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杨杨 李钦峰 赵丽 廉佳
1天津市儿童医院皮肤科300134;2天津市儿童医院病理科300134
患儿女,87 d龄,出生后发现右侧躯体片状红色斑块伴同侧肢体畸形于2012年1月至我科门诊就诊。患儿出生时右下腹、右侧会阴部及右下肢片状红斑,逐渐增厚形成肥厚性斑块,表面附黄色鳞屑,右足趾畸形。患儿父母及妹妹无类似疾病或遗传疾病史。
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因患儿年龄较小,体检配合度较差,未行双侧肌力及肌张力检查。皮肤科检查(图1):皮损仅累及右侧躯体,右下腹、右臀部、右侧会阴、右腿及右足部见红色斑块,表面附黄色鳞屑,边界清楚,无明显渗出及异味。右下颌、右颈部及右腋下可见片状淡黄色疣状增生性斑块,右手第1、2、3、4指背侧见条带样疣状增生性斑块,指甲甲板发育正常。右下肢较左侧略粗大,双下肢长度无明显差异。右足第2、3、4趾只有1个趾间关节且甲板缺如,余右足趾均发育不良,但仍存在甲板。毛发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均未见异常。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右下肢红斑组织病理检查(图2):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不规则延长,表皮下散在或灶状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检查:IgG、IgA、IgM、C3均阴性。
诊断:先天性偏侧发育不良伴鱼鳞病样红皮病及肢体缺损综合征(CHILD综合征)。
治疗经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予患儿间断口服阿维A胶囊(0.3 ~0.5 mg·kg-1·d-1),外用凡士林、他卡西醇软膏、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6年余,治疗过程中部分皮损有所改善,停药后易反复。2018 年1 月至今外用自购的辛伐他汀软膏。
随访:2015年11月,患儿4岁,体检:右侧肢体活动较左侧略迟缓,右侧肢体肌张力略下降,肌力较对侧稍弱,智力正常。皮肤科检查(图3A、3B):右下颌、右颈部皮损消退,余皮损及右足畸形仍存在,皮损随年龄增长等比例扩大,原皮损基础上出现数个黑斑。患肢较健肢略长,粗细程度基本一致。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均未见异常。头颅MRI、胸部X线、心电图、心脏超声、腹部超声及眼科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右足X线片提示右足畸形及部分骨质缺损(图3C)。下肢多普勒超声提示患肢血供较健侧丰富,血流速度相对较快。
2018年1月,患儿6岁,皮肤科检查(图4):右腹部及右下肢黄色鳞屑较2 年前部分消退,右足部黄色鳞屑仍较明显,患肢较健侧稍长,其余皮损与前次随访时基本相同。此后,患儿改为外用自购的辛伐他汀软膏治疗。
2020年1月,患儿8岁,皮肤科检查(图5):右腹部及右大腿皮损较前减轻,原黄色鳞屑大部分消退,基底红斑存在;右手第1 ~4指背侧皮损大部分消退,右手第5指出现新发带状疣状增生性斑块,表面附着淡黄色鳞屑;右小腿皮损较前稍好转;右足畸形存在,患肢较健侧肢体长约4 cm,原右足1、5足趾甲板脱落。患儿无其他系统受损表现。
讨论:CHILD综合征是一种以先天性偏侧发育不良、鱼鳞病样炎性表皮痣、同侧肢体缺陷为特征的罕见X 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可累及神经系统、骨骼、内脏等。还原型辅酶Ⅱ类固醇脱氢酶样蛋白(NSDHL)基因是CHILD 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其突变致胆固醇合成所需的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功能丧失,引起胆固醇合成障碍从而致病[1-2]。由于基因缺失对男性胚胎具有致死效应,因此存活患者几乎均为女性,但也有男性患者的报道[3]。本病例已随访8 年,对疾病的发展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随访评估。
图1 CHILD综合征患儿初诊时(87 d龄)右下腹及右下肢可见明显红斑,表面附着淡黄色角化鳞屑,右足趾畸形 图2 右下肢红斑组织病理 2A(HE×100)、2B(HE×200):表皮突不规则延长,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毛囊角栓,表皮下散在或灶状分布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偶见嗜酸性粒细胞
图3 2015 年11 月随访患儿皮损变化及右足X 线片 3A、3B:右下肢及右腹部红斑、黄色鳞屑仍存在,皮损随年龄增长等比例扩大,皮损上可见数个黑斑;3C:右足正位X线片提示右足畸形,跖趾骨形态不规则,部分骨质缺损
图4 2018年1月随访患儿(6岁) 右腹部及右下肢黄色鳞屑部分消退,患肢较健侧稍长,右足部黄色鳞屑仍较明显 图5 2020年1月随访患儿(8岁) 5A:右腹部及右大腿皮损较前明显好转,右小腿皮疹及右足畸形仍存在,患侧下肢较健侧长约4 cm;5B:右手小指出现新发带状淡黄色疣状增生性斑块
本病皮损常持续存在,表现为偏侧分布的鱼鳞病样片状或线样红斑损害,中线清晰,左右侧均可受累,极少数双侧同时受累,可累及多个部位,以皮肤皱褶处为著,面部受累相对少见,皮损常伴微黄、蜡样鳞屑,随年龄增长红斑逐渐增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可有瘙痒、渗液等[4-7],与本例皮损特点基本相符。CHILD综合征患者同侧肢体缺陷程度不一,轻者发育不良,重者完全缺失,患肢多短小,而本例患肢较健侧肢体稍长,相对少见,仅有2 篇类似文献报道[8-9],可能与本例患肢血供较健侧丰富,且血流速度更快有关。部分患者可有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内脏器官受累,视神经亦可受累[10],本例患者随诊8年,未发现神经及内脏系统受累。本例患者右下颌及右颈部、右手第1 ~4指皮损随访4 ~8 年基本消失,考虑与上述部位皮损范围较小、程度较轻有关。患儿2 岁左右皮损处出现数个点状黑斑,外院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色素痣,CHILD综合征合并多发色素痣未见相关报道,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CHILD综合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乳头状真皮内充满泡沫细胞[2],但并非所有病例均具备上述典型病理特点。典型CHILD综合征患者根据临床特征不难诊断,鉴别诊断主要包括表皮痣综合征、皮脂腺痣综合征、炎性线状疣状表皮痣、X 连锁显性点状软骨发育不良、银屑病、疣状黄瘤等[1,11],必要时需行NSDHL基因分析明确诊断。
CHILD 综合征皮损的传统治疗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角质软化剂、润肤剂、维生素D3 衍生物和口服维A 酸类药物、甲氨蝶呤等,但只能缓解部分皮肤症状,且耐受性差[11]。近年来有学者局部外用2%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或辛伐他汀)和2%胆固醇软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加入乙醇酸可进一步提高疗效[7-8,12-13]。此外,酮康唑可影响胆固醇的生物合成,2%酮康唑联合氧化锌油治疗也可获得良好疗效[14]。本例患者前期口服阿维A胶囊,外用凡士林、他卡西醇软膏、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6年余,皮损易反复,且阿维A不良反应较明显,因患儿血清胆固醇水平正常,后改用自购的辛伐他汀软膏单药治疗2年余,总体疗效尚可。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