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
摘 要:隨着全球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了网络时代。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已经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应用。而在大学校园里,网络已经成为了教育者和学生获得信息以及知识的重要途径,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行为能力。虽然网络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目前高校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强网络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一)扩大了教育资源
网络具有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其中的信息包含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大量的信息资源,并且这些信息能够及时的提供给需要的人。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教材、报纸、电视等方式获取教育素材。这些方式往往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网络技术可以综合之前不同方式的特点,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文字、语音、图像等各个方面的资源,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古今内外不同的信息和内容,使学生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获取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
(二)改变了教育模式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不具有针对性。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大部分都是课堂教学、报纸、文件等。这些方式虽然花费了教育者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学生们却没有兴趣,在学习中通常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这种教育模式在过去可能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这种教育模式的封闭性以及资源的缺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达不到教育预期的效果。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需求。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自主地进行学习,还能够利用网络来充实自己的思想。另外,教育者也可以在网络上开设讲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参与到教育者的讲座中,向教育者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促使教育者和学生之间得到更好的互动,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更新了大学生的观念意识
目前,网络技术在大学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的普遍。由于大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是高等教育,网络也会改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意识。在网络时代当中,大学生的观念意识是平等的、开放的。第一,网络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会将世界各国地区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来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实时新闻,扩展自己的视野。第二,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强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联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第三,网络当中的信息资源更新速度以及传播速度都非常地快,大学生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这可以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网络时代没有到来之前,人们之间的交往主要采用的是面对面、写信、打电话等方式。这些方式通常会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够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一些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不愿意通过见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这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真实性。但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再受种族、地位、区域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的自由、平等。这种优势也使大学生的交往对象更加的广阔,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大学生的交往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需求。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
在传统教育模式当中,教育者会在备课过程中将课堂重点、要点等内容罗列出来,然后在课堂上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一方面教育者知识水平比较有限,学生们获取的信息也就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无法提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往往达不到教育者预期的课堂效果。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大学生接受的知识更加的多元化,这给教育者的权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较强,遇到问题喜欢钻研,很容易和教育者产生对抗。当前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来获得想要知道的内容,已经基本不再需要教育者的灌输。另外,传统教育方式也是比较多样的,主要包含有交流、谈心、辩论等。这些方法虽然具有针对性,且交流也比较及时,但是在网络时代当中,这种教育方式的发展显然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传统的教育方式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教学水平受到影响。教育者费尽心思收集的信息也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这也说明网络时代对于教育者的教学方式有着极大的冲击。教育者必须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才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
(二)对教育者的挑战
当前,一些教育者还保留有传统的思想,比较固执,不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来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甚至怀疑网络技术的实时性。还有一部分教育者比较看重传统教育模式的固有思维,无法通过网络技术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中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教育者来说,对于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和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无法接受社会快速发展的状态。因此,这些教育者在课堂上不能发挥出网络技术的作用,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早已厌烦,显然是不能够调动课堂氛围的,也无法提高课堂效率。另外,一些教育者自身的综合素质比较低,无法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鉴别,通常会被一些西方意识所迷惑,也无法真正的去教育学生。因此,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较强的素质,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制止学生的错误观念,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对教育过程的挑战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过程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空间主要是课堂和课下,教育内容主要来自杂志、报纸、新闻等。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在备课过程中提前准备好的内容,在课堂上使可以得到控制的,使学生们能够跟着教育者的思想来学习。但是网络信息不仅内容比较庞大且非常的复杂,教育内容往往和教育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这通常会使学生比较迷惘。教育者必须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一定措施来纠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同时,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人们往往无法通过网络来确定学生的真实身份。这也给教育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四)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挑战
网络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及时为人们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也会带来许多不良的信息资源,这会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问题。同时虚拟的网络空间也会影响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对他人的信任,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網络环境当中,人们的网络行为往往没有相关的监管机制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容易出现一些不规范的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发展,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摧毁学生的价值观。另外,大学生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网络虚拟世界通常会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网络监管机制
学校必须建立网络监管机制来加强对网络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监督和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必须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来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网络的管理进行约束。学生在上网时必须采用实名登记的方式,在上网过程中必须规范网络用语和行为。网络监管机制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辨别信息的真伪,使学生快速对网络信息作出判断,并且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同时也能够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新的格局。
(二)加强网络环境建设
第一,建设网络法制环境。网络法制环境的建设能够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网络上信息的传播过程,避免不良信息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从而促进网络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第二,建设网络道德环境。网络道德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来评价网络行为,从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因此,大学生在网络的应用中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较好的网络道德环境。第三,建设网络文化环境。大学校园可以通过建设一些比较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来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传播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宣传校园内的先进事迹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样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更具有目的性,也能够确保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三)创建网络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的创建能够搜集和掌握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具有目的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将网络设计应用到课堂当中,在网络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当前,我国各个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但是还没有使网络技术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网络本身有着共享以及资源集约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效利用网络技术的特点来创建网络系统,实现资源整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发展。
(四)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第一,提高教育者的道德素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内容,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者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素质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提高教育者的信息能力。网络技术的应用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当前,一些教育者对于网络不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同时缺乏相关的技能。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教育者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育者能够对网络有更深入的了解,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进行整合,能够对有关思想政治的网络信息及时作出鉴别,为学生提供积极的信息动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上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认知能力。
(五)加强大学生的教育
网络和现实的主要区别是虚拟特征。网络的虚拟性对于道德和法制的建设有着很大的挑战。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才能够对网络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一些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比较薄弱,经常会发生一些违反网络文明的行为。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教育迫在眉睫。另外,一些大学生经常在网络中游戏、聊天等,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常常会出现心理异常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网站或者服务热线,加强对于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网络,学会自我调节,真正将网络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技术不断普及化的今天,网络技术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优势的同时也让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面对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挑战,高校应当建立网络监管机制,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创建网络系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加强大学生的教育,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网络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戴丹璐.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9(22).
[2] 唐桂丹.网络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9).
[3] 张翼.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7).
基金项目: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兵团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去极端化工作融合推进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FEB160639;2018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新疆高校‘去极端化综合教育体系建设”(第二批第100项);兵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资助;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新疆高校思政课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9VSZ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