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松 , 李登江, 王泽文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贵州 雷山 557100)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4个县,地处东经108°5′~108°24′,北纬26°15′~26°32′,区内最高海拔2 178.8 m,最低海拔650 m,总面积4.73万hm2。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已经鉴定的生物种类达5 147种,其中,动物2 291种,高等植物2 593种,大型真菌263种,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1-3]。近日,笔者在整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系统自动传回的视频数据(视频存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时发现,分别在2019年9月3日、11月2日传回的视频中各出现一种以前未见过的野生鸟类。参考《中国鸟类野外手册》[4]及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物种鉴定,确定为褐耳鹰和凤头鹰(图1)。通过查阅《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1]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2]以及有关文献,确定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鸟类新纪录。
褐耳鹰俗名褐耳苍鹰、棕耳苍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鹰科(Accipitridae)鹰属(Accipiter),属小型猛禽,体长在31~44 cm,体重217~325 g。上体灰色,下体具赤褐色横斑。第6枚初级飞羽外羽片无缺刻,次外侧的4对尾羽具5道黑褐色横斑。眼先具白色短羽,耳羽淡灰褐色,嘴黑褐色或褐色,脚棕黄或黄色。活动于林缘和稀树草坡。常在林区外围及平原的空旷地带盘旋,时而轻轻鼓动两翼。喜栖息于海拔1 000~4 000 m湿润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尤其喜欢林下植被发达、地势崎岖的生境。主要以小鸟、蛙、蜥蜴、鼠类和大的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岛等。国外分布于非洲、欧洲东南部、西亚、印度次大陆、斯里兰卡及中南半岛。
凤头鹰俗名凤头雀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鹰科(Accipitridae)鹰属(Accipiter),属中型猛禽,体长41~49 cm。头前额至后颈鼠灰色,具显著的与头同色冠羽,其余上体为褐色,尾具4道宽阔的暗色横斑;喉部白色,具显著的黑色中央纹;胸棕褐色,具白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具窄的棕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翼下飞羽具数条宽阔的黑色横带;嘴灰色或蜡膜黄色;腿及脚黄色。喜栖息于中、低海拔的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或密林覆盖处,有时也到平原和乡村附近上空飞翔。多单独活动,常长时间翱翔于天空,主要以蛙、蜥蜴、鼠类、昆虫、鸟类以及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区,近些年种群有向华东地区扩张的趋势。国外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水、热、土等自然条件,为鸟类等野生动物迁徙、栖息、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褐耳鹰、凤头鹰的出现,反映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也刷新了保护区内生物资源种类,由原来的5 147种增加到5 149种,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原来的35种增加到3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