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中民歌王
——陕南民歌掌旗人刘光朗印象

2020-08-18 09:18文/黄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巴山渔鼓刘老

文/黄 娟

他的故事,是传唱于广袤巴山的陕南民歌;他的道路,是响彻大江南北的音乐之旅;他的人生,是为群众歌唱的艺术人生,他,就是陕南民歌掌旗人刘光朗。刘光朗生于1938年,是镇巴县盐场镇人。已82 岁高龄的刘光朗老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初便开始从事文化工作,50 多年一直深入在群众之中,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致力于收集整理传唱镇巴民歌,守望着大巴山的精神家园。

1959年,从西安师范学校音乐班毕业后,刘光朗回到家乡任教,4年后调到镇巴县文工团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唱工作。

一个人并不是一醒世就懂得什么是他的“根”,什么是他的“本”。同样,一个艺术家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他艺术生涯的“源泉”在哪里?“对象”是谁?刘光朗生于大巴山,长于大巴山,在50 多年的漫漫实践中,他清醒地认识到,大山就是他的“根”,人民就是他的“本”,那沸腾的现实生活就是他创作的源泉。

他的民歌故事

据统计,从70年代至今,刘光朗累计创作民歌约1000 余首,这些歌曲大多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每首歌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和旋律被大家深爱和传唱,其中3 首最让人津津乐道。

第一首《巴山顶上修堰塘》

“1970年,那是大办农业、兴修水利的火红年代”,刘老回忆说,“一天,我和马骥家步行下乡采风,饿了就啃自带的干粮,渴了就喝路边的山泉水。经过2 天艰苦跋涉,累得筋疲力尽,终于赶到简池镇渔洞河修大堰的工地。工地负责人跟我们说:‘你看对门崖上抡锤打眼的是哪个连?’由于山高雾大,难以辨认。我心想,能用八磅锤打钢钎凿岩石的,肯定是力气惊人的猛小伙儿。没想到负责人却说:‘今天大部分男劳动力都回队忙三夏了,上阵放炮的是女子连!’说话间,一排连珠炮放响了,山摇地动、震耳欲聋。这巾帼英雄的气势让我们大为所动,马骥家同志当即写了《巴山顶上修堰塘》的歌词初稿,我在歌中形象地唱道:

半天云里炮声响,巴山顶上修堰塘。是谁头戴柳条帽,脚蹬石壁把岩上,一根麻绳天上挂,一头拴在腰杆上,抡起大锤卷旋风,远近十里响叮当,一口气打了五尺深,只恨钢钎不够长。(歇气了吗!)歇气抹下柳条帽,两根辫子盘头上,我当是个猛小伙,原来是个女闯将。

这首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两个月内就收到100 多封听众来信,在信里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歌曲的喜爱。中国煤炭文工团将它和《背二哥》作为保留曲目唱遍大江南北,甚至著名歌唱家郭颂都曾演唱过此曲。

第二首《巴山林里背二哥》

1971年,刘光朗和马骥家从渔渡镇造反桥赶往襄渝铁路建设工地途中,看到100 多位民工用背架子背着米面油、铁路建设所需物资艰难地向光棍梁山顶攀爬。背二哥们虽弓着背吃力前进,但大家精神十足,刘老他们大为所动,即兴创作了《巴山林里背二哥》,这首歌得到广大襄渝铁路建设者的高度赞扬和传唱,后来刘光朗专门到一线工地去为工人们演唱,丰富了建设者的业余文化生活,鼓舞了铁路建设者的干劲和斗志。

第三首《十送红军》

1981年,刘光朗收集镇巴人民送红军的歌曲。久闻朱有炽演唱《十送红军》很动听,刘老再次去简池下乡,挤出时间赶到两河口去找寻他,可惜的是他已经去世了。经过走访打听,刘老得知朱有炽的邻居朱达武曾每天听朱有炽演唱这首歌,虽年逾八十,朱达武也能熟练演唱本地绣荷包调《十送红军》,刘老喜出望外,立即记录了曲谱。经过反复整理,老百姓在红四方面军离开镇巴时唱的区别于广西版的《十送红军》终于得以发掘保护。

他的音乐道路

七十年代中期,刘光朗将已濒危的《镇巴渔鼓》作了抢救性的搜集、采录,整理后的曲目由《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陕西卷》全部收载,后又将其加工提炼,搬上舞台,使之重获新生,成为镇巴县文工团的保留节目之一。这些年,刘老陆续创编了渔鼓新曲目20 余首,其中《祭忠魂》(祭孔繁森)、《紫气东来廉政风》、《巴山军民心连心》等均获省级以上一、二等奖。他个人也在2004年2月获得陕西省文化厅“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奖。

2008年,镇巴渔鼓被陕西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刘光朗被聘为该项目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不仅将镇巴渔鼓传承给镇巴县文工团的一、二代演员,还编撰了一册约30 余万字的《镇巴渔鼓》(专卷)作为静态保护的重要资料。

1999年,他出版了个人音乐作品专集《巴山顶上修堰塘》和演唱CD专集。同时,他还招收了几名徒弟,2012年走上央视星光大道舞台的彭光琴,还有镇巴文工团的陈琪、苗政、康华伊、王帮斌等。2014月,刘老教电影演员言杰制作镇巴渔鼓的节目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提高了镇巴渔鼓乃至镇巴民歌在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8年8月,原铁道兵广东龙川县的17 位老兵重回大巴山,他们一到镇巴境内便四处打听当年那个在襄渝铁路工地上,背着手风琴自拉自唱的人,那个人就是刘光朗。他们打听到刘老的电话后,竟在电话中学唱他当年的歌声,那份浓浓的深情在几十年后依然如旧。虽相逢,却不相知,但胜似亲人。

他的音乐道路

七十年代中期,刘光朗将已濒危的《镇巴渔鼓》作了抢救性的搜集、采录,整理后的曲目由《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陕西卷》全部收载,后又将其加工提炼,搬上舞台,使之重获新生,成为镇巴县文工团的保留节目之一。这些年,刘老陆续创编了渔鼓新曲目20余首,其中《祭忠魂》(祭孔繁森)、《紫气东来廉政风》、《巴山军民心连心》等均获省级以上一、二等奖。他个人也在2004年2月获得陕西省文化厅“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奖。

2008年,镇巴渔鼓被陕西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刘光朗被聘为该项目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不仅将镇巴渔鼓传承给镇巴县文工团的一、二代演员,还编撰了一册约30 余万字的《镇巴渔鼓》(专卷)作为静态保护的重要资料。

1999年,他出版了个人音乐作品专集《巴山顶上修堰塘》和演唱CD 专集。同时,他还招收了几名徒弟,2012年走上央视星光大道舞台的彭光琴,还有镇巴文工团的陈琪、苗政、康华伊、王帮斌等。2014月,刘老教电影演员言杰制作镇巴渔鼓的节目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提高了镇巴渔鼓乃至镇巴民歌在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8年8月,原铁道兵广东龙川县的17 位老兵重回大巴山,他们一到镇巴境内便四处打听当年那个在襄渝铁路工地上,背着手风琴自拉自唱的人,那个人就是刘光朗。他们打听到刘老的电话后,竟在电话中学唱他当年的歌声,那份浓浓的深情在几十年后依然如旧。虽相逢,却不相知,但胜似亲人。

他的艺术人生

刘光朗老先生用音乐感动着百姓,用音乐书写着人生。艺术,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他常想,没有爱便没有歌,是大山和山民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他创作和演唱的,首首都是痴情歌,句句不离恋乡情,唱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也曾唱过汉水、嘉陵,唱过秦岭、潼关,唱进北京城。

1975年、1978年,他两次随陕西省代表团赴京参加演出,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李先念的亲自接见。当时,他和蒋大为同一个化妆室,并同台演出。富有特色的 《巴山林里背二哥》、《巴山顶上修堰塘》等镇巴民歌给国外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刘老也一直坚持到基层为广大老百姓演出,每到一处,一时兴起,便即兴演唱,弘扬当地的好人好事。有一次,他为陕南矿工演唱,即兴将一名矿工劳模的事迹添加到他的歌曲中,演唱完后,那名劳模放声大哭,因为刘老唱出了矿工藏在内心深出的伤痛和愧疚。在大巴山开采煤矿,他默默奉献,但却没开出有效矿源。他觉得自己愧对巴山人民对自己多年的照顾,紧握着刘老的手,矿工不停地哽咽,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最后深深地弯下腰向他鞠躬致谢。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每到一处,群众一听到刘光朗的名字便欢声雀跃,长久的掌声要求他一首接一首地唱,最多的时候达到15 首,这也激励着他在音乐的路途中不断创作,不断前进。

刘光朗一直坚持植根基层,为群众写歌唱歌,和群众打成一片。他说镇巴民歌是对山里人生活的写真,流露着人们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不管陕南民歌的发展有多艰难,他都将尽最大努力将其传承下去。

刘光朗,生于一九三八年,镇巴县盐场人,现任县文联名誉主席、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擅于民歌演唱,也兼习作曲、编歌。其代表作有:《巴山顶上修堰塘》《巴山林里背二哥》《一路号子走汉江》《大巴山革命历史山歌联唱》以及歌剧《巴山月》《枪》等,曾创作、移植数十部戏曲、歌剧音乐,还创作、改编了500 余首各类声乐作品。曾两次随陕西代表队进北京参加全国汇演,演唱自己的作品,并参加为国家领导人、招待外国元首举办的专场演出,首次举办了个人作品专场演唱会。其作品和演唱风格具有浓郁的巴蜀风味。马骥家评价刘光朗:“他的演唱,不仅嗓音高亢明亮,而且吸收了‘山歌号子’中运用的真假声结合的高腔,山野气息颇为浓郁。”

猜你喜欢
大巴山渔鼓刘老
故乡行(外一首)
一次只爬两层楼
地方保护经验对零陵渔鼓保护和传承的启示
国内渔鼓分布情况探析
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古稀爷爷爱护蝉
穿过大巴山腹地
全域旅游背景下城口县旅游精准扶贫基础与模式研究
一腔热血精忠报国
略论古代汉中军事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