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舆论表达与公民意识的关联

2020-08-15 13:36屈博文高如
新闻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网络舆论

屈博文 高如

【摘    要】网络舆论表达与公民意识两者的逻辑关联在于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四个方面,同时公民意识的提升有利于促进舆论理性表达。

【关键词】网络舆论;舆论表达;公民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大学生网络舆论表达与公民意识培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GH17H190)。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公民不仅仅只是一个身份问题,它还包括着公民自身的意识问题。公民意识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新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在参与网络舆论表达时公民意识可促进网络舆论表达,网络舆论表达行为反映了公众的思想意识。

一、基本内涵阐释

(一)网络舆论表达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网络舆论表达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发表和传播社会舆论的过程。从狭义的角度讲,网络舆论表达就是指网民发挥舆论主体作用,在网络平台上就某一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行为。[1]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平台作为“新闻集散地,观点聚散地,民意聚集地”,成为了网民之间沟通与交流,创造与表达的场域。网络舆论表达就是大众以互联网络平台为媒介,公开表达各自的立场、态度和意见,从社会百态到经济活动、法律制度,再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评价的行为。与传统舆论不同之处是,网络舆论是以网络平台为支撑空间的,它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个功能而实现的。网络舆论表达具有表达环境的开放性、表达方式的即时性和便捷性。网络舆论的表达主体是网民,网民借助开放的网络平台,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新闻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实现了话语权的空前释放。

(二)公民意识的内涵

关于公民意识及其形成,张建的观点是,公民意识是指关于公民现象的反思和对公民特质的认同。[2]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纪政文认为公民意识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它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与国家法律制度和社会规范在逻辑上保持统一的大众思想,是展现爱国主义情怀与实现大众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3]公民意识就是一国人民群众对自己、以及与国家和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分量的一种认识。同时这又是一种在现代法律制度体制下产生的大众化的思想意识,主要表现为普通大众认识到了自己的权利,他们更加有思想有观念,比任何时期都要勇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他们追求作为一个合法公民应该具有的尊严和价值。正确的公民意识是公民可以在国家法律体制下更顺利地追求个人幸福和更积极地服务社会。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公民意识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即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1.参与意识

作为一个国家的合法公民,能够有意识地参与公共事务,使用公共权利的意识就是参与意识,从本质上讲又是一种行使权利的意识。公民充分认识到自己有权利参与到国家运行管理活动中,如参与国家发展政策与战略的制定,有权利就国家的分配方式进行评价,有权利就国家的立法与法制建设发表意见,能够意识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密切相关。在参与权的行使过程中,公民才能切实体会到自己在社会和国家发展中的分量,相应的参与意识也会不断加强,公民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就是这样提高的。

2.监督意识

国家权力的有效实施需要大众的适时监督。通过公民监督,国家的权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有效作用。随着公民监督意识的不断提高,不管是立法机关的立法工作,还是行政机关的执法工作,公民都可以行使监督权,以促进各个部门的廉洁公正,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正因为国家权力的正常有效行使与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决定每一个公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一旦国家权力被滥用,就会损坏个人和公众的合理利益,所以公民要有监督意识,保证国家权力被合理行使。

3.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个人在群体之中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关系的准则。公民的责任意识是一种对切身实际利益的认识,属于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责任意识。一个有责任意识的公民在关于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上,应该自觉从集体利益的角度出发,积极维护国家利益,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等。对于破坏和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和言论要勇于进行抗争和抵制。同时除了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还要大力支持各个机关部门的日常工作,更要充分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4.法律意识

因为每个公民都是一个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个体,所以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树立严格的法律意识。在处理事情和矛盾的时候采取的行为方式要以遵守法律规范要求为前提。也就是说,公民的法律意识不但要求每一个公民要自觉接受法律规范的要求,坚决服从法律规范条例的安排,也表示公民各项权力的行使要在法律的監督下进行,只有充分遵守国家法律规范条例,公民才能保证自己的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也可以采取法律的方式公平解决权利纠纷问题。

二、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公民意识

(一)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公民的参与意识

根据我国宪法的要求,公民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网络为公民提供了一种极其便捷的参与渠道,在网络上我们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参与评论,相对自由地发表看法,这就体现了网络舆论表达中的参与意识。

(二)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公民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要求公民自觉守法、自觉依法抵制违法行为,公民只有形成了自觉的法律意识,并付诸行动,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近几年来,媒体曝出的司法事件触及道德层面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度,公民都积极地参与讨论,反映了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如聊城于欢案,中国青年网给出评论:让于欢案成为全民法治共享的良好开端;“毒跑道”公益诉讼案也体现出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这些案件中,公民的网络舆论表达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公民法律意识也得以不断体现和强化。

(三)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公民的监督意识

公民网络舆论表达行为的另一个体现方式就是舆论监督。诸多案例表明,我国人民群众的参政意识普遍有所强化,这在国家与社会重要事项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不但影响着政府部门决策,而且推动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的法律观念得以提升和强化。同时,随着舆论影响力的增强,对政府机构公共权力实施监督,促进了行政透明化和公开化,有利于社会法制的完善,促进民主社会建设。

(四)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公民的批判意识

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根据闵大洪的观点:“传统媒体担负着舆论导向责任,正面报道、成就报道是主要的,至少也是平衡报道,而互联网上所见则完全不同,基本是问题揭露和现实批判。”[4]2019年4月发生的女硕士奔驰店坐引擎盖上维权的事件视频一经曝光,迅速被转载传播,引发了网民广泛热议。网民们普遍认为这次奔驰算是摊上事了,也有网友大赞女硕士的维权意识。不过经过半个月的漫长沟通,女主得到的答案是从一开始的退全款、换车,到后来的“只换发动机”。有网友评论:“首先政府得把奔驰4S店关了,然后重点抓奔驰车出厂上市检验的问题。现在我们强大了,是该整理这些坑人的商家了。”从网络平台上铺天盖地的批判声音可以看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普通大众成为了事件的记录和传播者,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进行独立思考,作出理性判断。公民通过网络批判的方式,发表意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引起社会理性的思考,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公民意识促进网络舆论理性表达

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观念发生了改变,公民的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民众更期待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舆论表达当中。[5]公民的参与意识是形成网络舆论理性表达和网络舆论事件得以解决的关键。网络舆论事件的发生也是公民关注和参与的过程。新媒体时代,公众参与网络舆论表达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公民参与也成为网络舆论事件不断升温的条件,公民的理性表达,能够使公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期望值,并通过理性表达实现自我内在一致性的协调与平衡。[6]公民意识促进舆论理性表达还从公民意识中的责任意识来体现。责任意识是公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具体呈现。公民在进行网络舆论表达时,知晓自身有责任意识,明确自己在网络舆论表达时责任的重要性,从而促进舆论的理性表达。公民意识中的法律意识也可以促进网络舆论的理性表达,因此,重视法制道德教育,强化公民守法意识,自觉规范网络言论,有利于营造理性表达、有序参与的良好舆论生态。

注释:

[1]邹军.论舆论表达主体[J].复旦大学文刊,2009(07):12.

[2]张建.公民意识的内涵:公民现象的反思与公民特质的認同[J].人文杂志,2009(01).

[3]纪政文.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J].东岳论丛,2009(03).

[4]闵大洪.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EB/OL].http://vip.bokee.com.

[5]戴益民.网络舆论与公民意识的培育[J].传媒观察,2008(02).

[6]李俊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证研究与培育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0(11).

(作者单位:屈博文,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应急管理局;高如,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网络舆论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对话·素材·练习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魏则西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探析
社会化媒体对网络舆论环境的重建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