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2020-08-18 14:15刘琴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筋膜

刘琴

邳州东大医院麻醉科,江苏邳州221300

现阶段,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常见手术方式之一,椎管内麻醉为术中常用麻醉方式[1]。虽然椎管内麻醉效果理想,但同时也有麻醉禁忌证存在,所以该麻醉方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限制[2-3]。现阶段,临床麻醉过程中神经刺激仪与超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外周神经组织麻醉效果提高[4]。对比传统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性更高,术后头痛、尿潴留、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5]。鉴于此,该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的70例患者行对照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于该院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纳入标准:①患者知情同意;②ASAⅠ~Ⅱ级;③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②意识障碍;③存在外周神经系统疾病;④拟穿刺部位感染。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5.12±1.28)岁;体重52~82 kg,平均(72.15±2.36)kg;共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5.09±1.12)岁;体 重53~81 kg,平均(72.09±2.33)kg;共35例,男性25例,女性10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需禁饮、禁食,完善各项检查,将外周静脉通路开放;麻醉之前给予所有患者0.1μg/kg舒芬太尼(1 mL∶50 mg H20054171)、0.02 mg/kg咪达唑仑(2 mL∶2 mg H20067040)静脉注射。

观察组选择平卧位,先选定腘窝,同时行坐骨神经阻滞:悬空膝部,消毒之后在腘窝皱褶上6~8 cm的位置采用便携式超声仪进行观察,将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12~14 MHz,可以观察到处于搏动状态的低回声腘动脉,同时可以观察到外侧1~2 cm的位置有一个卵圆形的高回声结构,为坐骨神经,PNS连接之后在腘窝外侧皮肤位置进针,辅助性应用神经刺激仪,给予10 mL0.5%的罗哌卡因(75 mg∶10 mL H20140764)在坐骨神经周围,患肢则保持稍微向外侧展开的状态;将超声探头放置在腹股沟韧带水平放置,仔细寻找股神经,在神经刺激仪辅助下定位准确之后,于股神经周围给予10 mL0.5%的罗哌卡因,然后再将髂筋膜位置在超声图像上进行确认,在相同穿刺点,沿着髂筋膜,给予10 mL0.5%的罗哌卡因,同时向内侧移动超声探头,最终确认其内侧位置在股动脉上方。

对照组则选择在L2~3或L3~4间隙进行腰硬联合阻滞,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后(0.75%罗哌卡因1.5~1.7 mL),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置管深度为3.5 cm),给予2~3 mL 0.5%的罗哌卡因(75 mg∶10 mL H20140764)作为实验量,如果没有特殊反应出现,妥善放置备用。

完成麻醉之后,观察组患者每隔3 min对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股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踝部以及小腿部位行针刺痛觉测试,对照组每3分钟对踝部到 腹股沟韧带位置行针刺痛觉测试;如果各项麻醉操作完成30 min之后,麻醉依旧未起效,则代表麻醉失败;麻醉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如果发现患者血压降低30%,则要马上给予其麻黄碱,同时将低血压状况及时纠正。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麻醉术中麻醉效果、循环稳定情况以及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止痛效果对比。

麻醉效果评定标准:患者未感觉到疼痛,手术过程中也没有应用镇静、镇痛药物的必要,则为优;若患者感觉到轻度疼痛,同时应用了少量镇痛、镇静药物,则为良;若出现明显疼痛感,需要更换麻醉方式或者应用大量镇静、镇痛药物,则为差[6-7]。

循环稳定评定标准:血压浮动超过20%视为循环不稳定,需要用血管活性药来维持的血压视为循环不稳定。

止痛效果: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评价,总评分在0~10分之间,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29%,接近于对照组的9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8,P>0.05),见表1。

表1两组麻醉效果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anesthesia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术中循环稳定情况

观察组麻醉术中循环稳定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麻醉术中循环稳定情况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circulatory st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anesthesia[n(%)]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2,P<0.05),见表3。

表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术后止痛效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术后止痛效果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analges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4两组术后止痛效果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analgesic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组别VAS评分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5.63±1.02 1.12±0.08 27.528 0.000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神经刺激仪与超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神经阻滞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8-9]。该研究中采用了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该麻醉方式不需要对体位进行摆放,同时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证。研究显示,髂筋膜间隙内,有1/4左右的股神经有解剖变异现象存在,局麻药物阻滞变异股神经的难度较高,与单点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多点髂筋膜阻滞成功率更高[10-11]。与多点髂筋膜间隙阻滞一样,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也将股神经重点阻滞。该研究中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观察组麻醉术中循环稳定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提示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理想。白巨军[12]学者的研究也显示,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8.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这与该研究结果高度相似,进一步证明了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在改良髂筋膜间隙基础上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能充分满足下肢部分手术,行坐骨神经阻滞时,可选择的部位较多,膝部以下手术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腘窝处坐骨神经相较于臀部更浅,超声检查时显像难度低,同时不需要患者改变体位。

综上所述,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术中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筋膜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