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艺虹
(闽南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漳州)
中国高校的写作课常常遭到人们的质疑,认为培养的大学生有知识却不会创造,能鉴赏却不会创作,就业前景不好。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写作教育滞后于中国当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学生所学的课程,以及其知识能力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脱节。因此借鉴创意写作改革现有高校写作教学模式,创建以创造性写作为目标的写作学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人才已势在必行。
中国学者许道军、葛红兵在《创意写作的学科定位》一文中认为“创意写作是指以文字创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活动,它是文化创意产业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环节[1]。”创意写作最初仅仅是以文学写作为核心的高校写作教育改革,以“一项在全国高校内开设的小说、诗歌写作课程的校园计划”和“一个招募小说家、诗人从事该学科教育教学的国家体系”形式拉开序幕[2],后来泛指包括文学写作在内的一切面向现代文化产业以及文学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传媒技术的更新换代等多种形式写作以及相应的写作教育[3]。创意写作学科于1936年诞生在美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创意写作已经成为美国各大高校普遍设立的学科,并授予本科、硕士学位,培养大量优秀作家,为美国文学的繁荣打下基础,也为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创意人才。创意写作后来流传到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后来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迅速发展起来。香港公开大学2008年开设“创意写作与电影艺术荣誉文学士”四年制课程,以创意媒体写作为主,涵盖电影跨媒体的艺术范畴,关注文学创作与影视媒体的互相融合,开设“创意写作坊”、“文学写作与视觉文化”、“电影编剧”、“电影与文学”、“小说创作与欣赏”、“广播剧”等课程;2010年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与浸会大学国际学院联合开设创意写作专业,开设“新媒体及影视创意写作文学士(荣誉)”课程[4]。近年来,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创意写作专业。复旦大学走文学创作的路子,有创意写作硕士点,开设文学史知识、作品解读、分体写作等课程,学员应具有作家潜质的学生,类似作家班。上海大学2009年4月成立创意写作研究中心,2011年开始招收硕士,2016年招收创意写作博士生,重点培养创意写作教学人才,提升创意写作基础理论研究。北京大学2014年招收创意写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财经大学在创意写作本科培养方面初具规模。
第一,我国写作学科发展滞后,追随西方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路线,研究的重点是写作,即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和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把主要精力放在选词、遣词造句、谋篇等教学上。把写作教育搞成一种教条式,模式化的工作。
第二,写作课程是高校的一门公共课或专业基础课,学校不重视,写作课程和课时被不断裁减压缩,很多高校只在中文系开课,只上一学期或两个学期,每周2节课,一学期36节。写作教师队伍不稳定,频频发生转行跳槽。
第三,写作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但很多大学生不喜欢阅读和写作,写作能力欠缺。他们把写作当作应用写作,认为只要掌握各类文体格式即可,大学生写的演讲稿充斥着名人语录以及说教。
第一,培养目标上:
裴先生教授认为,“作为基础写作学科的写作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它除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修养、心理素质以及创造能力、创新品质的重任[5]。”而创意写作,英语国家学者保罗·道森(Paul Dawson)、简妮·瑟芭(Jane Soula)等认为创意写作是一切”以创意为特点的写作类型”,“是学生们用他们找到的最合适方式表现他们的所思所感”,创意写作主要培养“写作技能”、“创造力”、“创造性智慧”、“积极性”、“自我探索”等[6]。虽然两者的目标看似一致,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写作现状与师资等原因,很多写作课仍然停留在理论、案例加训练的原地。造成学生只会欣赏,不会写作,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在课程内容设置上:
大学写作课开设基础写作和文体写作,讲授写作基本原理和各类文体的写作规范,但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和雷同,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艺术”,“重套路轻创意”,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能力素养单薄,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
而创意写作有一系列课程群,既有虚构类写作也有非虚构类写作课程,如散文写作、小说写作、诗歌写作、回忆录写作等,又有面向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新闻写作、电视节目制作、剧本写作、文案写作、影视剧改编等。
第三,在教学形式上:
高校传统写作以班级为单位,一个班50人或100人,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创意写作以工作坊形式开展写作教学,“爱荷华大学写作工坊分为小说工坊和诗歌工坊,小说写作坊课有五个分支,诗歌写作工坊课有四个分支,分别由专门作家和教学人员任教。每个工坊包括10至15名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写作并展示作品,互相品评彼此的作品[7]。”授课形式比较灵活,教学地点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到外面考察、采风。
美国爱德华写作工坊称:“写作不能教学,但作家可以激励[8]”。创意写作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重点,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意潜能,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增强写作信心。
在创意写作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情写起,我手写我心,消除写作的神秘感,增强写作自信心。也可以让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作家,引导学生喜欢上写作,再慢慢找到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体验写作甘苦,并向学生介绍灵感的触发,素材的收集与处理,修改等过程,让学生看到一篇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构思成篇的。引导学生克服写作的畏惧感和神秘感,提高写作的兴趣。
西方创意写作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而是由一系列课程组成。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虚构类写作与非虚构类写作,虚构类包括小说、随笔、剧本、诗歌、散文等,而非虚构类写作,包括游记、回忆录、传记等,也包括歌曲作词、博客写作,影视节目策划案、串场词撰写、商务推介文案等。
我国的创意写作在学科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面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由于学校定位、师资、专业、课程比例等方面差异,创意写作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复旦大学以小说创作为主,聘请王安忆等作家讲课,上海大学徐道军博士侧重小说、戏剧写作,出版《故事工坊》;人民大学的李华老师,侧重讲授非虚构文学创作。各大高校可借鉴西方创意写作,兼顾虚构与非虚构文学的写作,也可以把写作拆分成不同课程,如《散文写作》、《小说写作》、《诗歌写作》、《新闻写作》等不同单元,聘请不同的教师或作家授课和训练。笔者所在的闽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有广电专业、编辑专业、广告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的创意写作课比较侧重非虚构类写作,从跨媒体的角度设置广告文案、纪录片解说词、微电影等创意文本写作和改编等课程,让学生进行选修。
在实施创意写作教学时,我们也面临着师资的问题,美国创意写作授课教师由教学人员和专门作家组成。我国高校只有教写作的专任教师,教师重学术和理论,轻应用,很多教师都是科班出生的硕士或博士,他们大多有学术写作能力,少有多种文体写作经验,尤其是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写作经历。而社会上,有创意写作经验的人才常常由于学历限制,而被拒之高校的校门之外。因此,一方面整合本单位的师资,鼓励任课教师到业界学习挂职,教师进修或培训,进行自我创意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定期聘请业界人士开讲座或兼课。也可与当地作协等单位合作,聘请作家驻校或不驻校,承担一些创意写作课程。笔者所在的闽南师大文学院曾经聘请漳州市著名作家赖妙宽、杨少衡、青禾等为本科生开设系列讲座;还可利用校友资源,为学生讲课。如诗人安琪、福建教育电视台台长等曾到闽南师大为学生开讲座。
目前相关的创意写作方面的教材还是比较欠缺,虽然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团队,创意写作研究中心搜集欧美、澳大利亚等创意写作学科发达国家的相关资料,调研创意写作学科近80年的发展脉络和状况,翻译《创意写作的兴起》,组织编写系列教材《创意写作:叙事与虚构》等。中国人民大学致力于翻译西方创意写作专家的著作,教材、介绍创意写作的理论及各种文类的写作技巧。但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们不能全盘照收,仍需要研究和寻找与汉语语言特色相契合,符合本土的创意写作理论和方法,要有选择地使用。若能组织老师自编教材更好。
现有的写作教材有些案例过于陈旧,写作教师要有意识收集多层次的案例,注重收集那些新鲜的,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案例;既收集优秀案例,也收集不那么优秀案例,有缺点的案例和学生写作,因为优秀的作品已经定型,而且过于优秀,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让学生有种畏难心理,感觉学不会,而那些不那么优秀的,有缺点的作品,师生一起讨论,一起修改,可以让学生看到一篇作品是如何一步一步修改完善的。
传统写作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艺术”,“重套路、轻创意”等,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新要求,改革已势在必行。
第一,以写促讲,激发学生创意的潜能。传统写作教学过分追求写作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先讲写作原理或写作技巧,再布置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造成了“讲写分离”,无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我们可借鉴国外的合作教学探究法,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学生作文、教师通过学生反馈进行引导,点拨,学生再修改,师生再讨论、再修改。也可以以项目为导向,以过程为依托,师生协同创作,分享交流,思想碰撞,激发学生内在的创作潜能。笔者所在闽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举全院师生之力,共同拍摄完成纪录片《小草的守望》系列(12集),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们的采访能力、撰稿能力、拍摄能力以及协调公关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第二,引导学生选择创作资源和题材,讲好故事。以往写作课只注重语言教学和训练,轻视选题和结构能力的引导。学生搜肠刮肚,不知道写什么,也不会讲故事,只会干巴巴地叙述。写作教师可以将创意写作与文化产业的影视改编、媒体创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聚焦于本地文化题材的创作。如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与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出版一系列与香港相关的创意写作系列丛书,《电影中的香港故事》、《书写香港@文学故事》、《西新界故事》等引导学生以本土资源为素材进行创作,分享香港地方或香港故事。笔者所在的闽南师范大学学生拍摄的纪录片《钟灵毓秀榜眼府》、《守望土楼》、《掌上木偶》《漳浦“巧剪”抗疫情》等都是以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素材进行创作的。
第三,写作训练应循序渐进,有一定的梯度。创意写作训练可以从概括一部电影的内容开始,从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挖掘家庭成员内心、情感世界开始,到讲述家族史、地方史,民族志等,如写闽南文物古迹解说、历史人物小传、当代人物小传,用年轻人视角和话语阐释中国文化,如《00后眼中的林语堂》。教师可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纪录片拍摄、微电影创作、文案写作等。
第四,以赛带练,组织学生参加赛事。通过比赛,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检验课堂教学和训练的成果,在比赛中整合和提升写作能力,在比赛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优点。
第五,通过网络、公众号推送学生作品,把写作课堂延伸到课堂外。
写作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把学生分组,10人一组,让学生编辑自己的习作,设计版面和图片,音频或视频,通过电子平台、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写作的信心。学生通过文章点击量,评论区的互动,了解写作者与读者的考虑与需求。
总之,创意写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革新了传统写作,打破中国文学类科目重在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研究能力的格局,为写作教育注入了生机。 十二五期间,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励和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急需一大批创意人才。因此高校创意写作应具有大眼界和大视野,根据学校定位和优势,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创意与策划能力的一专多能的文化创意写作人才,缓解创意资源的供需矛盾,适应当下社会和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