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作现状及满意度的调查

2020-08-14 21:57谷春雨王丽君
青年生活 2020年28期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大学生

谷春雨 王丽君

摘要:为了解“95后”大学生的工作现状及其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42名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专业知识利用率有待提高;地理位置和领导特质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此,政府应在政策方面向毕业生提供支持;学校和个人应该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公司和领导者也应该采取措施提升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大学生;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一、引言

近来,随着“95后”开始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出现一个新话题“95后秒辞”。企业员工的离职现象有所增多,而离职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公司环境不好、电脑太烂、午餐难吃、人际关系复杂、感觉不顺心、累了想歇歇等等。还有一封辞职信火了,辞职理由写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离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个人对于当前的工作现状不满意。为了探究大学生工作现状及满意度评价,特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由于大学生员工已经成为企业员工中最有潜力和价值的一部分,他们对工作的工作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总体经营绩效。[1]因此,本次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为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的《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共包括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工作本身(如加班情况、工作压力等),第二个维度是个人层面(如专业、能力等),第三个维度是相关因素(如公司地理位置、领导特质等),通过这三个维度进行探究。本次共发放问卷29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242份。其中,男生107人,占比为44.2%,女生135人,占比为55.8%,均为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学历都是大学本科。

三、调查结果

(一)工作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在工作满意度的评价中,非常满意的占10.7%,满意的占36.4%,40.5%的人评价为一般,占比最大,这说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工作满意度是正向的评价,但其满意程度还有待提升。在工作时间(上下班及午休)方面,仅有3.3%的人认为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这说明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方面考虑的比较周全,时间安排科学规范,让员工感到满意。在加班情况方面,有过加班经历的占69%,其中经常加班的占到了19.2%,说明大多数人都有加班的经历,而那占比為19.2%的经常加班,部分原因是工作安排不够合理。从公司的角度,是因为公司在分配工作时没有考虑到员工是步入社会的职场新人,缺乏工作经验,对业务不熟悉,工作效率不高;从员工的角度,学生们离开校园,踏入社会,面对新生活和新身份,需要时间和过程来完成身份转换。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个人工作能力的限制,时间管理不科学,工作安排条理不清,没有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当天的工作。

工作压力方面,71.9%的人感觉到压力的存在,认为工作压力很大和非常大的人占比之和为22.3%,虽然适度的压力会产生动力来促使个人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压力超出了承受范围,会影响个人的心情甚至降低工作效率,进而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工作难度是压力的来源之一,调查发现,76.7%的人认为工作难度一般,9%的人认为难度很大或非常大,这说明超过半数的人以自己的能力都能胜任当前的工作,但是部分人在完成工作中存在困难,进而产生压力。工作氛围也会在无形中产生压力,有71.1%的人认为他们在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中,21.1%的人选择说不清楚,工作氛围会影响工作的心情和对工作的评价,通过员工对工作氛围的评价,可以推断出一家公司的精神面貌。

(二)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

调查发现,有22.7%的人选择所学的专业与当前从事的工作不相关。从积极的一方面来说,这体现出个人工作的选择范围可以不局限于本专业的领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消极的方面也不容忽视,经过四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专业能力却没有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空有一身武艺却无用武之地”的情况,会让个人在公司中的自我价值感和工作获得感降低。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会遇到各种困难,进而产生挫败感。在个人能力方面,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三题中,评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人数都超过了半数。

(三)地理位置和领导特质

关于工作的目标城市,有51%的人选择了省会城市或直辖市,32%的人选择了北上广深,17%的人选择了除前两项以外的其他城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选择,更是影响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的重要因素。[2]在“上级领导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三个特质”一题中,排名第一位的是尊重,第二位的是信任,第三位的是有效沟通。这说明对于每一位员工来说,得到领导的尊重是首要的。在日常工作中,接触最频繁的人就是同事和领导,因此,是否能与领导相处的融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尊重,会影响工作的满意度。在“选择公司时您会考虑的三个重要因素”一题中,排名第一位的是工作环境好坏,第二位的是生活便利情况。生活便利情况关系到日常生活,如交通便利程度。网上有一封很火的辞职信,其辞职理由是:每天早晨挤不上地铁2号线。

四、对策与建议

(一)正确面对工作压力

针对压力和工作难度的问题,从企业的角度,应做到科学合理的分配任务,根据任务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人优劣势来进行任务分配,如人际沟通能力强的人,可以分配给他外联或者公共关系类的工作。从个人的角度,应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工作技能,压力无处不在,面对压力,积极的心态是最好的武器。学海无涯,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

(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专业能力方面,存在22.7%的人所学的专业与当前从事的工作不相关的情况,有一句话说的好:“隔行如隔山”。因此鼓励大学生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通过大学的教育,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如果在本专业的领域内工作,可以把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反之,选择进入其他领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巨大的勇气。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和个人都应该为此努力。

在学校层面上。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其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应成立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提升工作人员的就业指导水平。此外,就业指导不应只面向毕业生,应从大一开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每位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为步入职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个人层面上,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就读期间,要充分地认识自己,全面了解自己的能力,客观的评价自己,找到长处和不足,保持优势,补齐短板;有明确的职业认知,找到适合自己的和感兴趣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朝着确定的方向努力,才不会感到迷茫。

(三)政府和领导者都应提供支持

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去省会和一线城市工作是由于这些城市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在这里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个人发展空间大,且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生活便利。因此,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吸引大学生把目光放到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人生的选择不只有一种,不同的道路拥有不同的风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不要拘泥于大城市的“景色”,更要去看看其他地区独有的“风景”,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助力“中國梦”的实现。

上级领导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中尊重排在第一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虽然上下级有严格的界限,但这只是职位上的高低,并无人格上的贵贱,双方沟通时领导不能高高在上,轻视员工,“平等”才是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当员工犯错误时,训斥不是唯一的沟通方式,而是通过谈话找出致错原因,并酌情给予宽容和理解,让员工感受到尊重和关爱;领导者要经常给员工积极的评价,正向反馈会激励员工不断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持续的动力;对于完成工作有困难的员工,领导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鼓励他们私下多学习知识丰富自己,提高工作能力。此外,在团队决策时,给员工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机会,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和被尊重的。在信任方面,领导者在分配工作的同时也要适当地下放权力,员工工作时才不会束手束脚。下放的是权力,传达的是信任,一旦员工感受到领导对他的信任,其责任感会瞬间提升,工作态度更积极,做事更有干劲。

工作环境包括工作的物理环境、安全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办公硬件、宿舍食堂、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等。公司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来优化工作环境,如定时更新电脑设备,每月有固定日期为当月过生日的所有员工集体庆生等。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生活便利状况方面,企业可以提供员工宿舍、员工食堂和班车接送等。

参考文献

[1]丛庆;张强;向明;陈扬.大学生员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其工作满意、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2]李春林;罗锐.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意向分析——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

作者简介:谷春雨(1995-),女,汉族,山东威海,硕士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当代社会发展与青年价值观变迁研究;王丽君(1965-),女,汉族,教授,天津商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员工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我国青年编辑工作满意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