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铁凯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80例尿毒症患者当做课题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I组和治疗II组,每组分得患者40例。治疗I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疗法,治疗II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并对比其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II组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优于治疗I组的75.00%,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血液透析疗法相比,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效果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又可以加快其病情恢复,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尿毒症;治疗效果;肾功能;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287-01
前言
尿毒症属临床常见的一组肾内科疾病,发病时,此类患者往往会表现出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肾脏功能损伤等典型症状[1]。为了延缓疾病进展,目前,临床经常会给予尿毒症患者血液净化疗法。但是,据谭红金等学者[2]研究指出,血液透析虽然能够维持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纠正紊乱的电解质,但不能有效清除其体内大分子毒素,进一步缓解肾脏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80例尿毒症患者纳入临床研究。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均符合尿毒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②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 mL/min;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障碍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其他血液疾病者;④临床资料缺失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的80例患者分为治疗I组(n=40例)与治疗II组(n=40例)。治疗I组包含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42~75岁,平均为(58.27±8.54)岁,病程介于1~8年,平均为(3.54±2.12)年。治疗II组包含24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龄介于43~76岁,平均为(58.31±8.62)岁,病程介于1~7年,平均为(3.60±2.0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治疗I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疗法。取用血液透析器、单泵血透机等医疗设备,予以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成功建立动静脉瘘后,予以患者肝素抗凝治疗,输注速度应控制在0.5~0.8 mg/kg,给药速度应控制在6~12 mg/h,透析结束前30 min=应停止给药。透析期间,应将患者的血流量控制在150 ~200 mL/min,透析液流量控制在500 ml/min。每次透析4 h,每周透析2~3次。
治疗II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疗法。使用一次性血液灌流器,予以患者联合治疗。常规连接治疗设备后,应取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管路,排出空气,然后借助3 L肝素钠生理盐水进行闭路循环操作,每次30 min。闭路循环结束后,需另取0.5 mL生理盐水冲洗管路,达到排空肝素盐水的目的。联合透析2 h后,再予以患者2 h血液透析治療,每月2次,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①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改善程度高达60 %以上;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改善程度介于40%~59%之间;③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改善程度低于4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软件 SPSS 23.0 开展相应的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数据应使用 表示,经t检验;计数数据应使用%表示,经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治疗I组共有30例总有效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II组共有37例总有效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治疗I组明显低于治疗II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肾功能疾病的一种常见方法。将患者机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并通过透析器进行物质交换和净化处理,能够及时清除患者血液当中沉积的毒素和多余水分。但据李玉金、祁德贤等学者研究发现,血液透析并不能积极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脂代谢情况,从而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II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治疗I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采用单一血液透析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疗法,并与谢少庭、林华等学者[4]的研究结果相似,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与单一血液透析疗法相比,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效果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又可以加快其病情恢复,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 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9,25(8):1253-1257.
[2] 谭红金.尿毒清颗粒辅助低频度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12):1099-1101.
[3] 陈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尿毒症患者血清β2-MG、PTH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18,18(2):225-228.
[4] 谢少庭,林华,杨俾忍, 等.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瘙痒的疗效观察[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9,25(3):3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