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语法隐喻对国防白皮书英译策略的启示

2020-08-14 22:05陈燕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人际功能

陈燕

摘要:本文通过评析《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英译文,指出了目前白皮书英译文在人际功能表达方面的不足,并从人际语法隐喻角度提供了修改意见。本文建议采用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向陈述语气转移的语气隐喻,以及明确客观和明确主观形式的情态隐喻,并结合英译文本阐释了人际语法隐喻在国防白皮书英译文中的应用方法,拓展了人际语法隐喻的应用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为白皮书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策略补充。

关键词:人际语法隐喻;语气隐喻;情态隐喻;国防白皮书;人际功能

一、引言

语言中语义存在多种语法形式,而不是只有自然对应的一种语法形式,非一致的语法形式比一致的语法形式在表达既定的意义的同时,还能起到理想的隐喻作用,这种语法形式就是语法隐喻形式。Halliday(1994)认为语法隐喻主要见之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际元功能,因此将语法隐喻主要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人际隐喻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际意义和表达形式存在复杂的对应关系(杨林, 2007),说话者在语气系统或情态系统做出了非一致性的选择,在表达既定意思的基础上表现出隐喻含义,体现出了新的言语功能或情态功能,这就是人际语法隐喻,包括语气隐喻系统和情态隐喻系统。

白皮书的写作常规、文本风格和发表目的都弥漫着强烈的人际功能和人际语法隐喻。然而,国内对人际语法隐喻在国防白皮书的应用研究依然是一片空白。本文则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2019年6月2日发表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为例,从人际语法隐喻(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的角度对白皮书英译文进行评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解释了人际语法隐喻在白皮书英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说明了人际语法隐喻对白皮书英文翻译的重要指导性,为白皮书翻译理论的完善和中国良好形象的塑造贡献力量。

二、语气隐喻的概念及其应用方法

语气隐喻涉及两个概念,言语功能和语气系统。根据言语角色和交换物的不同,交际过程中含有提供、陈述、命令、提问 四种言语功能。每一种言语功能都有自然对应的语气,例如,体现“陈述”功能的一般是陈述语气;体现“提问”功能的一般是疑问语气;体现“命令”功能的一般是祈使语气;只有“提供”功能没有最典型的对应语气(范文芳, 2000; 常晨光, 2001)。由于角色、态度、关系等多方面因素,说话者在言语功能和语气系统之间可以做出非一致性的选择,即用另一种语气代替原本意料中的语气,从而触发多种言语功能。这种说话者有意向地将一种语气域向另一种语气域转移的情况,就是语气隐喻。语气隐喻体现的是言语功能和语气系统复杂交错的对应关系,体现的是人际功能与语气表达形式灵活的对应选择关系。

正如常晨光(2001)曾提到的,陈述语气在不同的语境可以体现“命令”或“提问”功能,根据白皮书的写作常规和语气隐喻的特点,本文提倡用陈述句表达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

(一)陈述语气替代祈使语气

祈使句,主要是用于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因为祈使句通常会省略主语,言辞更严厉,强制性信息更强,容易让听者产生“被胁迫采取某项行动”的不适感。这种命令性过强的表达违背了我国友好协商的外交理念。当白皮书此类外宣材料需要表露出我国对他国理念和行为的修正愿望时,“祈使”的言语功能自动开启,但与其对应的祈使句附有隐含的强势语义,不宜出现在外交公文之中,此时译者应借助语气隐喻,将祈使语气转换为更能接受的陈述语气,将祈使句以陈述句代替,从而完成既表达反面立场又能维持友好关系的外交目的。

例如,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以下简称为《中方立场》)白皮书文末,中方希望美国舍弃眼前利益,以国家、人民和世界的长期利益为重时,译文如下说道:

It is hoped that the US can pull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China.

(二)陈述语气替代疑问语气

提问功能对应的语气是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又分为两种类型,询问语气和反诘语气。

白皮书尤其注重文字表述的严谨性和严肃性,因此除了引用他人问句,极少在行文中使用疑问语句,更讲究用词的严谨和准确、语句的规范和精炼、态度的明确和坚定。

至于体现反诘语气的反问句,虽然它有提高语气强烈程度、丰富文本语气、引发思考等优势,但依然带有“明知故问”的内涵,会增强语言的攻击性,容易产生“蔑视”和“谴责”的讽刺意味。对于白皮书这样直接面向外国读者具有外交性质的文本来说,反诘语气的反问句应该不允使用,以防止误会和不良舆论的产生。

因此,当白皮书需要质疑其他国家做出的违约和反常等行为,或表达疑惑和不理解的情绪时,白皮书译文宜用陈述语气体现疑问功能的语气隐喻,通过用陈述语气来客观描述事实,冷静地阐明立场和看法,以客气和委婉的语气来表现不理解和不同意,从而暗指出对方行为的不正当性,并给出合理的理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勸说和纠正意图,而不宜直接使用询问或反问语气的问句,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升级、冲突加剧的尴尬局面。

例如,面对美国在中美经贸磋商中的霸凌主义态度和施压手段,《中方立场》只是详细地陈述了中美磋商的经过和美国四次推翻共识的失信行为,并未对美国的出尔反尔表现出任何询问、质问或反讽的疑问语气,而是冷静理性地还原了事实并指出美国的错误和责任,符合白皮书严谨正式的写作规范。

三、情态隐喻的概念及其应用方法

情态隐喻涉及两个概念,情态功能和情态取向。情态功能体现的是说话者看待某命题的角度及做出的判断或评价(常晨光, 2001)。从语义上来看,情态体现介于肯定和否定两级之间的意义领域,大致包括低、中、高三种不同等级的量值。对不同的情态体现形式分类可以借助情态的取向来划分。情态取向主要涉及两方面的甄别,该情态意义是主观还是客观,是显性还是隐性。由此得出,情态意义的体现形式可以具体分为四种类型: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明确客观和非明确客观。

其中,明確主观强调说话人对某件事物的角度和主观看法,通常以“I think”等带有明确说话者人称代词的小句来表达态度。明确客观强调某件事物发生的客观可能性,并不以具体某个人的观点为支撑,通常以“it is likely that”等小句来隐藏情态的来源,以突显观点的固有性和客观性。Halliday指出,由于在这两种情态取向中,小句并不是命题本身,只是用来表现情态,表明说话者对命题的态度和评价,或表明命题客观存在的可能性或必然性,所以明确客观和明确主观具有隐喻性,是情态隐喻的表现形式。情态隐喻体现的是情态功能和情态意义体现形式复杂的对应关系。

根据白皮书的文本风格和写作目的,笔者建议可以运用明确客观和明确主观的情态隐喻形式在白皮书汉译英中发挥特定的作用。

(一)明确客观的应用

运用明确客观的隐喻形式主要是为了强调命题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容置疑性,与白皮书要求逻辑严密、理由正当的写作常规相符合。由于它隐藏了主语,加强了命题的规定性和权威性,让读者更容易相信该命题,而且难以提出质疑。外国在政治文本或新闻读物等严肃文献中也常用明确客观的小句来表达客观公正的态度。因此,明确客观的隐喻形式可以成为白皮书译文的一种人际语法隐喻,增加表述和理由的客观真实程度,在表达本国立场和行为时更具说服力。而且,还能迎合英文书面句法的使用习惯,拉近与外国读者的距离,减轻外国读者的阅读压力,从而完成表达我方观点、修正他方看法的人际功能。

《中方立场》一文中也有关于明确客观隐喻形式的运用,例如: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any agreement will satisfy the needs of both sides and achieve a balance.

情态隐喻在上面例句中均用来引出某项双方默认的立场或某项之前已达成一致的原则或规定,为合理化我方立场、反对他方行为提供了客观的事实依据。如,例(2)用明确客观小句,指出了协议的固有特征,这些性质并不是由中国单方面规定,而是由协议自身特点所决定,以此来劝说美国理性公正地进行经贸磋商,也为美国违反协议规定提供了明确的证据。

情态意义名物化也属于明确客观隐喻形式,体现情态意义的常用名词有:possibility, unusualness, regularity, desire等(常晨光, 2001)。用情态意义名词替代小句在命题中呈现明确客观的情态取向,依然能实现隐藏情态来源、增加观点可信度和接受度的效果。

《中方立场》中也有情态意义名物化的运用,例如:

The uncertainty brought by US-China economic and trade friction made companies in both countries more hesitant about investing.

例(3)中,“uncertainty”一词直接暗示出中美经贸的摩擦对两国投资合作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过情态意义的名物化,以一种大家公认的事实表述方式呈现出来,这种现象变得更不容置疑,而非是出自任何一方的断言,比非情态意义陈述语句更让对方难以辩驳,比明确客观小句更精练和利落。

在《中方立场》及其他白皮书译文中,明确客观隐喻形式的用法虽然存在,但总体上还十分缺乏。在表明某件事情的客观性和必要性时,目前译文还是以直译为主,以非明确主观或非明确客观形式为主,未重视情态隐喻的运用,大大减少了观点的不可质疑程度,观点的说服力被大打折扣,反而增加了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引起读者反感情绪和反驳意图。例如下面这个例句:

Consultations should be based on mutual respect,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例(4)未应用情态隐喻,而使用了“should”表示义务性的非明确主观情态形式,容易让读者觉得观点具有个人主观性和强迫性。如果译文使用明确客观的取向,掩盖其情态来源,会让读者默认该观点或判断是一项客观存在的真理或事实,读者也更容易被说服。因此,例4可以修改为:It is proved that consultations are based on mutual respect,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二)明确主观的运用

明确主观体现了说话人的心理认知过程,也体现了命题的可能性和言者的义务性。这种隐喻形式着重突出命题的来源和责任承担者为说话人,有时是为了呈现说话人对某看法真实性的不确定,有时是说话者为了表达某种意愿、判断或看法仅来源于自己,将所有可能性和义务性命题划分在自己的认知系统中,与他人和默认的世界分割开来,以履行说话者表达观点时明确命题来源的义务。同时,明确主观隐喻形式把信息产生的源头公开,反而增加了命题的客观性。

除了表达不确定性和主观性,明确主观形式由于添加了主语,还可以起到强化说话人语气和态度、表明坚定立场的作用(钱多秀、矫玉洁, 2012)。白皮书跟一般的政治新闻不同在于,白皮书在注重事实客观性的同时,还要有明确的国家和政府立场,以彰显主体的官方性和明确性、文本的严肃性和正式性。明确主观取向也比明确客观取向更能体现中国对某命题的坚定不移。此外,汉语在政治文本中经常使用无主句,而英语句子又强调非常鲜明的主谓结构,在汉译英时就需要译者添加合适明确的主语,这也为明确主观隐喻形式的应用提供了依据。例如: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lieves that economic and trade consult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issues.

以“中國政府”为主体,体现了对某命题的坚信和支持,更能展现中国政府对命题的坚定立场,更能表达中国政府作为经贸合作的一方希望各国友好协商、共同除难的意愿。

四、结语

在中国在世界舞台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今天,国防白皮书是我国向世界发声、向他国展现中国形象和中国态度的重要途径,因此译者更需要有效利用好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知识,不仅将白皮书文本的含义和内涵都体现出来,还要切合其写作常规、文本风格、颁布目的以及国外类似文献的写作习惯。人际语法隐喻在实现白皮书交际功能的基础上,为白皮书英译文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其中,本文建议译文能采用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向陈述语气转移的语气隐喻,以符合白皮书注重语气、措辞分寸,重视大国风范、形象的要求。本文还建议译文能采取明确客观和明确主观形式的情态隐喻,以呈现命题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句式的精炼紧凑性、语篇的正式严谨性、立场的坚定性和合理性,还能起到替代重复、衔接语篇、迎合英文书写规范的作用。本文将人际语法隐喻应用于国防白皮书的尝试,希望能对人际语法隐喻的应用研究起到启迪作用,对丰富语法隐喻理论研究产生一定价值,对完善国防白皮书翻译理论具有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常晨光. (2001). 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07), 6-8.

[2]范文芳. (2000). 英语语气隐喻.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0(04), 29-34.

[3]季压西、许宏. (2016). 国防白皮书英译: 性质与对策.外语研究,33(03), 74-78.

[4]钱多秀、矫玉洁. (2012). 语料库方法在政治文本翻译评析中的应用——以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为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34(04), 21-27.

[5]宋来全、杨忠. (2019). 人际语法隐喻的发生理据和文体功能研究——以商务英语信函中的人际语法隐喻为例. 外语学刊, 2019(02), 50-55.

[6]唐义均.白皮书英译文本中动宾搭配调查与汉英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英对比语料库的研究[J].上海翻译,2012(03):26-29.

[7]杨林. (2007). 人际隐喻与新闻英语语篇分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21-125.

[8]于红.基于语料库的政府公文翻译“简化”趋势考察——以白皮书《2010年中国的国防》英译文为例[J].外语研究,2016,33(03):79-86

猜你喜欢
人际功能
话剧《雷雨》的语气研究
元功能中的人际功能下中英文诗歌赏析
戏剧《欲望号街车》的语气系统分析
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分析
瑟玟·铃木震惊世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
司法裁判文书的国外研究概述
从人际功能的角度来研究《伊芙琳》和《死者》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英文香水广告语篇的人际意义分析
基于人际功能的商务英语电子邮件写作分析
演讲词中的人际功能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