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
我曾经带过一个令人头疼的女学生,暂且就叫她小王吧。
我对小王的第一印象非常好,觉得这个学生好有礼貌,见了面必向你打招呼,从来不会缺席任何一堂课,上课非常认真在思考,而且思考的时候非常投入。性格也风风火火,喜欢帮班级忙前跑后。
往往这种学生都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但时间一长,便暴露出小王做事虽然干劲足,但急躁又缺乏耐心。班级组织大扫除,清洁玻璃时,她不仅没能搞定自己分到的那面窗玻璃,還将其他同学擦得干干净净的玻璃弄脏了。同学们纷纷找我反映:“老师,不要把小王分在我们这一组了。”
由于各个组长都对她有意见,没办法,我只好请她到办公室,帮老师们整理办公桌。结果还没扫几下,不是将老师们收缴上来的作业本洒落一地,就是将红墨水打翻。马虎的学生我见过不少,但小王这样屡屡出错,我难免觉得她有些“戏精”。
一天,我在课堂上正讲得兴致盎然,突然,一声惊叫让我和同学们都惊呆了。我准备询问原因时,小王的同桌站了起来,解释说:“老师,不是我故意叫的,是小王冷不防掐了我一下,痛得我忍不住才叫起来的……”同桌的话还没说完,全班哄堂大笑起来。
这件事再次加深了我的偏见:小王调皮捣蛋、事情总做不好,或许真有故意演戏的成分在里面。
为了让小王改正,我特地找她到办公室谈话。然而这次沟通却让我发现,这个学生身上有种非常惊人的技能—她能感受到老师表情上极其细微的变化。
在我说话时,她表现得非常专注,但并不是专注于我说话的内容,而是我的表情。她会通过我的表情预判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并抢先一步说出来,如果她猜对了,就可以看到我表情上极其微妙的扭曲。
谈话结束后,她突然问我:“老师,我能把您逗笑,您信不信?”
我回答不信,结果每次一到我的课,把我逗笑就成了她上课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且屡试不爽,令我尴尬不已。
这不仅让我觉得她“戏精”,还让我感到难以自处,好像她是老师,我才是学生。
我和同事聊起小王的“戏精”事迹,想让他帮我出出主意。他劝我不要总揪着学生的缺点不放,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学生产生强化心理,即老师额外的关注反而使她的表演欲增强了,不但不能纠正缺点,反而会使缺点越来越明显。
我不解道:“难道学生有了缺点,我不该指出,不该纠正?”
同事反问:“那你纠正了半天有效果吗?她还不是老样子。”
没错,经过几次谈话之后,“戏精”小王依旧每天都在表演,时而是认真有礼貌的好学生,时而是调皮捣蛋、状况百出的“惹事精”。最让人头疼的是,她还坚持不懈地在课堂上逗笑我。同事又说:“我们老师的作用是教育学生没错,但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放,实际上是对缺点的一种强调,会让缺点显得越来越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选择性地忽视她的缺点,不予回应,而尽量寻找她的优点,将优点放大、强化。”
小王并不是没有优点,她讲礼貌和爱学习可能是演出来的,但性格大方不扭捏和胆子大并不是演戏,只是我一时也想不出该怎么让她发挥那些优点。
临近校庆,学校将举行校庆晚会,我在班会上与同学们商量节目事宜时,同学们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吭声,生怕被我点将。为缓和紧张的气氛,我让同学们自己讨论。大家议论来议论去,都不敢接受这个任务。这个时候,我灵机一动,走下讲台对小王说:“你有没有什么想法?要是能出个好节目,拿个名次回来,以后你就多了一个炫耀的资本了。”
我这句话仿佛正中“戏精”下怀,她立刻站起来对全班同学说:“这么点小事,还前怕狼后怕虎的,你们负责写诗稿,我来诗朗诵,准给我们班级拿个名次回来。”
任务是安排下来了,我还是有些担心,万一她又在关键时刻戏瘾大发,弄出点事端来,该怎么办?每次询问小王彩排进程,她都满不在乎地回答:“老师,您放心吧,这回我准给班级增添荣誉。”事实真让她说准了,在诗朗诵中,小王绘声绘色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最终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我向她表示祝贺,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乐呵呵地说:“老师,我没吹牛吧!”
“戏精”小王的表演天性在诗朗诵中得到了释放,我也发现了我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一个非常大的漏洞—我这个人情绪比较外化,喜怒哀乐都体现在脸上,所以才会被小王这样的学生钻空子。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反思了自己,我觉得身为老师,也要会演戏,当一个能隐藏起自己的表情和情绪的“戏精”老师,才能镇得住“戏精”学生。
每个人都是优点与缺点的综合体。人无全才,但人人有才。小王虽然喜欢伪装和表演,但她能准确观察我的微表情语言,说明她人际关系的成熟度超过同龄人。这一点还是很厉害的,也是她的个人特点。
很多教师朋友们都更倾向于在学生身上寻找缺点和不足,认为学生有了缺点,我当然要指出,并督促学生改正,不然要我这个老师干嘛?但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改变这一倾向,只有养成主动寻找学生优点和特长的心理习惯,才能找到改善师生关系的心理根源,走出学生管理的困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师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关注缺点,缺点就会生长;关注优点,优点就会生长。学生的缺点要关注,学生的优点也绝不能熟视无睹,应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千万不要像渔夫剥珠一样,因为追求完美,而忽视了学生的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