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美?含蓄美?形式美

2020-08-18 09:30叶明灿
教师·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形式美

叶明灿

摘 要:诗歌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关键是要让学生领悟诗歌的内在含意和美学价值,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容易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对此,教师应结合初中语文诗歌的教学实际,来发掘诗歌中的时代美、含蓄美、形式美,让学生养成诗歌鉴赏的正确习惯,正确把握诗歌鉴赏的思路和方法,这有利于学生提高诗歌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并让诗歌的美学养分滋养着他们的人生。文章从时代美、含蓄美、形式美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发掘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内涵,以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诗歌文本;时代美;含蓄美;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2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6-0033-02

近几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诗歌的教学方式看似异彩纷呈,实则大多停留在背诵、默写以及名句赏析层面,而且这些赏析也仅是参考书提供的标准答案而已,并没有多少学生的理解或是教师的研究。因此,诗歌教学毫无悬念地陷入了“应试”的怪圈,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十分不利,也与教材编写的初衷相悖。有感于斯,笔者在近年的教学中,尝试发掘诗歌文本中的美学含意,让学生去了解美、体验美、欣赏美,以在“润物无声”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

一、了解诗歌的时代特征,感悟诗歌的时代美

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每个时代诗歌的不同特征,体会诗歌中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厚重,从而帮助他们感悟诗歌的时代美。

笔者在教授《关雎》和《蒹葭》的时候,先让学生了解周朝前后期的时代特征,周朝前期以周公制礼为特征强调以“礼”治天下,这时社会秩序井然;后期诸侯割据,国与国之间纷争不断,但也在学术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这时人们的思想也相对比较开放。从《关雎》和《蒹葭》中,可以看出,当时男女青年追求爱情时勇敢而热烈,但又不失法度与规矩,正如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我们要引领学生去深刻体会这种健康向上的思想,并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悟,以此来指导学生的恋爱观、爱情观。同时,这个时期的诗歌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多样,风、雅、颂、赋、比、兴六艺都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体会、掌握,并以此作为鉴赏切入点,让学生在诵读中慢慢鉴赏这两首诗歌的情感美与语言美,学生也会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陶醉,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两首诗歌,并因此得到美的升华。

在教授《观沧海》的时候,重点让学生领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特质,以及曹操一心统一中原的雄才大略和睥睨天下的气魄。只有了解曹操所处时代的特质和曹操的胸襟气魄,学生才能真正领会诗中所描绘的沧海吞云吐月、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妙处。“日出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灿烂,若出其里。”偌大的沧海,其实就是这一时代动荡局势的缩影,也是作者胸中丘壑的自然外出。如果不处于那样的时代,没有那样的情怀与胸襟,换个时代,或换个诗人断难臻此意境,学生明于此,亦能了解本诗的“诗意”与“诗情”。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仅字酌句斟是无法完成的。

唐代诗歌气度恢宏。因为诗人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也充满了憧憬与期望,所以许多诗人想入世干一番事业,为兼济天下尽一份心力。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一诗句,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无人引见、无人赏识,只好“端居”家中辜负了大好时代。虽诗中有怨言,但总体还是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憧憬,总想能为这一时代做点事情,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李白的个性特征体现得更加明显,他的《行路难》所描绘的酒馔、器物,都是价值不菲的,但其实李白这级别的人是不能经常享用的,不过在盛唐气息熏陶下的李白,骨子里就有那份骄傲、那份侠气、那份浪漫,仿佛他眼前的一切都是繁花似锦,这份侠傲与浪漫是其他诗人无法望其项背的。“清酒斗十千”“珍羞直万钱”,以当时的价格算,一斗酒加上下酒菜大约四十两白银,按如今物价计算相当十六万元人民币,按李白的生活水准应该是消费不起的。但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呢?显然是诗人用了“夸饰”的手法,以让诗歌更富有美的意味,同时更是这一时代赋予了诗人这样的豪迈气概。在本诗中,诗人还表达了希望当上“伊尹”和“姜尚”那样级别的官员。诗人要是处于宋元明清时期,敢这样说吗?诗人虽然眼前未曾得到重用,但没有愤世嫉俗、自怨自艾,更没有消沉和气馁,而是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教师让学生领会李白的时代气质,更易于其理解这首《行路难》的美学内涵。教师还可以拓展李白的其他诗歌,让学生充分地讨论、领会,并在举一反三中真正理解李白、欣赏李白,让李白那份仙侠之气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让李白那份自信之美,让盛唐那份繁华之美,为学生提供养分。

二、深挖诗歌的内在含意,理解诗歌的含蓄美

“诗言志,歌咏言。”任何一首成名的诗作都饱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深沉情感或人生志向。如果诗歌教学仅停留在解析的层面上,那是无法让学生真正领会诗歌的精髓的。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诗,如果仅停留在梅雨连绵和蛙声喧闹的环境描写的鉴赏层面是不够的,停留在这两句诗烘托诗人约客不至的烦躁心情的鉴赏层面也是不够的。教师应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想一想“家家雨”和“处处蛙”是否还有别的作用。有个别学生回答,点出客人不至的原因,教师再抛出与此相关的另一问题:“透过这样的景物描写,我们不妨猜一猜主人与客人的关系如何?”答案见仁见智,但有一个学生的回答令笔者惊诧,他说:“这时诗人肯定处在落寞之时,正因为门庭冷落才会约友下棋来排遣时光,而且也正因为门庭冷落,棋友才会因雨而爽约。换句话说,如果身居高位那就会门庭若市,哪会有闲暇时间约友下棋,如果身居高位,棋友也不会因雨而爽约。”这一答案虽然有点世俗的气息,但毕竟是有创意的一家之言,也证明学生不再停留在字句解析的表面,而是对诗歌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探索。这种探索更增添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也让其对诗歌的美学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读诗不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陶醉。教授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时,笔者设计了“诗人为什么要在开头提出‘明月几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当然作者并不是为寻找答案,而是在表达内心的向往,向往哪里呢?向往“琼楼玉宇”的月宫,这“月宫”就是朝廷,这“月宫”的特征,词人用一个字来形容“寒”,“寒”是暗指与作者政见不同者的官场倾轧。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当然明白,词人想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又怕被排挤,内心复杂,愁绪难解,才会问这样一个无解的问题,由此才能发出“何似在人间”的无奈感慨和自我解嘲。其实词人的内心是郁闷的,但旷达的襟怀,终能找到自我救赎的门径,所以词的结尾用“人有悲欢离合”来自我安慰,用兄弟情谊来排遣这种无奈,这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不失豪放的博大胸襟。学生由此读出诗人的无奈,也读出了这首诗歌的深层含意,读出了诗歌的含蓄美,读出了诗歌的美学价值。

三、品析诗歌的写作手法,欣赏诗歌的形式美

诗歌的形式美,美在韵律,美在表达,美在修辞。笔者在这里重点谈谈古诗词的韵律,如古诗词的平仄、押韵、拗救等。笔者采用讲座的形式进行漫灌式教学,让学生集中认识,主要讲一些双声、叠词、关锁、对仗、互文等平时不常见,但对诗词的鉴赏起到不可或缺作用的东西。笔者在教学《关雎》的时候重点抓住“关关”这一叠词来讲,“关关”只当作普通鸟叫声来讲,诗意不够浓厚,如果“关关”一词是当时男青年模仿鸠鸟的叫声引起心仪女子的注意,那么会增加《关雎》这首诗的诗意,有这种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周朝,官僚权贵都会送女儿到叫“雍甓”的女子学校习礼,为了防止外界的骚扰,学校四周环水而建,但纨绔子弟们总会想方设法,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子,隔水装鸟叫也就是情理中的求爱方式,下文“求之不得,辗转反侧”也就有更合情理的诠解,诗展现出古人对爱情热烈而执着的追求。尽管如此热烈而执着,但他们仍然保持“止乎礼”的必要距离,这也是当时青年需要学习的爱情观。讲授《天净沙·秋思》这一元曲的时候,笔者仅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去掉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一曲的意境有何变化。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去掉这一句,本诗主题不明显,前面所列的十个景物也单纯地成为一景物镜头而缺少诗歌特有的意蕴美。诗中最后这一句就是采用关锁手法,让前面十个景物紧锁在一起,意境由此生焉。讲授《木兰诗》时,笔者就抓住诗中所有互文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这种手法的妙处。诗歌开头写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但这些军用品,需要一样在一处买吗?显然不要,但是经过这样的互文渲染可见当时军情紧急,买这些军用品的人也多,才要全城到处找一遍。像“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些互文,淋漓尽致地展现花木兰急切地想重新变成女儿身的心态,以及对久别的故乡一朝再见的狂喜 。以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例,我们从对偶的角度分析就受到很大的启发,“无可奈何”是惆怅的心绪,下文的“似曾相識”微带欣喜的心情,心情对心情,而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可谓巧夺天工,“花落去”与“燕归来”同前两种心情又十分契合,无意对仗,却浑然天成,难怪后世诗评家对此好评如潮。

诗歌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见仁见智,笔者还是坚信如能挖掘诗歌文本的美学内涵,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美学价值,就能真正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就能让诗歌的美学养分滋养着他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爱君.在诗歌哲理美的教学中升华学生审美情感[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151,194.

[2]史春燕.苏轼为何要“把酒问青天”[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学版,2005(4):31.

[3]戴金波.吕温湖湘贬谪诗略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3-25.

[4]陶  晶.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J].教育,2020(17):82.

[5]殷鹏可.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20(10):1-2.

[6]刘春娟.初中语文课堂中诗歌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20(9):193.

[7]黄祥庆.浅谈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J].情感读本,2020(6):62.

[8]李海波.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0(5):292.

猜你喜欢
形式美
现代室内空间照明设计形式美的探析
论庆阳香包的图案设计特色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拴马桩石雕艺术的形式美探析
浅析诗词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