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教日月换新天
——余杭下沙围垦的30 年

2020-08-18 10:02高建华杭州市余杭区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下沙余杭大堤

高建华/杭州市余杭区档案馆

2013年,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貌(系第七届杭州印象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杜艳丽摄)

如今钱塘新区的下沙新城,一片繁华。旧时的钱塘江边是一片白茫茫的沙滩,靠晒盐为生的人们住着最简陋的草棚,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在这片沙滩上劳作,工作内容包括拖土、挑泥、打堆、沥卤、晒盐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新中国成立71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兴水利、除水害、促发展、惠民生。余杭人曾在下沙战天斗地,完成了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这就是余杭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水利、大生产运动——下沙围垦。

一、下沙围垦的主因:治江造田

钱塘江源自崇山峻岭,横穿浙江中部丘陵之后,已是一条江面宽阔、朝夕奔涌的大江。沿岸百姓既受恩于其润泽,也时常遭受水患之苦。历朝历代曾多次治理钱塘江,筑堤防洪,但堤坝屡筑屡毁,水患从未根治。到了20世纪,翁家埠及下沙一带仍流传着“一年三坍江,满眼白茫茫。人似沙头鸟,漂泊居无常”的民谣。下沙又称下舍,位于钱塘江北岸大弯口堤塘内。下沙的居民原先大多为盐民,后来逐渐以棉花、络麻种植为主业。由于下沙经常遭受潮水、风暴侵袭,人们只得搭起简陋的草舍(俗称“火筒舍”)栖身,自称“沙头鸟”,生活极为艰辛。资料显示,仅1905年至1948年,下沙一带发生大塌江4次。潮水来临时,种植的棉花、络麻全部被淹死,整个区域遭受灭顶之灾。杭州市余杭区档案馆馆藏民国杭县社会科档案[1]中的乔司镇乡农会代电记载:“1948年7月7日晨,外沙一带突遭潮水冲淹,旬日灾情重大……怪潮淹没水位较前高潮尺半。受灾区域:东迄海宁潮殿,西至杭市七堡,面积达六十里之遥。庐舍冲毁,人口死亡,财产损失,一时难以计数,灾情惨重,哀鸿遍地。”杭县乔司镇公所呈(报)称,1948年9月6日夜2时,“狂风骤起,潮汛大至,平地水深六七尺,盐民均在睡梦中惊醒,一时措手不及,扶老携幼,狂呼奔逃”。

(一)塌掉的杭县盐区

据杭县人民政府档案记载[2],1950年5月,杭县设立盐场特区(7月改称盐区)。盐区位于杭州湾北岸,下设翁东、翁中、翁西、下沙四乡,管辖面积南北十余里,东西三十余里。其中,有1638户6959人,有白地7382亩、花地3872亩、荒地9843亩。翁东、翁中二乡以晒盐为主,翁西、下沙盐农兼顾。1950年5月区公所成立,其行政领导归杭县,业务领导归(省)盐务局。至1953年6月,翁东、翁西二乡全部塌掉,翁西乡塌掉大部,下沙乡塌掉一部。1952年至1953年4月先后两次移民转业,迁出受灾盐民计847户3778人。至5月底,损失盐地2万余亩,受灾盐民916户共4087人。因灾情严重,时任国家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来到现场视察,慰问灾民。事后安置灾民,改业务农。省水利局、杭县、海宁县等组成抢险指挥部,采取抛石堵口的方法使坍沉之灾缓解。

早在1953年2月,杭县人民政府以《为盐区塌江险要情况由》[3]向省民政厅报告,提到“本县翁东、翁中、翁西、下沙等乡近日塌势日趋严重,翁东乡所有白地全部塌掉……,最严重的一天塌至150公尺。已有308户(内含翁中乡有一部)已迁往萧山、绍兴等地,尚有692户现正在设法迁去”。1953年6月2日,又向省民政厅提交了《为因盐区塌江拟把盐区改为临平区原临平区改为亭趾区请予核示》的报告,称因遭塌江灾害,所属各乡已大部塌陷,提出把盐区改为临平区、原临平区改为亭趾区、乔司区工作适当调整的建议。

1956年8月,12号台风袭击下沙地区,除头格自然村少量进水外,七格、智格、上沙、中沙、下沙、高沙和湾南等自然村均被潮水淹没,其中灾情最为严重的是下沙,335户中有280多户的草舍倒塌,约有2000名村民逃到乔司城隍庙暂避。杭县政府及乔司区公所紧急安排灾民食宿,此后又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4]。

(二)曾经的余杭下沙

如今的下沙街道,先后历经了下沙乡、下沙镇和下沙街道的行政管理体制变迁。下沙乡于1951年6月设立,属杭县乔司区管辖(先为盐区)。1956年,杭县撤区并乡,其中下沙乡、新元乡、四格乡、三胜乡部分村、乔司农场合并为下沙乡。1958年4月,下沙乡划归余杭县临平区(1953年6月称亭趾区)管辖。该年10月,下沙乡并入余杭县九堡人民公社。1959年3月,九堡人民公社设下沙管理区。1961年4月,下沙管理区从九堡人民公社析出,设下沙人民公社。1983年10月,余杭县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镇建制,下沙人民公社恢复下沙乡建制。1990年8月,设立杭州钱江外商台商投资区下沙区块。1993年4月,设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4月,下沙乡隶属余杭市管辖。1996年5月,下沙乡成建制划归杭州市江干区管辖,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人口2万余。下沙系钱塘江沙土冲积形成的,从1953年至1978年,下沙人民先后参加大规模的钱塘江滩涂围垦造田活动,形成余杭县下沙公社的地域并稳定下来[5]。

综上所述,治理钱塘江是下沙围垦的一大主因,而缓解人地矛盾、向江海要粮田是实施下沙围垦的第二大动因。余杭地处杭州近郊,临平区人口稠密且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本就不多的土地资源不可能增加。资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余杭乔司大多数生产队人均仅有1亩左右的土地[6]。乔司是全省5个络麻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的人民公社之一,因人均土地有限而络麻种植任务繁重,无法做到粮食自给,已直接影响到群众的正常生活,群众要求广辟土地的呼声极高。新中国建立初期,江浙一带的农业生产效益很低,要想丰收,需要更多面积的耕地,把依江滨海的滩涂围垦成粮田,是当年人们的首选。

二、大围垦的前期准备:周密部署,突出党的领导

为组织好围垦,余杭县委专门成立围垦指挥部,作为常设机构。指挥部由县委主要领导挂帅,抽调了县级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公社选派的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围垦的公社均建立围垦海涂指挥所,成立领导班子,设立党支部,由公社党委分管领导挂帅,抽调大队干部到指挥所工作,常年负责围垦工作。一般在每年的公历年初(即农历年末至春节前)组织大围垦。大围垦前,各公社均建立临时围垦指挥部,由公社党委书记或管理委员会主任担任总指挥。公社指挥部下设施工组、政治宣传组、安全保卫组和生活后勤组,在公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每个组都有公社领导负责,广播站、供销社、卫生院、机电站等部门和单位派员参加。大围垦开始前,各公社召开动员大会,宣传和部署大围垦的目的、意义、任务和要求。大围垦期间,公社党政班子成员中只有一人(一般为分管工业的领导)以及少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一般只有三至五人)留守公社,其他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均须奔赴工地;各大队的班子成员除安排一人留守,其余的人都要奔赴工地。

三、两期围垦工程:扎实推进围垦工作

(一)围垦老区(1953年至1970年)

1949年至1957年,为解除江岸坍塌对主塘和支堤的威胁,重点加固了六堡(24+007)至海宁翁家埠(37+934)原有支堤。支堤全长23.27公里,重点堤段采取浆砌护坡和抛石固脚。其中七堡至七格段在1950年至1951年间,采取密距短坝与护岸相结合的措施,共修筑丁坝11座,稳定江道,形成北沙支堤(海塘)。1953年3月末,老石塘外的原翁东、翁中、翁西乡区域大塌江后,省钱塘江水利工程局、杭县、海宁县组成抢险指挥部,采用抛石堵口的办法稳定江堤。期间共完成了如下大堤的建设。

一是乔司一号大堤。围于1953年,自湾南经桶盘村至下沙,由浙江省乔司农场组织围筑,围堤长9700米,围涂15300亩。二是乔司二号大堤。围于1954年,自胜利闸至翁家埠,由乔司农场组织围筑,围堤长7650米,围涂13100亩。三是三号大堤。围于1962年,自下沙胜利闸门外1450米处,北至海宁杨家村,由省公安厅江涂围垦总队在乔司二号大堤外滩围筑。围堤长19640米,围涂33200亩。四是四格围堤。围于1965年,自七堡7号坝至七格下坝,由下沙公社组织围筑,围堤长2229米,围涂1345亩[7]。

以上为一期围垦,围垦土地面积达72945亩,成为下沙第二期大规模围垦的基础。

(二)围垦新区(1971年2月至1980年4月)

1971年初,余杭县委统一组织以围涂造地为目的的围垦,成立余杭县联合围垦指挥部,组织人多地少、对沙滩情况较熟的下沙、九堡、乔司、翁梅4个公社的农民参加围垦,新一期更大规模的围垦序幕就此拉开。

1971年2月初,联合围垦指挥部发动4个公社近20000人开始第一次大围垦,地段是0+000至东延3号大堤2号丁坝。1972年1月22日与1973年1月8日,联合围垦指挥部组织第二次与第三次大围垦,仍由4个公社参加,地点分别是第一次围垦的下游和上游。第三次围垦时由于天气恶劣、连续降雨,上游堤坝数次遭洪水袭击,2月28日大堤被冲垮,经过两次抢修,都没有修复。1973年6月,组织了新一次围垦,在此期间抛了大量块石,砌筑了丁坝,又先后发动了万余人上塘劳动,最终确保了大堤的安全。至此围垦的实际面积已达7900余亩,但围垦土地均无排灌设施,遇多雨时节外堤抢险非常紧张,内堤围垦土地成了一片汪洋。为此,次年10月,围垦指挥部在3号大堤内建了一座排灌两用闸,命名为“新沙闸”,历时8个月完成。

1974年8月19日,在台风带来的异常大潮反复冲击下,大堤出现决口,土地被淹没成了一片汪洋,多年围垦成果毁于一旦。这次严重的灾难后,县委领导对围垦工作更加重视。1974年8月下旬,县委决定扩大围垦力量,参加围垦的公社由原来的4个公社,扩大为下沙、九堡、乔司、翁梅、星桥、小林、双林、亭趾、五杭、博陆10个公社。

1977年6月,余杭县钱塘江围垦规划地形图

1953年9月,杭县乔司区翁西、新元等乡坍江潮水形势图

1953年2月25日,杭县政府反映盐区塌江险情的文件

1975年,余杭围垦和治江工程被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市林水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对围垦给予了资金支持,其中县财政局拨款104万元。围垦指挥部在临平开办了石矿,解决了长期困扰围垦的石块供应问题;并疏通了内河的几条主要航道,建设了乔司船闸,为围垦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1月,九堡、下沙、乔司、翁梅公社组织了一次复堤围垦,围垦指挥部也发动了6个公社进行第四期围垦。12月,由围垦指挥部负责筑坝抽水,先发动了6个公社12000余名干部群众,冒着凛冽寒风破冰挑土,苦战5天,疏通了上塘河保障桥至外乔司船闸7公里河道。接着,又发动了4个公社20000余人疏挖了乔司船闸至新沙闸的河道。1977年1月,围垦指挥部组织了第五期围垦,发动了4个公社参与。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历时8年的围垦工程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为配合全县开展的“高速度发展农业,高标准建设大寨县”工作,1979年1月4日,经过周密部署与动员,第六次围垦正式启动,当年12月和1980年还进行了二次围垦。1980年6月底,下沙围垦工作结束,县围垦指挥部撤销,成立下沙堤防管理所,属县林水局领导,下沙围垦由此画上了句号。

以上6次围垦历时10年,期间筑成了四至七号大堤,围垦土地面积46933亩。包括第一阶段围垦的72945亩,共计围垦土地面积119878亩。前者基于乔司农场,进行耕种垦植;后者以余杭县10个公社为主进行种植。通过努力,土壤得到了改良,盐碱地变成良田。据1985年的统计,当年余杭县属垦殖地上产出粮食317.12万斤、络麻241.69万斤、油菜籽35.94万斤,还有西瓜、甘蔗、竹笋、蚕桑等经济作物收入[8]。围垦土地初步发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993年4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设立,下沙的发展突飞猛进,蒸蒸日上。经过27年的发展,如今的下沙已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城市副中心。

四、围垦精神永续传承

如果说下沙围垦前18年的主题是抗灾,那么后10年的主题就是造地。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余杭造地史上,下沙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围垦人的血汗,每一粒沙子都铭刻了为围垦献出青春甚至生命的围垦人的英名。

为了完成围垦任务,许多生产队人人上了工地,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是79岁,最小的才15岁。工地上搭建了临时草舍,围垦民众白天劳动,晚上几十个人挤在草舍里睡觉;学龄前儿童则进了工地的草舍托儿所、幼儿班;各级指挥部的干部与民众共同劳动、同喝咸水、同住草舍。围垦高潮时(1973年3月),每日上塘人数达3万以上。围垦工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如涌现了拼命三郎张承模、黑旋风陈圃兴、翻江鼠施松林、神算子赵木水、土专家沈德明、老沙头周毛姑等一批模范人物,而当时唯一的褒奖手段就是广播表扬,没有物质奖励。更有民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比如在运石料途中落水而亡的鲍文元,年仅30岁;在4号大堤上遭遇运石小火车事故而牺牲的乔司公社下乡知青、共青团员陈益鑫;在“850”江闸塌方事故中牺牲的陈传炳;作业时遇火牺牲的杭钢29岁焊工毛水荣。

余杭下沙围垦有效遏制了洪涝灾害对钱塘江北岸余杭段的侵袭,保障了余杭乃至杭州的安全,缓解了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效益,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余杭人民在这场生产斗争中形成了围垦精神,具体内容包括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以及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创业精神;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务实精神;同心同德、合力拼搏的团结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清廉作风。围垦精神是值得余杭人民继承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下沙余杭大堤
读迷作品
“你好亚运!余杭@未来”
杭州下沙
不一样的父亲节
太湖牛腰泾段大堤施工安全风险防护措施探讨
玻璃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杭州余杭径山》《晨曲》
俞良作品选
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