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燕,黄金银,宁香香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死亡焦虑(death anxiety,DA)作为一种与死亡直接关联的负性心理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已经被北美护理诊断协会 (the 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NANDA) 列为一种护理诊断[1]。 医护人员因长期面临死亡事件,常有挫折、乏力与无助感,容易引发死亡焦虑,其中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紧密,且需要直接护理临终患者,其发生死亡焦虑的可能性更大[2]。 实习护生作为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要储备力量,从开始接触临床护理工作起,就可能会面对患者的死亡,也是发生死亡焦虑的高危人群。实习护生死亡焦虑不仅会影响临床护理质量, 甚至会影响该群体未来的择业, 不利于临床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学科的长期发展。 本研究旨在调查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开展实习护生死亡相关教育提供借鉴参考。
1.1 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2—4月选取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5 级高职实习护生323名为研究对象。323名实习护生实习医院均为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实习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5月,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调查的323名实习护生平均年龄(20.83±0.94)岁;男生7名,女生316名;少数民族4名,汉族319名;生源地为浙江省内312名,省外11名;有宗教信仰24名,无宗教信仰299名;健康状况:健康127名,亚健康196名。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问卷研究者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自行编制, 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死亡相关背景资料。 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生源地、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等;死亡相关背景资料包括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或临终关怀的专业学习或培训、是否接受过学校开设的死亡课程教育、是否接受过社会机构提供的死亡教育、是否接受过死亡体验教育、近5年内是否有威胁生命的事件发生、 近5年内是否有至爱的亲人或朋友去世、实习期间是否遇到过患者死亡。
1.2.1.2 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死亡焦虑量表(Templer-Death Anxiety Scale, T-DAS)由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Templer 等[3]编制,我国学者杨红[4]将其引入并进行跨文化调适。 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情感(6个条目)、压力与痛苦(4个条目)、时间意识(2个条目)、认知(3个条目),共15个条目。 每个条目选项为是和否,回答“是”计1分,“否”计0分。 15个条目中包括反向计分条目6 项,即回答“是”计0分,“否”计1分。 该量表总分为0~15分,得分越高说明被测试者死亡焦虑水平越高, 总分≥7分视为死亡焦虑处于较高水平。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713,重测信度为0.831[4]。
1.2.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星线上调查的方式, 研究者将问卷链接发送给各实习医院组长, 再由组长将链接发送给每位组员并指导其自行填写。正式调查前,研究者对各组长进行横断面调查相关培训, 调查时由组长采用统一指导语向组员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并督促其及时完成问卷填写。共323名护生自愿参加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3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采用t 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量表得分情况调查的323名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量表总分为(8.50±3.27)分,处于较高水平。各维度得分见表1。死亡焦虑量表中,得分为1分的条目中频数最高和最低的3 项,见表2。
表1 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n=323)
表2 死亡焦虑量表得分为1分的条目中频数最高和最低的3 项 (n=323)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的单因素分析见表3。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的单因素分析(分,±s)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的单因素分析(分,±s)
项目 例数 死亡焦虑得分 t 值 P 值性别 1.115 0.266男7 9.86±1.57女316 8.47±3.29民族 1.385 0.167汉族 319 8.52±3.27少数民族 4 8.51±3.29生源地 0.417 0.677浙江省内 312 8.38±3.00省外 11 8.51±3.29宗教信仰 0.187 0.852有24 8.38±3.00无299 8.50±3.29健康状况 -1.253 0.211健康 127 8.21±3.33亚健康 196 8.68±3.22
2.3 不同死亡相关背景资料的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的单因素分析见表4。
表4 不同死亡相关背景资料的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分,±s)
表4 不同死亡相关背景资料的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分,±s)
项目 否 t 值 P 值例数 例数 死亡焦虑得分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或临终关怀的专业学习或培训 216 8.43±3.41 107 8.63±2.96 -0.531 0.596是否接受过学校开设的死亡课程教育 202 8.38±3.37 121 8.69±3.08 -0.846 0.398是否接受过社会机构提供的死亡教育 33 8.18±3.49 290 8.53±3.25 -0.581 0.562是否接受过死亡体验教育 27 6.85±3.52 296 8.65±3.21 -2.758 0.006近5年内是否有威胁生命的事件发生 22 9.64±2.57 301 8.41±3.30 1.701 0.090近5年内是否有至爱的亲人或朋友去世实习期间是否遇到过患者死亡是死亡焦虑得分110 167 9.18±3.19 8.96±3.38 213 156 8.14±3.26 7.99±3.08 2.740 2.693 0.006 0.007
2.4 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实习护生死亡焦虑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自变量赋值情况如下,是否接受过死亡体验教育:是=1,否=0;近5年内是否有至爱的亲人或朋友去世:是=1,否=0;实习期间是否遇到过患者死亡:是=1,否=0。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见表5。
3.1 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现况不容乐观表1 显示,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量表总分为(8.50±3.27)分,处于较高水平, 且远高于医学院校学生的总体水平(6.75±3.04)分[3]。郭玉清等[5]对本科和专科实习护生死亡认知态度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50.9%的本科实习护生和49.6%的大专实习护生对死亡感到恐惧、害怕。 究其原因,一方面,临床实习作为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危重、濒死患者,甚至需要进行临终患者的护理, 容易引发其死亡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其死亡焦虑水平会明显增高;另一方面,实习护生较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实习学生接触危重、濒死患者的机会更多,故其死亡焦虑水平更高。 表2 显示,87.31%的护生在“我一点也不害怕死亡”条目上选择了“否”,84.21%的护生害怕痛苦地死去,82.35%的护生害怕患癌症。 这可能与调查的323名护生实习已有8~10个月, 已经完成肿瘤科、ICU、急诊等科室的实习,接触癌症、危重、濒死患者较多有关。 此外,研究者在批阅该群体实习周记时发现,护生在第1 次遇到患者死亡时受到的心理冲击最大,当死亡患者年纪较小或与她们同龄时, 死亡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更为严重。 表2 还显示,只有34.06%的学生害怕心脏病发作,30.65%的学生为时间过得飞快而感到痛苦,29.10%的学生受死后世界话题的困扰。 这可能与该群体已经学习了心脏病相关知识,对其有一定了解,且经过学校相关医学教育,对死亡有一定认识有关。
表5 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2 不同特征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水平分析表3显示, 不同人口学特征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其中不同性别、不同宗教信仰的实习护生死亡焦虑量表得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和陈玲玲[6]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分析其原因, 可能与本次调查的323名高职实习护生中男生及有宗教信仰的人数较少有关。表4 显示,从总体上看,接受过任何一种形式死亡教育的学生(包括学校的死亡课程教育、 社会机构的死亡教育和死亡体验教育)和没有接受过死亡教育的学生死亡焦虑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7-8]有所不同。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我校护理专业开设了临终关怀选修课, 学习过该课程的学生误将其归为死亡课程教育有关。然而,临终关怀教育只是死亡教育的一部分,两者不能完全等同。
3.3 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表5 显示,是否接受过死亡体验教育、近5年内是否有至爱的亲人或朋友去世和实习期间是否遇到过患者死亡是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的影响因素。 接受过死亡体验教育的学生死亡焦虑水平低于未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学生,这说明死亡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应该探索更多形式的死亡教育,特别是死亡体验教育。 有学者指出[9],参与亲人或患者的临终护理是一种很好的死亡体验教育。 此外,近5年内有至爱的亲人或朋友去世、实习期间遇到过患者死亡的学生死亡焦虑水平高于没有相关经历的学生。 这可能由于亲人或朋友与其关系较为密切,有一定的情感依赖,他们的离开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心理伤痛有关; 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真正面对患者死亡,而自身无法通过所学来改变患者临床结局时,学生难免会有无助、焦虑等负性心理体验,容易产生死亡焦虑。基于此,院校及实习医院应实时评估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态, 特别是近期有死亡焦虑高危因素暴露的学生,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3.4 实习护生死亡教育的必要性“死亡焦虑”被认为是由死亡认知所产生的忧虑。国外有研究显示[10],接受过死亡教育的人其死亡焦虑水平较一般人群低。 然而,我国大多数护理院校尚未系统、规范地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护生实习期间更是缺乏死亡相关教育,当实习护生遇到患者死亡相关应激事件时, 很少能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表1 显示,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状况极不乐观,甚至有学生因为患者死亡出现失眠等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缺乏面对死亡时的自我心理调适和应对技能。作为护生的共同教育者和管理者,医院和学校有责任了解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现状并开展死亡相关教育和培训,如开设心理工作坊,邀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或心理学专家定期为护生进行心理疏导等。 此外,组织开展死亡相关体验教育,如有计划的安排实习护生参与临终患者的护理, 鼓励其参加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等, 可帮助该群体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工作,为今后的执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减少护理岗位从业人员的流失。
高职实习护生死亡焦虑现状不容乐观, 处于较高水平,且实习护生是否接受过死亡体验教育、近5年内是否有至爱的亲人或朋友去世和实习期间是否遇到过患者死亡对其死亡焦虑水平有一定影响。 院校和实习医院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护生死亡相关教育,对现存或有潜在死亡焦虑的实习护生,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