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观察

2020-08-17 12:46张俊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4期
关键词:胃痛胃脘脾胃

张俊明

(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中医院,山西 太原030006)

胃痛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内科病证,中医称为“胃脘痛”。胃脘痛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临床表现为胃痛、反酸、恶心、嗳气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西药治疗胃痛,虽然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不理想,容易反复发作。温针灸在治疗胃脘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本文主要探讨背俞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中医院治疗的11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20~65岁,平均(41.2±2.1)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5年,平均(5.5±1.1)年。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20~66岁;平均(42.5±2.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4年,平均(5.4±1.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诊断标准[3]。②胃镜检查显示有胃黏膜病变。③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有精神疾病史者。④有沟通及意识障碍者。⑤存在药物禁忌证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选取内关、公孙、足三里等穴,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得气后行补法,待患者感觉有酸、麻、肿胀感时留针,每次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

2.2 观察组 给予背俞温针灸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选取脾俞、胃俞等穴,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得气后行补法,待患者感觉有酸、麻、肿胀感时留针,留针时在针柄处加2 cm艾柱进行温灸,每次留针30 min,温针灸时间为15 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在对患者行温针灸治疗时,注意观察针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并询问患者的感觉,以免出现烫伤。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痊愈:患者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均消失;有效:患者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无变化。痊愈率和有效率计为总有效率。②疼痛程度评分。采用数字疼痛评估量表进行评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53/55),高于对照组的85.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8.5±1.0 3.2±0.4△▲对照组 55 8.6±1.1 5.2±0.5△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胃脘痛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认为,胃脘痛的发生与劳倦过度、饥饱失常、寒邪犯胃有关;外邪犯胃容易导致气机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引发胃脘痛。根据胃脘痛的病因病机,治疗以健脾温中、疏通经络、和胃止痛为主。

针刺疗法是通过刺激机体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改善气血的作用。在温针灸治疗中,艾条燃烧时可产生一种短红外线,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同时艾条燃烧形成的温热效应可疏通经络,温中和胃。脾俞、胃俞是脾胃的背俞穴,通过针刺脾俞、胃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艾灸的温热效应也可起到健脾益胃、温通经络的作用,以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与普通针刺相比,温针灸可发挥温通经络、祛风散寒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治疗疗效更佳;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艾灸的温热效应可有效疏通患者的气血经络,通则不痛,故能缓解胃痛症状。本研究与刘静等[2]治疗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背俞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痛胃脘脾胃
艾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干预效果观察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胃痛嗷嗷叫,“梁丘穴”是良药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