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占
【摘要】实训基地的创建,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煤矿92号令精神,大力提升職工安全技能素质的重大举措,为安全培训实训考核、技能大赛、教育培训质量提升以及全员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证。
【关键词】实训基地 培训教学 探索与创新
一、实训基地概述
新集公司特种作业实训基地建筑面积1420m2 ,共投资1000多万元,该项目于2018年9月开始筹建,当年11月底完工并顺利通过安徽省培训主管部门及公司的验收后投入教学。实训基地分为室内模拟仿真教学和室外巷道实物教学两个区域,该基地涵盖了11个井下特殊工种的虚拟仿真实训区及6个工种的实物教学区,并采用虚拟实训仿真设备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无论是培训装备的种类、数量还是先进程度,在目前国内煤炭行业内均已名列前茅。
二、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一)大力推行虚拟仿真教学,确保教学安全可行。
根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总局92号令)要求,自 2018年 3月 1日起,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在理论考核合格后须进行实训考核。2019年购置了40台(套)先进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设备,通过仿真教学设备模拟现场真实场景,能以声、光、文字、图标等形式,对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引导、操作提示、考核项目讲解、错误操作纠正等环节上更为直观、更加真实地提供井下施工作业现场场景、环境的体检。以往,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误操作”造成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很长时间以来,大家对于井下现场的实训培训基本都存在着“敬而远之”或“点到为止”的安全顾虑。如今,虚拟仿真设备的投入使用真正做到了把几百米深的井下工作现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地面教室,学员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消除了安全压力,教师可以手把手、一步步的教,也再没有那种以前精神压力了。真正实现了课堂与现场的无缝对接、理论与实训的深度融合,成功突破了煤矿培训的安全“瓶颈”。
(二)多举措开展实训教学,强化学员感性认识。
为提升实训培训效果,创新培训方式,将实训工作真正做到实训和生产零距离对接,实训基地在规划设计时即严格按照《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设置了六个煤矿特种作业的实物教学区。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灵活采取仿真教学、实物教学、仿真+实物、“手指口述”+实物操作等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开展实训教学工作,更加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理与实合为一体、教与学有机结合。以解疑答惑为目标,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进、实时纠错,并通过牢记安全措施、熟知操作流程、熟练操作技巧,以增强学员“上岗1分钟,安全60秒”的安全理念,提升学员的操作技能水平,逐步达到操作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三)强化实训演练,切实提高操作技能。
以练促学,关键在用。始终秉承实训既是实战的培训理念,以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实训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工作。当班授课的实训教师必须在课前即按照《全国煤矿安全技能及知识培训统编教材》中的实操培训纲要的要求认真编写课程讲义,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现场指导按规定程序步骤,有目的地开展实训演练,进一步加强学员操作的规范性、严谨性。演练前,设置详细的演练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标出课程重点和难点;演练时,认真观察学员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以及学员对设备性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和操作能力;演练后,现场指出实际操作中出现的缺点和问题,针对性提出整改意见以及需要重点注意的关键点。学员通过自己演练的效果、教师的讲解,同时对照《煤矿井下十大特殊工种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中的实训考核标准,及时发现自身操作技能存在的不足,对掌握不扎实、不熟练的技术难点要点进行再练习、再巩固,切实筑牢技能根基,快速提升操作水平。
(四)强化实训考试管理,确保实训取得实效。
按照“实学、实训、实战”的培训要求,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培训资源开展实训培训考核工作。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核标准的通知》相关要求,结合现有实训装备的性能特点,研究制定了《中煤新集公司煤矿井下特种作业人员实操培训与考核管理办法》,首先从制度层面完善了实训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制度设计,统一了执行标准和程序步骤,进一步明确并细化了实训学员从进班报到开始,参加培训到考核结束,再到书面资料和视频资料一并归档的实训教学、考核全流程规范管理。为做到真教实学严考,中心还给每个专业的实训区都配置了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督培训及考试现场情况,杜绝任何客观因素对实训效果的影响,真正做到“实学、实训、实用”,提高了职工实训技能培训效果,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训培训考核“双轨并行”。
(五)科学设计教学过程,规范实训流程。
紧紧围绕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培训要求,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实教的原则,开展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对学员需求、教师安排、教材选用、课程设计等方面“量身定制”,采取模块式、小班制、分组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实现了培训与岗位实际相匹配,让培训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够和老师近距离接触交流,给学员充足的实训机会,让学员能够学有所获,确保学员“上岗即上手”。
(六)严格实训师资准入,保证教学质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培训中心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安全培训机构基本条件》标准要求,选优配强教师队伍,所选专(兼)职教师均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技能职称,5年以上相应专业类别领域实际工作经验,并经省考试中心培训合格取得实训教师合格证,实现了公司所属在册专兼职实训教师(考评员)全部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培训教师队伍的考核退出机制,有效促进教师们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综合教学水平。同时,每季度开展一次针对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估活动,内部练兵、以考促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不断增强教师理论结合实际、理论指导实战的教育教学意识,提高教师实训教学能力,提升师资考评队伍的整体实训水平。
三、结语
公司实训基地的创建,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煤矿92号令精神,大力提升职工安全技能素质的重大举措,解决了实训、技能大赛设施和场地等问题,填补了公司实训培训的空白,为安全培训实训考核、技能大赛、教育培训质量提升以及全员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