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帆 杜志强
【摘要】教师教育课程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任,而教师教育“金课”是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课程。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的“金课”建设,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低阶性、陈旧性和无心性的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金课”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顽瘴痼疾”;教师教育“金课”建设的“金标准”是:理念要“金”,内涵要“金”,体系要“金”;教师教育“金课”建设要从强化教师教育课程制度建设和监督执行力建设抓起,从规范化的课程管理入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精神。
【关键词】教师教育;金课;标准;建设路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当下,振兴本科教育被提高到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的地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课程改革这一教学核心环节。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无疑是强化本科教育的关键所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6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议上首次提出“金课”概念后,全国高校开始广泛开展“金课”建设。教师教育“金课”是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课程。立足新时代,教师教育任务更加艰巨,要通过教师教育“金课”建设,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
教师教育课程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狭义上指教育类课程。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教师教育类课程。
一、正视问题:教师教育“金课”建设存在的“顽瘴痼疾”
教师教育“金课”是教师教育追求的应然境界。想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正视教师教育“金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之相对的是“水课”。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使用了“水课”一词,一时间,颇具网络语言色彩的“水课”成了高等教育界的热词。2018年11月2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作了题为“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报告为高校的课程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方向。
“水课”指内容乏味、学生收获小的课程或课堂。我国大学实施的是严进宽出政策,严进是入学时选拔保证生源质量,中国大学每年以全国统一考试的形式进行选拔排名并制定分数线,严格录取;宽出是通过水平测试即予以毕业,可以说只要跨入大学的门槛,四年后便可轻松地将毕业证收入囊中。而学校为了追求声誉和所谓的业绩,并没有对学生实施严格的学分淘汰制。而且由于学生评教机制的弊端,使得那些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评教分数不尽人意,而那些一味地满足学生、对学生要求极其宽松的老师评教分数反而很高,这严重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差,“水课”便渐渐衍生出来,且愈演愈烈。
“水课”广受诟病,低阶性、陈旧性和无心性的教师教育课程成了教师教育普遍存在的“顽瘴痼疾”。一门“水课”,意味着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一个短板;一节“水课”,意味着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项残缺。向“水课”宣战、淘汰“水课”,是所有教师的共同心声。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高校回归本分的当务之举,也是高校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是应有之举。鉴别教师教育“水课”应从课程要求、大纲、备课与课堂环节等方面制定相应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顽瘴痼疾”,认真查找领导精力投入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到位、学生精力投入不到位、资源投入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围绕师德师风、课堂教学秩序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改,从而推进教师教育“金课”目标、着力点与过程的建设。
二、明确方向:教师教育“金课”建设的“金标准”
中国教育存在着“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兴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本科学分不达标转专科、课程作业全部查重、抄袭被判零分、毕业“清考”取消……教育部和各大高校围绕严把毕业关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举措。严进严出,学分不达标就不能毕业将成为常态,这些严格的制度和措施无不释放出“大学生想混日子难了”的信号。教师教育“金课”涉及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方面面。打造教师教育“金课”,理念要“金”,学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内涵要“金”,提高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体系要“金”,重在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首先应该是鲜活的,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真真切切体会到教师教学的魅力。教师的威信是建立在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效果之上的,每位教师都要把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建立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上。在培养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每个学生都渴望身边有良师搀扶和“点化”。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育人责任与民族振兴的光荣使命,要在课堂上真正做到公正平等,对学生和蔼可亲,上课时幽默风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有一颗宽容的心。身教胜于言传,如果一位学生能够碰到这样的老师,相信他一定会以其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同时,“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是高校师范教育改革必须回答的问题。在新时代,国家与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追求驱使高校师范教育坚守“师范性”定位,为其指明前进的方向。义务教育对师范教育提出培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教师的新需求,倒逼高校师范教育要应时而变。师范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引领者,同时也是基础教育的服务者。教书育人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价值信念的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师范生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将思想教育工作同教育教学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方能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
三、走出困境: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含金量”
在新时代,基础教育提出培养“以德为先、以能为重”内外兼修的高素质教师的新诉求。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想要打造教师教育“金课”,必须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教育“金课”建设团队。“高素质”要求教师对教师教育的内涵和核心有清晰、全面的把握,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专业化”要求教师专业基本功扎实、专业底蕴深厚,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而“创新型”则要求教师在“金课”建设过程中能够运用最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师教育“金课”的建设中,除了专业知识的讲授之外,教师还必须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志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从容、自信、坚定、自立。将个人命运与祖国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理想,增强本领,明确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的使命與担当。
必须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教育“金课”建设评价的第一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一方面,教师师德要强起来,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认清教师教育课程的使命,才能强化课堂练兵,为学生打造优质“金课”;另一方面,对于青年学生,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的监管和考核,提升过程考核成绩在学生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规范考试要求,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关,实现严进严出,这样才能倒逼每个师范生认真学习,发挥教师教育“金课”作用。教师教育“金课”建设要从强化教师教育课程制度建设、从强化教师教育课程监督的执行力建设抓起;教师教育“金课”建设要从细节入手、从抓规范化的课程管理入手,坚持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四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8-09-27(14).
[2]花时秀,田若飞.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基于专业和院校类型的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19,8(06):70-74.
[3]邓忠波.大学课程中“水课”现象审视与“金课”建设进路[J].中国电化教育,2020(04):68-74.
[4]陈宝生.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R].四川成都: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2018-06-21.
[5]孙燕,李晓锋.高校思政“金课”建设:困境、标准与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19,7(04):75-82.
[6]张茂聪,董艳艳.高校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态构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3):69-74.
[7]王安全.教师教育质量标准功能的限度及其把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4):53-59.
[8]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7.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教师教育‘金课建设研究”(2019-JSJYYB-1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