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摘 要】目的: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实施急诊抢救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2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分别实施急诊抢救方案和常规方案,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7.56%、97.56%,对照组分别为:75.61%、78.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大,(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方案,可尽快促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期,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急诊抢救;抢救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595.4;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672-3783(2020)08-0291-01
重症哮喘是由哮喘发展所致,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有气喘、呼吸困难,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命安全[1]。实验选取82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2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实施急诊抢救方案者共41例患者,该组设定为观察组,其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15例、26例,患者年龄最小36岁,最大78岁,平均(56.29±0.21)岁,实施常规方案者共41例患者,该组设定为对照组,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27例、14例,患者年龄最小37岁,最大79岁,平均(56.87±0.16)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基本资料可比,组间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案抢救,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B2受体激动剂等,此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机体酸碱平衡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等。对呼吸道不畅者,需及时清除,确保呼吸道通畅。
观察组实施急诊抢救方案,对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治疗前先选择模式为S/T模式,将初始呼吸频率设置为13~18次/min,吸气在15~20cmH2O,呼吸压在6~10 cmH2O。治疗期间,务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依情况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同时做好患者的口腔消毒和清理,避免出现异常,如感染、误吸等。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指标:显效: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呼吸顺畅;有效:患者体征明显改善,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抢救成功率:成功: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期,呼吸困难逐渐消除,呼吸顺畅。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2.0分析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统计学意义判断标准: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见下表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
观察组中,救治成功者40例,救治成功率为97.56%,对照组中,救治成功者32例,救治成功率78.05%,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经检验(P<0.05)。
3讨论
临床上,患者出现哮喘后,往往存在不同程度地呼吸困难情况,病情不断发展,可合并呼吸衰竭,以往临床采用常规方案,如糖皮质激素、B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炎症,通过改善舒张呼吸道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并进一步治疗[2]。此外,纠正机体酸碱平衡,促使水电解质稳定,其总体效果可适当控制病情,但无法改善患者缺氧症状,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BiPAP呼吸机,属于急诊抢救常用方案,其主要作用包括,改善患者呼吸状况,维持呼吸道通畅,提高肺部功能,减少对组织的创伤等,将其用于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及救治成功率[3]。结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其治疗总有效率和救治成功率明显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检验(P<0.05)。可见,应用急诊抢救方案,能够明显提升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死亡率。
综上,临床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方案,可尽快促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期,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梅林,张婷婷,唐海莲,等.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6):46-47.
[2] 王作良.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09):62-64.
[3] 朱生旭,曹晓庆.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效果及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评价[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8,33(05):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