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群,刘得华,朱锦匙,区觉璋,谭 玲,黄 泽
(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内分泌科,广东 江门 529131)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内分泌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尿酸盐在关节囊、软骨、滑囊及骨质等组织中沉积而引发病损与炎症反应,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群体[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以往,临床对痛风性关节炎常采用秋水仙碱片、非甾体消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等西药治疗,虽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的副作用较大,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降低其治疗效果[2]。近年来,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不仅疗效高,且治疗安全性较高[3]。基于此,本研究对4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天芷金黄膏联合腕踝针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地分为实验组(n=41)与对照组(n=41)。实验组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38岁~72岁,平均(47.53±6.18)岁;病程4个月~12 a,平均(4.25±1.63)a;病程分期:急性关节炎期25例,间歇期9例,慢性关节炎期7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9岁~70岁,平均(47.35±6.66)岁;病程3个月~11 a,平均(4.18±1.52)a;病程分期:急性关节炎期23例,间歇期10例,慢性关节炎期8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加入本研究。
①合并其他类型严重疾病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近1个月内使用过其他相关药物治疗者;④晕针者。
两组均予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63)基础治疗,每次服用剂量为0.2 g,2次/d。
采用秋水仙碱片(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166)治疗。急性关节炎期者,服用剂量为1 mg,然后每隔2 h服用1 mg,直到关节不良症状有所缓解或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停服72 h后改为每次0.5 mg,2次/d;非急性关节炎期患者每次0.5 ng,2次/d,疗程7 d。
采用天芷金黄膏(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粤药制字Z20070176)联合腕踝针治疗。天芷金黄膏治疗方法如下:首先对患处使用温水擦拭,晾干后将适量的天芷金黄膏平摊于油纸上,保持厚度为8 mm左右,平摊面积需稍大于患处面积,然后将其外贴于患处,并使用绷带进行固定,每次贴敷6 h,1 d 2次。腕踝针治疗方法如下:首先指导患者取坐位,上肢部位选取手掌面针刺上1~3,选取手背针刺上4~6;而下肢外侧选取针刺下4~6,内侧选取针刺下1~3;对所需针刺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将长度为25 mm、直径为0.25 mm的一次性针灸针与皮肤呈15°~30°,并快速地捻转针柄,顺着皮肤浅层进针,然后让针于真皮下层停留,自透皮到进针的过程中患者应无明显进针感与疼痛感,若有感觉,则需出针重新进针,将进针深度控制在1.5寸左右,每次留针时间为1 h~1.5 h,在留针期间无须行针,若留针1.5 h后患者关节仍有明显痛感,需使用医用胶布将针体固定并留针12 h,每日治疗1次,针刺7次为1疗程。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其中治疗效果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判定。治愈:若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症状彻底消失,且关节活动也完全恢复正常;好转:若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减轻,且关节活动也得到显著改善;无效:若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或关节活动未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3.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56 %(40/41)略高于对照组92.68 %(38/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3.3.2 两组血尿酸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尿酸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
3.3.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00 %(0/4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3 %(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痛风性关节炎是内分泌科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与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而引起,也可因饮食习惯、天气变化以及外伤等因素引起。既往对于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常以西医方案治疗,秋水仙碱片、塞来昔布胶囊为其常用的治疗药物,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服用西药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影响预后[4]。
近年来,有很多研究指出,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较高。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于祖国医学“痹证”“历节”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是因风湿热毒之邪、风寒湿邪入侵至经络,而血瘀痰浊痹阻于肌肉、关节及经络间,导致气血阻滞而引发[5]。因此,临床治疗当以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为治疗原则。本研究中使用的天芷金黄膏为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制剂,含大黄、天花粉、黄柏、姜黄、制南星、白芷、厚朴、苍术等成分,其中大黄、黄柏及天花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厚朴、苍术具有行气化湿之功效[6];姜黄、白芷具有行气止痛之功效;制南星有消肿止痛之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之功效。将其外敷于患处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关节,其中药物便可经皮肤渗入病灶,达到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温经通络之功效[7]。腕踝针疗法是近年来临床新兴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与传统针刺间的差异在于其是行皮下浅刺治疗,不仅起效快,而且还不会产生一些酸麻胀痛感,患者更易于接受。目前,临床对于腕踝针的治疗机制还未完全明确,只认为与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特定穴、皮下卫气及孙络之脉等存在一定关系[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血尿酸水平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提示天芷金黄膏联合腕踝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且临床安全性较高。但由于本次研究中所收集的病例数量较少,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偏倚,因此临床还需继续增加病例数量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