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坤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小组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运用倡导“以生为本”,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突显小组合作模式的价值。本文从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作用,总结了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对策,意在给初中数学教育带来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模式
前言
合作学习源自我国古老的教育理念,在两千多年前《学记》中曾经记载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分享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新课改的不断落实,给初中数学教育翻开了全新的教育篇幅,数学教育改革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重点。
一、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价值
1.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定期总结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对于其中的缺陷,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处理,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借此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保证整个班集体的成绩呈稳步上升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中进行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变学生的课堂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过去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同时针对一些难度性较高的数学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加深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加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从各个方面刺激出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进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1]。
3.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我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模式加重了老师的教育压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不断贯彻落实,在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中运用小组合作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育质量。在保证老师能够完成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也能够使得教育工作者更加好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工作,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育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
我认为初中数学教育老师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优化改革教育模式,加强小组合作教育模式的运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养成学生的数学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根据学生的能力,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过程中,老师应当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水平有全面的了解,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组。通常可以遵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准、应用技能,划分成优秀、良好、一般等几个标准,给后期的因材施教打下扎实的基础。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可以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这种分组模式,能够促使学生的共同发展,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效的锻炼,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最后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
2.丰富分组内容,优化教育方式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育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可以丰富分组的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此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优化初中数学的教育方式,借此提升初中数学教育效率。
3.科学合理构建教育情境
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我认为老师可以科学合理的构建教育情境,进行角色划分,借此带动课堂气氛。比如,在数学七年级上册“直线、线段、射线”教育过程中,我认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来将学生划分成为各个小组。例如,假设班级中一共有四十名学生,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种线,其中选择直线的学生共有十八个人,选择线段的学生共有十二个人,选择射线的学生共有十个人,遵照“直線--线段--射线”的顺序开展课堂教育活动,老师可以提出问题:(1)直线的特性是什么?(2)线段与直线之间存在什么共同点?(3)直线与射线有什么共同点?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构建的情境中进行沟通交流,探究问题中的答案[2]。
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中,小组合作模式的运用有着极为明显的作用,我认为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断优化教育内容,把握教育特点,科学合理的开展小组划分。此外,还应当与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融合,更加有效的指导、调整学生的学习,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确保初中数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性以及教育质量。进而推动初中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丽华.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4):78-79.
[2]黄谨茹.浅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J].魅力中国,2019,(2):199.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9.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