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男 谢胜利 周郭许
【摘要】本文针对新时代下高校创新团队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党建—科研—育人”协同发展模式展开了探索分析,将党建活动与学术研究、教书育人融为一体,实现学科引领聚才、学术提升育才、文化铸魂励才、团结培养成才,促进党建工作、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高校创新团队;党建;科研;育人
创新团队是社会现代化、信息化以及科研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团体,是由学科带头人、杰出人才、骨干教师等组成的群体,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建设。其作为高校科研创新的中流砥柱,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高校科研竞争力的提升方面作用显著。
一、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特点
(一)队伍平均年龄小,创新能力强
团队大多数成员是具有海外留学或者访学经历,掌握着学科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强,对当前先进技术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了解深入,队伍年轻化,大多数在硕博士期间就已经成果丰硕,在探索新发现、孕育新成果以及创造新技术中作用显著。
(二)成员素质高,民主意识强
团队以高层次人才为主,大多有西方教育背景,具備不同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多样化,民主意识强,有利于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在对外交流和思想引领方面能发挥极大作用。
(三)科研压力繁重
团队成员大多属于事业上升期,对科研目标要求较高,并且团队考核指标较严格,科研任务繁重。同时,横纵项目较多,工作量大,在科研攻关、职称发展以及教学评估方面面临空前压力。
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
(一)对支部建设重视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以专业为划分依据,没有考虑实际人员的地理位置以及团队的需求,同一支部人员较为分散,导致同一创新团队内只有科研方面的交流,缺乏政治思想沟通。同时,因为科研任务繁重,无法确保足够的时间进行党建活动教育以及政治理论的学习,导致党建工作的进度停滞不前。
(二)团队成员党建意识弱
学校考核指标往往以项目数量、资金额度、发表论文水平高低以及论文数量等科研业绩为主,从而出现了“重科研,轻业务”的现象,因此,一些团队党员党建意识弱,对党的理论和政策方针缺乏学习和解读。没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组织生活不认真、不严肃,影响了身边同事对党的认识,影响了党的形象。
(三)存在忽视教书育人的现象
个别团队年轻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科研任务,在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上思想消极,育人意识薄弱,在备课上没有下足功夫,只注重“讲”,忽视“教”。课堂上没有对教学方式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以完成任务为己任,教学互动差,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弱,无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疏于教学管理。
三、推动“党建—科研—育人”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夯实党务工作基础,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积极参加院级、校级以及省内外的党务工作培训,提高政治站位。开展党支部内部党务工作培训,将学习到的优秀经验带回支部分享,提升工作水平。拓宽基层党支部获取知识、增强信仰、汲取经验的有效途径。积极组织党支部书记培训,从具体的案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省级、校内、院内以及支部内的培训,提升支部书记和支委的基础党务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支部内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明晰党员的权利义务,熟悉党章党规,从而保障支部党建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推进。
(二)建设支部工作专用阵地,促进党小组快速成长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始终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建设支部工作的专用阵地,设立党员阅读角、活动室和谈心室。不断增补大量党建书籍,让有关的制度“上墙”,打造一个有效的宣传阵地。支部成员共同学习,争取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表率。规划团队的发展目标,为各党小组指定清晰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带领每个党小组建立科研平台,促进各党小组长快速成长,为每位青年教师传授经验,规划发展道路。
(三)挑科研重担,推动高水平科研工作
将个人理想和事业发展融入高校建设中去。由于创新团队党员都是科研骨干,在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挑科研重担,以国家的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着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高水平科研工作。推进科技服务产业,突破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引导支部党员不断提高党性认识,在教学科研创新等领域勤勉耕耘。发挥创新团队自身创新优势,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四)积极践行“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开启对学生的学术教育
支部教师党员应主动亮身份,力争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表率。支部党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中,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以团队党支部建设为基础,促进和带动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使团队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紧密联系,强力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帮助本科生早日接触科研,激发其创新热情,培养其创新能力,支部充分发挥双带头人优势,将团队优势科研资源与本科生支部深度融合。依托党小组,建立本科生课外创新兴趣小组。选派学术导师,带领优秀本科生进入团队实验室。
(五)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优促优
把口号转化为切实行动,搭建与学生的交流平台,关注支部师生的思想政治状态,与学生交流学习有关党的政策方针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等内容的心得体会,增进新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刻认识,并以科研骨干的亲身经历引导本科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针对团队中一些非党员教师,采取支委定点一对一的对接方式定期辅导,主动邀请非党员教师参加支部的各项活动,增强其对党的了解和认识,逐步提高其入党意愿,积极发展高知群体入党。
四、结语
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素质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实现党建活动与学术研究、教书育人有机结合、和谐发展,努力提升创新团队党建工作水平,对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游任瑜.提升高校学科团队党建工作水平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9(36):207.
[2]朱艳.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6(09):76-79.
[3]陈晓梅.团队管理模式在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4):26-27.
[4]张际峰,张兮,陈永红.也谈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动力[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3):116-119.
[5]杨超.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 用专业精神服务党员[N].广东工业大学报,2017-11-29.
[6]李力.创新载体协同发展 联合争创“钻石团队”[N].中国远洋海运报,2018-07-06.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