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执儒
【摘要】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初中阶段正处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的过渡期。刚步入自律阶段的学生,内心中初步形成对事物的道德判断标准,但是这种道德标准并不是十分完善。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长,会导致学生迫切需要外界的尊重,依赖性和独立性并存的学生要求教育工作者有温情地进行教育。对此,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如何抓住学生在本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教育工作,以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并促进和谐班集体的构建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几点经验和措施。
【关键词】 初中 班级管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3-195-01
一、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心理半成熟阶段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初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奶期”,也称为“危险期”。在本阶段的教育工作中,由于学生自认为自己的认知水平已经提升,并且随着自己知识经验的积累,自己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所以,对比小学阶段,学生不再将目光锁定在自己身上,而是开始关注、关心周围物体,开始关注周遭生活,甚至开始评价事物、人物的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甚至学生开始学会评价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事实上想,本阶段的学生还正处于心理半成熟阶段,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相对主观的,不能脱离自己角色本身进行评价,并且受到个人情感等因素的干扰,学生的想法也相对偏激。
2.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
由于本阶段的学生心理急剧变化,内心中开始需要一定的空间,唯恐外界打扰,甚至在内心中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秘密基地”。所以,学生渴求独立,更期盼外界的尊重,在外界的表现上则是体现出独立性。但是,本阶段的学生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尚不具备,并且心理上的极端想法也始终与学生相伴。所以,当学生面临一些自己无法独立处理的事物,或者处于青春期的烦恼中时,学生又渴望父母和教师的关注,希望依赖父母、教师的帮助进行处理。正是由于处理这种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中,学生的情绪时常会陷入矛盾和困境中。
3.自我意识大幅提升
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外界群体,开始关注周围的事物,学生也开始思考外界如何评判和评价自我,如何看待自我。所以,本阶段的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无论是学生处于学生群体中受到周围学生的评价时,还是受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后,学生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便是在自我意识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尊心造成。对于自我意识大幅度增长的学生,教师对其开展品德教育和管理工作时,便需要关注并尊重学生,才能在保障学生处于良好情绪的状态下,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规范教育。
二、初中班主任的品德教育措施
1.注重认知规范,强化认知教育效果
由于学生在本阶段特殊的心理和认知状态,教师对学生开展教育时,不应当再以说教式向学生传授道德规范,而应把握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规范。一学生顽劣,与父母对抗甚至将父母看作是敌人,将自己父母对自己的严格看作是不合理,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将爱留给了自己的妹妹、将严格完全交给了自己。在这种不良的认知状态下,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父母的要求完全相反,甚至想要用自己的行为对抗来惹怒父母。实际上,这种心理状态的出现,与学生的不良认知有关,更体现出学生内心中对父母关爱的渴望。对此,我作为学生与其父母中沟通的桥梁,将学生的这种心理告知其父母,希望其父母给与其柔性教育,并改善交流方式。其父母深受触动,并且我告知并疏导学生:父母约束的严格其实是父母的一种期盼,是父母对自己的信任和殷切希望。当家校合作、共建合力后,这名学生的逐步改变了自己的认知状态,终于不再与之父母对抗,自己的行为也有所改观。
2.尊重学生隐私,适当渗透教师关注
青春期懵懂,学生开始建立了隐私,作为教师和家长都应当给与其尊重,更要着力保护和维护。一名学生笔记本被另一名学生翻开,自己的秘密被其他学生窥探后,这名文静的学生内心中开始泛起波澜和风暴,甚至想要与窥探的学生大打出手。得知这一情况后,我随即要求另一名学生与之道歉,主动征求这名学生的原谅。同时,要求窥探日记的学生写出书面保证,绝不将他人的隐私告知他人,并且不允许再有窥探隐私的行为。借此机会,我在班级中更召开班会,倡导其他学生要尊重他人隐私,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等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给自己私密的空间表述自己的心扉。但是,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他人的搅扰,为自己的心灵留守一片净土。在这种引导之下,两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保护,良好的心态养成,青春期的矛盾心理也终得化解。
3.善于鼓励学生,保护学生自我意识
学生期待外界给自己提供优质的评价,期待外界给自己认可和鼓励,学生更期待在群体生活中被其他人关注、希望他人能给自己点赞。所以,在这种状态下的学生,鼓励和赞扬是塑造和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对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我意识。因此,教师要秉承着赏识教育原则,善于给学生提供鼓励和认可,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学生的不断前行。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可以激励学生:你可以做的更好,你的成绩在努力之下将会有更大的起色。在如此丰富并富有激励性的话语中,学生的自尊心得以满足,学生也将会有更强的动力不断前行、继续奋进。
总结
当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时,当教师能够秉承着遵循学生的认知和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时,良好的教育成效也就不难达成。因此,教师要善于融入教师的爱和关注,将品德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中,让教育和班级管理更加温情时,學生才能更有动力、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注重认知规范的渗透、尊重学生的隐私并善于鼓励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张春兰.构建有效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何平.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