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龙
【关键词】剖宫产;罗哌卡因;布比卡因;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149-02
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手术,为了母婴的安全,对临床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诱导起效迅速、安全性高、肌肉松弛效果良好等,因此,合理的应用麻醉药物就至关重要了[1]。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有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为了探讨这两种麻醉药物的有效性,本文就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分别应用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76例产妇参与本次研究,将这些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观察组中,年龄22~41岁、平均(29.36±4.27)岁,初产妇61例、经产妇27例;对照组中,年龄23~42岁、平均(29.41±4.19)岁,初产妇60例、经产妇28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均具有剖宫产指征;所有产妇均能耐受手术;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反应者;有严重的凝血障碍者。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腰麻,所有患者取左侧卧位,于L2-3间隙穿刺,置入腰穿针,于蛛网膜下隙注入2mL的局麻药物。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腰麻,将0.75%的布比卡因2mL以0.1mL/s的速度注入;观察组将0.75%的罗哌卡因2mL以0.1ml/s的速度注入,若心率低于60次/min,给予静脉滴注适量阿托品。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感觉阻滞情况和运动阻滞情况;比较两组的麻醉有效率。
1.4评价标准
效果评价标准:显效:肌肉松弛明显、产妇无不适感和疼痛,手术完成顺利;有效:术中有轻微不适,稍有疼痛感,需辅助药物进行手术;无效:腹肌紧张、镇痛效果较差,改成全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2]。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x±s”,t檢验;计数资料:(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对比
两组的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产妇麻醉前后血流动力指标变化对比表(-x±s,min)
2.2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为98.86%;对照组的为92.05%,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对比表[n(%)]
剖宫产手术是分娩常见的手术方式,也是难产产妇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科学有效、安全的麻醉药物是促使剖宫产手术顺利开展的关键,若麻醉药物不合理,会影响产妇及其腹中胎儿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见的腰麻药物有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均具有不错的麻醉效果,为了选择更好的麻醉药物,本文就对这两种药物的效果进行分析[3]。
布比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应用早,起效快,麻醉效果不错,但是有研究表明,布比卡因会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母婴安全[4]。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是布比卡因的替代物,和其麻药作用大致相同,可通过抑制神经元中的钠离子通道从而阻断神经的传导以及兴奋作用,对感觉阻滞效果非常好[5]。观察组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罗哌卡因镇痛时间长,恢复较快,且罗哌卡因有明显的运动神经组织和感觉神经阻滞的分离特点;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要优于布比卡因。
综上所述,和布比卡因相比,罗帕卡因麻醉效果更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宰晓哲,孙燕,樊磊,等.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的作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42.
王明珠.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8):48.
涂开太,姚世燕.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7):130-131.
张俊繁.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9,16(09):95-96.
孙红,吴岚,杨利利,等.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术中防治牵拉反应效果的比较[J].北京医学,2019,41(08):68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