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应对

2020-08-17 16:05陈雪峰
心理与健康 2020年8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情绪心理健康

以下从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网络信息对心理的影响、从经历苦难中获得成长三个方面,分析突发事件对心理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应对。

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应激反应

绝大多数人在经历重大突发事件时都会有焦虑、恐慌等负性情绪,这些是正常反应,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心理应激反应可以提醒我们对外部环境保持警觉,及时调整自身去适应环境,我们自身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应对这些心理压力。因此,我们应当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应激反应。当发现自己的心理应激反应比较大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效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如果情绪压力大,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学习放松技术,如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方法;如果认知压力大,应当减少各种信息的影响,少看手机,多读书或做其他有益身心的事情;如果行为方面的变化比较大,应当提醒自己及时调整。

适应这些心理应激反应需要时间,不能心急。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疫情暴发之初很多人都处于心理警戒期,恐慌、焦虑、愤怒、失望、委屈等情绪比较普遍。警戒期持续一段时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心理应激反应慢慢减弱,开始进入适应期或抵抗期,大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始适应疫情带来的各种不良情绪体验和生活不适,少数人很难适应,身体和心理仍处于抵抗应激的状态。随着时间推移,第三阶段可能是消退期或衰竭期,适应较好的人,疫情带来的压力逐渐消退,重建心理和生活平衡;适应不好,可能进入衰竭期,会感觉很痛苦,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也可能因此而生病。

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心理应激的三个阶段,或者同步经历这几个阶段。人和人的差异很大,不同人受疫情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后,直接受灾人群中约20%~40%的人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失调,这些人不需要特别的心理干预,大部分会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缓解;有30%~50%的人可能会出现中度到重度的心理失调,如果能够及时得到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大部分也可以得到缓解;需要注意的是,约20%的人可能需要长期心理援助。这种情况下,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就要寻求专业帮助了。突发事件后的心理援助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实施心理援助的工作者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水平,不仅不能帮助受害者摆脱痛苦,而且还可能给他们带来二次创伤,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次生伤害。

突发事件后网络信息对心理的影响

疫情中,我们的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疫情发展情况、政府应对情况、疫情相关的科研进展情况,这些关键信息都会在很短时间内引发广泛关注,引起一定的社会情绪。病毒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疫情通过一种途径—信息,影响着整个社会。

在个体层面,疫情对人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负荷大,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信息,有些难辨真伪,有些信息在很多平台上传播,反复多次看到。这些有用无用的信息占用大脑的认知加工资源,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判断能力下降、疑心加重。而且,人们往往会关注极端信息和负面信息,这些信息更容易引发情绪波动。在群体层面,疫情之初由于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准确,信息发布不够严谨和规范,引发了非理性恐慌和愤怒以及抢购行为。随着媒体信息的发布、过滤、澄清机制的完善,信息在风险沟通中的积极作用日益体现,疫情防控进展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社会层面的负性情绪有了较大缓解。

遭遇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关注自身安危的我们会特别希望获得外界信息,就像溺水时拼命想要抓住什么东西,而网络信息可以非常便捷地被我们获取到,因此这种情况下“总想看手机”也是正常的心理需求。需要注意的是,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有些信息可以增加我们的控制感和安全感,有些信息只会徒增烦恼和痛苦。现代网络社会中个人情绪、群体情绪、公共情绪与社会情绪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自媒体、官方媒体以及传统的受众,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来源或者传播者,甚至都不需要是人,很可能只是一个“算法”在网络上扮演着人的角色,传递着吸引眼球的信息。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杂,在突发事件后大家普遍关注网络信息的基本前提下,网络信息对我们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突发事件后,我们首先还是应当关注主流媒体,获取更为准确的、能够真正给我们带来控制感和安全感的信息。自媒体正在飞速发展,但现实情况是有很多自媒体遵循着信息市场的商业逻辑—营销、流量至上,以标题党和鸡汤文赢得10万+阅读量,贩卖焦虑和恐慌、贩卖痛点和笑点,实际上是在违背新闻选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等价值标准,助长受众的不良情绪和非理性的社会心态。主流媒体正在不断改进舆论引导方式,及时发声、重视时效、贴近生活。此次疫情中,很多主流媒体在及时发声的同时,设置了举报谣言或假新闻的版块,这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突发事件后往往虚假信息的传播更为严重,且负面效果会不断扩散。所以,突发事件后,我们对待网络信息的基本心态应当是理性,尽量通过官方媒体获取权威信息,控制每天看网络信息的时间,避免信息过载、影响认知和情绪、影响身体健康。

从经历苦难中获得成长

本次疫情是一次全国人民都不得不面对的大灾难。但是,疫情帶给我们的不止是焦虑和恐慌。就在非常艰难的时刻,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穿透乌云的缕缕阳光,仍然能够看到很多积极乐观的社会情绪,例如对患病者的同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各行业人员的感恩,这也是疫情中社会心理的一个表现。

在疫情期间,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网络调查,想知道经历疫情后人们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发生积极的改变。我们获得了1132名作答者回复的有效数据,其中81.2%的人年龄在19~45岁之间。从填答问卷的结果看,这次疫情会对民众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一些积极改变,如更加注重锻炼身体、更加注意个人卫生、作息更加规律;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影响,如重新认识家庭的重要性,更具大局意识,更能感受到人间真爱,更能认识到个人工作对于社会的意义。这就是经历苦难获得成长。

经历苦难或应对压力时,我们可以学习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就像前文提到的放松技术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该相信自己的心理韧性,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让自己积极的心理能力发挥作用,给自己信心和力量。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孩子出身贫穷、家庭破裂、父母患病、艰难成长,但他们仍然可以很好地学习,很好地适应家庭和学校生活,并最终实现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人生。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历了暴力事件、丧亲、疾病甚至肢体残障,但他们并没有从此笼罩在沮丧和悲痛的人生中,而是走出创伤阴影、适应新的生活。心理韧性就像是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调整和适应。心理韧性涵盖的因素很广泛,如自尊、自我效能、自律、乐观、积极行动、热情、情绪稳定、计划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等。这些人类自身具有的潜能,是帮助我们战胜困难、走出逆境、获得成长的信心和能量。

经历苦难或应对压力时,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有需要时,我们可以从个体、组织、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获得资源。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居家隔离期间家人关心关爱和互相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和下沉干部以及志愿者们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困难,我们从新闻媒体报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体验到感动、感受到力量,这些都是社会支持系统在发挥作用。社会支持系统为我们提供了抗击疫情的物质支持和心理支持。

2018年我国启动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就是一个多层面的相对完善的架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核心是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服务,既包括突发事件后对个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更为长期的心理援助,也包括常态生活中对个体的心理咨询、对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以及更宏观层面的社会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塑造。

磨難不会压垮我们。做好心理建设,我们一定能够从磨难中获得成长,有更大的勇气和更强的能力迎接挑战、创造美好。对个人是这样,对民族也是这样。一个民族是有记忆的。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历经沧桑,仍然坚强挺立、走向复兴,因为我们没有忘记历史上的苦痛和教训,而且在抗争和奋斗的历程中积淀了爱国、包容、求实、进取等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精神支柱。我们在这场应对疫情的人民战争中积累的社会心理建设的新经验,一定会融入民族文化中并得到继续传承,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精神力量。

陈雪峰,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专家组专家。主要从事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及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服务的政策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科技任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译著10本。我国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副主编。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情绪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