鸭子能发出叫声,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时,笔者在黑板上展示鸭子,并在旁边写一个“2”,引导学生辨别它们的外形,并且用玩具鸭子的叫声来吸引学生,在这种直观道具的帮助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而且很容易就能记住“2”的外形。
教师在对智障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切忌纸上谈兵,而是要借助直观有趣的教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直观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点的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游戏教学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由于智障学生学习效率较低,仅依靠每日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促使其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这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对他们一生的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由于智障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教师带领智障学生做游戏可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敞开心扉,自主学习,变得更加活跃。
例如,笔者在讲解“10以内加法”的知识点时,发现学生一节课学习一个知识点都难以完成,教学进度慢。于是,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抱团游戏”,游戏规则:每10名学生为一组,每名学生手里拿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一个数字。在游戏中,学生站成一圈,由小组长喊出一个加法算式,如“5+3”,拿着“5”和“3”的学生站进圆圈中间,由其他学生检查是否出错,如果没有出错要算出答案。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学生掌握了“10以内加法”的知识点,而且收获了快乐与友爱。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或者设计游戏活动的时候,不能好高骛远,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知识点,注意难易程度适中,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
三、以生活实践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欠缺,更凸显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同时也能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到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例如,讲解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点,特殊学生只需要能认识、会简单地使用即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小商店”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将教室布置成商店的模样,在每件“商品”的下方都贴上价格,为了降低难度每个价格都是100以内的整数,将1张彩纸当作10元钱,每名学生10张,然后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到“收银台”付钱。这种教学活动是应用人民币的简单场景,能帮助智障学生用好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智障学生不需要处理非常复杂的人民币计算,只需要认识商品的价格,并能有效付錢即可,而在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处处可见,在特殊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生活所需之数学,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
四、以分层次教学为增长点,锻炼学生的用脑能力
智障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是提升用脑能力,尽可能地弥补脑部的残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次教学活动,通过因材施教,锻炼学生的用脑能力,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例如,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会将班级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划分,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平常也比较活跃的学生;第二类是学习能力一般,平常不太活跃的学生;第三类是学习能力较差,而且性格内向的学生。针对这三类不同情况的学生,笔者会制订差异性的学习目标。如在讲解“10以内加法”的知识点时,第一类学生要能口算,第二类学生要能笔算,第三类学生只需要把算式读出即可。这样分层次的教学会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脑力训练。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用脑情况,带领学生常做脑保健操,也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轻音乐,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和烦躁,让学生能够放松脑部,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智障学生需要教师悉心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借助直观的教具、开展游戏教学、借助生活实践、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不仅能帮助智障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能促使其数学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魏光辉.专注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J].才智,2013(6)
[2]徐赛华,王得义.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教学[J].中国残疾人,2011(5)
[3]金桥根,张美华.中度智障学生实用数学课堂中生活化学习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学习,2013(1)
[4]郭龙江.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生活化教学的实施[J].科技资讯,2015(1)
[5]陈易芬.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兴趣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8(23)
作者简介:李秀珍(1984— ),女,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智障和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教学。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