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初中德育的必修课,是提升初中生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的主要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德育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渗透,促进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德育;道德;法治
当下,教师应当随着新教改的深入,通过多种教法、多种教学形式渗透德育,创设出更多的德育教学思路。
一、重新定义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1.制定与社会接轨的德育目标
教师要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以及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社会化”是促进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催化剂,对德育是极大的推动,进一步揭示了德育的时代性与发展前沿,也使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进一步密切。初中生会很自然地从社会信息中搜索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师需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系,不要阻碍学生发挥自觉性、主动性的求证活动,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正常的学校教学被阻断,互联网实现了家庭与学校、社会的联系。学校通过网络为初中生进行网课教学,成了传统德育课堂教学的延伸。
2.融入社会工作视角与理念
通过引进社会工作方法,针对贫困生、受处分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教职员工应对其开展帮扶工作,改变大多时候德育“守株待兔”的状态。主动接近学生,找出有需要的个体,将德育工作焦点集中在学生与环境的互动上,通过观察、询问法找出学生与家庭、同学之间等社交体系中产生的互动问题,运用德育协调法去除互动障碍,改善多方之间的沟通状态,类似于一种“求同存异法”,在德育的社会工作手段方面达成德育目标。
3.强化“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在德育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培养学生自身的尊严和人格,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在学生德育工作之中,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和尊重,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在落实德育目标时能够立足于人格平等的沟通方式,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在纠偏的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过度求全责备,不伤害学生学习德育教学内容的积极性,间接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二、提高教師素养
1.重视德育对学生的长远作用
初中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于朦胧状态,处于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的个性发展阶段。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引导者,要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间接地达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带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家庭、社会责任感,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提高教师的德育专业厚度
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管理趋向于规定“教师应该怎样提升德育水平”,或者将德育任务直接分解落实在任课教师身上,忽视专业德育的培训与提升,这是对德育责任与义务的认知不清晰。尽管德育工作不是一定要依靠专业的德育教师完成,但初中教师队伍是需要一定德育专业化程度的,学校聘用青年教师时应多从教师的教育心理学水平、专业背景方面来考察评估,要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情感教育的能力。
3.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素养
初中生是会思考、能判断的独立个体。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班主任往往是德育的绝对风向标,有着独一无二的话语权。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想法,体会心情,并在此基础上用德育经验和方法指导学生为人处世,切忌将德育沟通过程变为“一言堂”。基于此,班主任要勇于打破“教师中心”的思想束缚,创造平等的沟通氛围,发挥引路人作用,使初中生养成敢于在班主任面前自由表达的习惯,使得班主任能够放下身段,换位思考,善于倾听学生的反馈,完成信息的互动,同时,传播德育内容。
三、采用角色扮演的直观化教学
1.重视创设德育教学情境
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是照本宣科的“满堂灌”,以知识讲解为主,比较枯燥,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将角色扮演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使学生将教学内容与自身的学习、生活、法律意识等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发现德育内容在生活中的意义,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体验感,提升自主思维能力,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目标的正确性。
2.重视启发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德育内容过于抽象,教育方法缺少创新,将道德作为纯观念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灌输方法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基础和生活实际,忽视了最基础、最简单的道德教育,使学生无法找到道德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无法产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为此,应纠正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偏差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能力,正确引导学生从未定型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逐渐走向成熟,这需要教师对德育学情充分掌握,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德育接受水平,否则就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教导学生。
四、关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1.提高抗压的心理素质
德育既要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代初中生适逢社会转型的历史变革,部分学生稍遇挫折就厌倦生活,如遇到家人、同学患病,反而容易给自身心理健康带来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看似与道德法治无关,实则是德育的核心。教师应以提高学生在社会压力下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解读人生,直面社会危机,完善心理品质。
2.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心理归属感
课外活动是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对于一些出现自卑和有消极情绪的学生,课外活动是他们心理宣泄的主要渠道,能够提升自我暗示、消除沉闷,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救”契机,因此,学校组织大型课外活动必定受学生的欢迎。如文艺晚会、竞技比赛、联谊会等;有校史馆的学校还可以举办集体参观活动,介绍学校的历史和取得的成绩;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间隙穿插丰富的活动,增强初中生的心理归属感。
3.塑造师德的人格魅力
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引和激励下,表现出的对他人或对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动。道德行为可以对目标对象施加影响,起到一种比较直接的示范、表率作用。如果是来自教师的教学活动,那么它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俗话说“上行下效”,如果一名教师在世界观、价值观面前严守底线,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那么学生就会“见贤思齐”,从思想上、行动上向教师的道德行为看齐,在德育教学活动中争相模仿,有效提升德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五、强调公德教育,注重习惯养成
1.强化公德教育
当前,部分地区的公德、文明等教育口号逐渐落后于物质社会发展的速度,使得道德问题成为人文话题而非强制教育,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各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的教育意義和教学价值不言而喻,这对初中生抵御社会陋习,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有着最直接的教育意义。例如“随地吐痰、食用野生动物、不讲卫生”等过去认为见怪不怪的陋习,在当前成了全人类的深刻教训。在这种舆论的影响下,初中生很容易意识到公德、文明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因果关系的存在。这种“倒逼”背景为教育初中生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习惯发挥了作用,抓住疫情契机进行公德教育,为社会文明打好基础。
2.强化公民教育
德育内容的特殊性在于必须强调合格公民的道德教育,这是在学生走向社会前必须强化和实践的教育,所谓“学知识先学做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吸纳体验式教育,注重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过程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注重看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在德育内容方面,文化素质教育是初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措施,综合考虑初中生的道德发展需求,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与相关社会组织的联系。在社会组织的积极配合下,使学生参与到提高个人公德素养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体验的作用下提高德育的综合效果。如可以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确保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对道德素养的认识和促进个人道德习惯养成,进而保障初中学生获得良好的社会公德体验感。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个人人格素养和整体素质,对学生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积极调整教学思路,提高自身素养,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用灵活的教法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孟凤漂.浅谈德育故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31-333.
(责任编辑:姜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