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平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305
球墨铸铁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以及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可以有效地抵抗应力集中。同时,球墨铸铁有良好的热处理工艺,如正火、调质、等温淬火、退火等[1],这些热处理工艺为得到不同性能的材料提供了保障。
本文以QT500-7球墨铸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温度对其正火,分析正火温度对硬度的影响。
对选用的QT500-7球墨铸铁进行材料成分测定,见表1。
表1 材料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具体的热处理工艺见表2。
表2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后,硬度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硬度测试
通过对硬度的测试,发现随着正火温度的增加,试样的硬度也相应增加。
从表3可以看出在820~860℃之间硬度只增加了14HBW,而在860~880℃之间硬度增加了12HBW。硬度的增加量发生了变化,这与基体组织的奥氏体转化程度有关。奥氏体转化可分为部分奥氏体化、完全奥氏体化,因此也就有相应的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和完全奥氏体化正火。据资料记载,部分奥氏体化正火,是将铸件在共析临界转变温度Ac1下限+30~50℃内进行[2],基体中仅有部分组织转化为奥氏体。而此牌号的奥氏体下限转变温度为800℃,而根据部分奥氏体转化温度为800℃+(30~50)℃,正好对应我们选择的温度820~860℃。当温度超过880℃时,硬度增加明显,880℃时的硬度为266HBW,到940℃时,硬度为296HBW,硬度增加幅度大。此时的硬度增加我们可以用高温完全奥氏体化正火来解释。资料显示,高温完全奥氏体化正火是将正火温度加热到Ac1上限+30~50℃。而该牌号的加热温度Ac1上限为850℃,因此高温完全奥氏体化温度为880~900℃。因此,当温度超过880℃时,硬度已经明显增加。
金属基体组织会影响硬度的改变,对试样进行金相组织检验,进一步分析基体组织是如何影响硬度改变的。
各正火温度点的金相组织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正火温度下基体组织(100×)
根据GB/T 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对珠光体数量进行评定,结果见表4。
表4 珠光体数量评定
通过表4可以看出,随着正火温度的增加,珠光体含量也随之增加,珠光体含量的增加会影响材料硬度的增加。
通过图1可以发现,温度对组织有明显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组织成分的影响;另一方面对组织数量的影响;再一方面表现为对组织形态、分布的影响[3]。首先对组织成分的影响,经过正火后,基体组织主要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其次,在球墨铸铁中铁素体和珠光体的体积是一一相关的,表达式为:珠光体数量+铁素体数量=1[4]。当珠光体数量增加时,铁素体数量必定减少。因此只要评定珠光体数量就可以知道铁素体数量[5]。从表4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珠光体数量是明显增加的;最后,我们再对组织的形状及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由图1可知,温度的变化造成珠光体形状及分布状态的改变。图1a、图1b珠光体明显呈网状,同时分布于石墨周围,与石墨的距离还比较远。图1c~e珠光体形状已经变为条形,主要以短条形为主,也可以称之为粒状,同时分散更均匀,弥散分布于铁素体上面,紧挨着石墨球。图1f、图1g珠光体间距减小,呈团状分布。在低倍显微镜下已经很难分清出形状,此时的珠光体可以完全理解为索氏体。
经过以上分析,温度使基体组织发生了转变,基体组织从铁素体基体转变为珠光体基体。同时,随着温度升高,珠光体数量也随之升高。温度还使珠光体形状和分布状态发生了改变,即珠光体形状开始从网状变成了短条状、粒状,最后变成了团状。珠光体的间距也越来越小,以至于在低倍显微镜下无法辨认。温度还使珠光体的生成位置发生了改变。首先生成珠光体的位置在远离石墨的晶界,然后缓慢地向石墨周围扩张,使珠光体的弥散度更大,分布更均匀。
正火温度会引起球墨铸铁基体组织的改变,造成基体组织中的珠光体在数量、形状、分布位置的改变,正是由于这些改变,使硬度发生了改变。因此,正火温度能够引起QT500-7球墨铸铁硬度的改变,并随着正火温度的增加,硬度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