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党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08-17 07:24张连花
时代人物 2020年6期
关键词:资政党校基层

张连花

一、基层党校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思维,自身动力不足

创新无论是对个人、单位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许多基层党校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流于形式,整个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囫囵吞枣,没有专业的权威解析,没有领会到政策的精神实质,以至于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按部就班,政策运用不活、不准、不到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科研方面,在基层党校的大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工作积极性不强,出现思想僵化、满足现状的现象,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科研而科研,不注重教学、科研质量。

(二)教育方式趋同,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是党校的主体,教学方式是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员对教学质量和教学观感要求更高。因此,各党校教师集思广益,采用了一些新型教育教学手段来提高学员满意度和教学质量,但是,由于不同党校之间区位条件、教学资源有差别,各党校之间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尤其是地处偏远的基层党校,由于基础设施和人员配备等原因,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习惯于灌输式教育方式,教师不停地准备知识传输给学员,学员上课乏味、没有学习的激情,因此教学效果不好。许多基层党校教师培训方式固化,对一些新的学员培训手段了解很少,例如高端采访、专题讲解与辩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育模式。

(三) 自身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党校是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主渠道,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领导干部人才。基层党校师资力量有限,无论是在教学、科研还是资政上,都没有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教学上,教师理论水平低,实践经验不足,上课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教学质量不高;在科研上,大多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做到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所以科研文章质量不佳,不能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在资政上,资政报告数量少,质量不高,能真正解决问题的点子少,没能做好将教学科研与资政有机融合。

二、基层党校治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管理体制落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党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其他单位和个人起到示范作用。近些年,在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党校的管理越来越规范,管理体制逐渐完善,但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区县级党校,管理问题依然严峻,不利于党校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党校系统组织较松散,各党校各自为阵,基层党校由于没有专业的指导,没有生机,缺乏活力,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各级党校差距越来越大。大多数基层党校管理办法传统落后,没有打破原有的框架,没能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教师工作没有激情,缺乏积极性。

(二)思想观念陈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上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基层党校的部分教师思想固化、观念陈旧,认为党校培育可有可无,教师上课无精打采,学员听课敷衍了事,出现了对党校事业发展悲观失望、宗旨意识淡薄、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党校的进一步发展。部分教师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精神,对自我认知不足,容易安于现状,工作不积极、不主动,遇到问题不知变通,固守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三)师资力量薄弱

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当前大多数基层党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断层严重,优秀人才引不进来,骨干教师留不住。一方面,基层党校专职教师较少,大多数教师都是兼职,他们还需要做大量的行政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过多的精力去搞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不高,大部分教师非师范专业,不擅长教学工作,在教学科研方面成绩不显著。

三、基层党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

(一)坚持党校姓党,旗帜鲜明讲政治

黨校姓党,这就要求一切工作都要以党为中心展开,在教学、科研和资政过程中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一方面,加强党的理论教育,搞好理论武装,让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强化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锻造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发展形势越来越复杂,党校需要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素养,提高在工作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大批对党忠诚的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党员干部队伍。除此之外,作为党校教师不仅要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敦促学员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是要起好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学员。

(二)坚持实事求是,强化问题导向

作为党校教师首先要起到表率作用,在教学、科研、资政等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向,深入人民群众,加强实地调研,将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我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真真切切地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为百姓排忧解难。党校培训也必须将实事求是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实事求是意识,领悟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掌握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要将实事求是合理应用到工作生活当中,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办学活力

改革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党校教师需要深入学习、深刻领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党校机制体制,增强党校办学活力,全力推进党校事业发展,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和改革的思维,切实解决好制约党校发展的各种问题。一方面,通过改革创新增强课堂吸引力,让学员真心地热爱党校的课堂,并且每次的学习都要有收获,要能够真真切切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者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做到所有所获,学有所用。另一方面,针对党校教师,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做好教学、科研和资政工作。

  • 坚持质量立校,聚焦主业主课

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党校要高质量教学。教学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衡量党校成绩的重要指标,作为基层党校,要聚焦主业主课,始终坚持质量立校。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突出培训重点,完善课程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让党校教学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进研究室教学、案例教学;健全完善学习考核体系和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一方面,党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建立教师管理体系,制定出符合党校特色的师资准入和退出机制、师资考核评价体系、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制度,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党校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党校教师的培养,经常组织集中学习、备课,多参加基层调研,了解基层工作,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为打造高质量课堂、建立高质量党校提供人力支撑。

  • 坚持从严治校,全面从严管理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思想,加强对教学、科研、资政等各方面的管理,始终坚持从严治学、从严治教,充分运用好现有的廉政基地现场教学,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落实好全面从严治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知行统一,不断强化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校教职工既是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被管理的对象,要带头遵守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在工作、生活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学懂弄通党的理论知识、相关政策法规,更要善于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生活中去,做到认知与行动同步、语言和行为一致。通过制定完善好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对学员负责、对党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学员的全面管理。只要是参加党校课堂学习的,不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职务高低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只要违反了相應的规定,都严惩不贷,以确保全面从严治校制度措施落地见效。

参考文献

[1]曹灿.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良好教育生态[J].青海教育,2020(Z1):35+37.

[2]郎付山.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 河南日报,2020-02-14(008).

[3]中共运城市委党校.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 不断推进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N]. 运城日报,2020-02-17(003).

[4]王松柏.关于长三角地区党校智库建设的思考[J].智库理论与实践,2020,5(01):69-74+81.

[5].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精神内涵[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0,42(01):2.

猜你喜欢
资政党校基层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扶贫·扶志·扶智
从咨询到资政
党校人的忠诚
漫谈史学初体验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