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音装置是现当代最受艺术家关注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的艺术创作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在后现代主义中艺术表现形式在材料和媒介上的新的突破,其中声音被运用于各种形式中。因此,艺术有了新的标签,声音装置出现了,这种艺术形式影响着艺术家的观念和艺术的发展。声音亦或是音乐本身有很多种解读,本文主要以个案分析的方法,来阐述当下装置艺术和声音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的视觉化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
关键词:声音;视觉化;装置艺术;艺术创作
引言
当代艺术是现如今艺术界的“宠儿”,装置艺术是当代艺术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元素运用于装置艺术之中,其中声音走了进来,音乐的介入,无疑引出了新的艺术形式——声音装置。
一、声音装置概念及背景
(一)声音装置的概念
声音装置艺术,顾名思義,就是声音艺术和装置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声音装置所创造的新奇的环境,能够刺激观众的记忆、感受或是对作品的代入感。随后,产生以记忆形式出现的经验,观众借助于自己的理解,又进一步强化这种经验。声音或者音乐的介入,不仅从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装置艺术,也使其成为最顺手的媒介。对于声音装置,结合声乐置入无形或者有形的装置空间实体内,通过自身的感官来感知声乐与装置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管是声音交互类作品还是沉浸类的声音剧场,从视觉到听觉,无疑增加了艺术的感知维度。在声音装置中,声音和装置内容相辅相成,从而更好的表达作品思想。
(二)声音装置艺术的历史背景
声音装置艺术是当代大环境下装置艺术门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装置艺术始于上世纪60年代,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装置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的时髦代表。声音装置艺术是在装置艺术如火如荼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学界的视线,至今也不过三十余年,但“声音”作为一种材料语言已经被大多数艺术家所采用,至今仍在不断发展中。现如今,众多艺术家青睐于采用声音或是音乐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声音也不再是满足于耳朵听觉的存在,声音逐渐视觉化,甚至通过视觉的方式呈现。
二、声音视觉化的表现形式
(一)单声道
单声道是比较传统的传播方式,在声音装置中通常由立体声扬声器组成,在新媒体艺术中主要是利用耳机,这类表现形式是比较常见的手法。单声道在装置艺术中,艺术家会把来自不同方位的音频信号统一由一只音箱进行播放,通常还会配有多媒体显示屏或者别的电子设备。声音装置是以多样化的媒介形式进行运用的,可视化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除了视觉上的呈现,听觉方面的呈现形式也是对作品的内容概念、主要思想、情感呈现的另一种表现方法。艺术家用这种方式时通常是以一种“讲述式”、“面对面式”的形式来表达艺术思想、作品观念。
(二)立体声
立体声,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立体感的声音。因为声源有确定的空间位置,人们的听觉有辨别声源方位的能力,尤其是有多个声源同时发声时,人们可以凭听觉感知各个声源在空间的位置分布情况。声音装置作为一种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作者需要思考参与者进来后与空间内的每一项内容产生的反应,声音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种方法,一般在互动式和浸入式的声音装置中运用较多,声音在作品中也是呈现环绕式,能够使观者身临其境,音乐的变化与艺术作品相辅相成。
三、声音在装置艺术创作中的优势
(一)加强观者互动性
日本的电子音乐表演者池田亮司,同时也是一位视觉艺术家。他关注声音在视觉艺术里的表现,通过图像将抽象的电子音乐视觉化。2011年,池田亮司的作品展“The Transfinite”受邀在纽约Park Avenue Armory展出。如图1所示,该作品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环境,在不断闪动的黑白线条投射中,音乐伴随着与线条动势相协调。在现场还有密集的黑白数据进行投射,在数据、声音和光的笼罩下,呈现了一个特殊的时空关系,用人们的感官知觉去分解抽象元素,探索了数据是如何界定我们生存的世界。
(二)增添作品趣味性
声音的视觉化呈现也可以通过发声工具的可见状态来表现,实体部件之间或间接的构成作品,使得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和感受更为直观,从而增添作品的趣味性。
图2、图3为艺术家 Doug Aitken以加州索诺玛(Sonoma)的风景为灵感,创造了一个以其命名的装置艺术作品——声音山(sonic mountain),位于多纳姆桉树林内。作品模仿风铃的结构建造,365个镜面金属编钟组成三个同心圆,每当风穿过,将产生不同的声音,视为对周围自然环境作出的回应。在四面八方环境的影响下,仅凭声音人们无法辨认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艺术家表示,这是一件生活化的自然互动装置,环境的各种变化,赋予其生命力。而这件作品自带的神秘感也增强了其中的趣味性。
(三)增强艺术延展性
听觉体验不仅仅包括声音,它同时调度了超越声学特质的感官、情绪和生理层面的多重反应。艺术家Philipsz擅长于制作与当地的环境声音相结合的“声音雕塑”,通过空间、环境、建筑将声音和雕塑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相互作用的吸引力。Philipsz凭借作品《远方的低地》(Lowlands Away)获得特纳奖,在这个作品中,她吟唱着三个不同版本的苏格兰哀歌,每版之间稍有不同,三部录音分别被安置于贯穿格拉斯哥的克莱德河的三座桥下。正是她那非专业性的吟唱,呼吸声和瑕疵都被录制进去的真实感,使评委认为她的歌声阐释了声音与观感的多重关系。她的作品挑起了心智与本能的反应,由此反映出视觉与听觉之间的关系。
四、声音装置对艺术各界的影响
对艺术家而言,声音可视化在创作中作为一个新兴的、易获取的且炽手可热的材料。艺术家的创作不会像传统那样限制于一个相对狭隘的空间里,有了声音可视化的介入,听觉的感受在作品审美体验过程中有着其他艺术种类所没有的独特性。
对艺术界而言,声音看似与美术创作毫无关系却自然而然的走进了艺术创作中,并且带给了艺术界巨大的影响。千百年来艺术界一直都是保持着墨守成规的态度,虽然每一时期都有新的突破,但都不及当代更具震撼力。声音可视化运用于艺术创作,使得艺术创作更加多样化,情感表达更加多元化。
对观众而言,声音装置这类作品通常需要他们的介入和接触,这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有些作品在材质上虽然是冰冷的,但呈现却不是无情的,反而没有距离感更具有亲和力,架构起了艺术家——作品——观者,三者之间紧密的纽带。
五、结语
在声音装置中,有的作品结合特殊的地理环境或因地制宜进行创作,有的作品通过和行为结合,也有的以声音雕塑的形式表现。声音是最为普通的存在,但作为一种艺术元素,本身带有强大的包容性,不仅仅是高雅的乐章、噪音也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声音装置将抽象不可视的存在以立体的方式呈现,使得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观者之间的更为直接的产生联系。声音装置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里的份量日渐提升,声音装置作品不断被接受,声音可视化本身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在现当代,声音装置艺术有了更多创作的可能性,也朝着更加具有艺术价值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淦.装置艺术·西方后现代艺术流派书系[M].北京市: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雍凌凌.“无声音乐”存在方式的美学思考秒——从《4分33秒》到“无声之乐”[J].北方音乐.2017.
作者简介:来泽忆(1997-)女,汉族,籍贯:浙江杭州,学历:硕士,单位:西安美术学院,2019级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