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双重逻辑中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

2020-08-14 10:13李故新
新丝路(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历史逻辑制度体系党的领导

摘 要: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党的领导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逻辑。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包含六个方面主要内容。要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党内法律法规建设,从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制度体系

党的领导是我国最大的制度优势。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党的各项领导制度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既独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又相互联系和促进,产生协同效应,从而促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的‘一号工程,这是迄今最重要的制度建设。”[1]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中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命脉所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根本经验、所把握的基本规律。

1.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历史的逻辑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然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炮利舰摧毁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也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残暴统治,中国社会开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从此饱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蹂躏,遭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然而,苦难深重、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从未停止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为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炎黄之孙魂牵梦萦,几代人上下求索,英勇不屈的中华儿女在黑暗中摸索,在艰难中前行。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挽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前仆后继,中华民族最终走向独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曾经遭遇过重重挫折,遇到过无数艰难险阻,但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党始终初心不改,牢记使命,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攻克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难关,创造了彪炳人类史册的神话般的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气吞山河的雄伟壮丽诗篇。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才越走越顺畅。

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历史性深刻变革、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才得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源泉。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具有历史的逻辑。

2.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最大制度优势,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具有现实的逻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又明确指出,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讲话中首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社会的根本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本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体系中,党的领导制度处于统领地位。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并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推进各项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党的领导不仅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只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全黨全国人民的智慧,从而制定完备的国家治理方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全民资源、集中所有社会力量攻克国家治理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保障国家治理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推进。因此,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布局中,党中央是统帅,处在核心领导地位。如果中国没有党这个统帅,全国就会出现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目标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具有现实的逻辑。

二、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党的领导制度是一个系统完备的体系,涵盖新时代党的领导的宗旨、原则、要求、目标、方式、保障等六方面内容,构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他认为,党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设,使全党坚定崇高理想信念,铭记党作为先锋队和领导核心的性质、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是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维护党的权威和实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强国、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的时代要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要通过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确保党中央思想和行动的高度权威。

三是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基础上深刻总结自身建设规律所取得的科学认识,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四是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党章是党的行动指南。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先锋队组织,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所以,我们要把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用制度固定下来,使之制度化。

五是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纠正以往的一些错误决策,出台了很多制度,使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建设意义深远。加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建设,要求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做起,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党自身建设的质量。

六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只有把党自身建设好、治理好,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我党建设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新时代强烈的现实需求。我们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人民衷心拥护、敢于自我革命、经得起任何风吹浪打、永远朝气蓬勃的无产阶级政党。

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基本要求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在实践中践行。

一是在实践中践行。坚决维护并坚定执行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个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一方面,要完善保证把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原则和要求落实到其他各项制度建设之中,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机构、所有社会组织的方方面面、整个过程,把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另一方面,要确保各级党委在同级所有组织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定政策、保落实。

二是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优势。党的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了,一方面,党才有加强自身建设制度建设的认识和能力,这样,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才有可能做好;另一方面,提高了党的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也才能够把国家治理好,从而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最好展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推动的。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高低如何,直接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程度。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主要是改革完善我们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当前党的领导方式要突出体现把政治领导放在首位,执政方式要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基本;其次,要求我们党要确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确保决策有科学的依据和完备的监督机制。尤其是重大决策要有很好的事前论证、事中监督、事后反馈机制,“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制度等”[2],防范和减少决策风险,提高决策实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三是以党章为根本,完备党内法规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会议上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笼子要结实,要切实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也不能腐的防范机制。这就要求建立党内完备的法规体系,重视党内各项法规之间的相互协调,上下联动。要注重党章党规与我国法律体系相适应。党的领导制度要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党工作的态度和原则,要把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原则和要求化为具体的党内法律法规,将党建的理论成果化为制度化的长效领导机制。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的完善和发展要做好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现有制度规范进行梳理,该修订的修订,该补充的补充,该新建的新建,让党内政治生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3]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党中央在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制度、党的监督保障制度方面出台一系列法规,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统领,涵盖“准则”“条例”“规则”“细则”“办法”“规定”的完整制度体系。

注释:

[1]石仲泉.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的“一号工程”—党的制度体系建设具有统帅意义[N].北京日报,2019-12-23(13)

[2]邸乘光.健全提高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N].大连日报,2019-12-02(7)

[3]朱宪臣.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四重逻辑[N].新疆日报(汉),2019-11-14.

作者简介:

李故新(1969--)男,汉族,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历史逻辑制度体系党的领导
科技看百年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