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线上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初探索

2020-08-13 22:03陶莹王煌东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开学第一课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

陶莹 王煌东

【摘  要】新时代医学生要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用人才离不开“课程思政”,需将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以内蒙古医科大学2017级中医学专业的病理生理学线上课程为案例,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分析病理生理学线上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优势,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课程思政实施的方式。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线上课程;课程思政;开学第一课

【中图分类号】R-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232-01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利用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1]。线上教学是目前疫情形势下的一种主流教学模式,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远程授课,借助线上课程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与形象生动的思政元素相结合,通过隐性渗透、寓思政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达到立德树人根本之目的[2]。以内蒙古医科大学2017级中医学专业的病理生理学线上课程为案例,探讨如何借助线上教学推进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

1 病理生理学线上课程“课程思政”的意义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性学科,也是医学体系中重中之重的基础课程。2017级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均为“95后”,受两代人的呵护,人生阅历少,思想尚未成熟,有很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的同时,也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塑造期[3]。加之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杀医伤医事件,医患关系复杂,容易动摇医者的执业信念,使医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从而给从医的初心带来严峻的考验。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因此,医学生上课之初,学习专业基础课-病理生理学的同时培养人文精神,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每一节的专业课中,使教师“教书”与“育人”协同并进,搭建和维护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于一体的课堂教学,同时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学校提供的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课程的“课程思政”,发挥线上课程应用立体化、可视化的素材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和更加灵活的教学活动形式的优势辅助“课程思政”融入病理生理学教学中。

2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病理生理学线上教学中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新课程,也不是要把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化,而是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和梳理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德育元素[4],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以“润思政”而细无声的方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現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

2.1云端“开学第一课”

利用医学院校和学科的专业特点,将专业知识与课堂思政相结合。同时将疫情防控作为立德树人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契机,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和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基础课的有效结合。如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胸部CT特征是“白肺”,可能与病毒与机体相互作用,诱发“炎症风暴”“过度氧化应激”等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关。除了西医抗病毒治疗、各脏器支持治疗等措施之外,“清肺排毒汤”等中医中药治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疾病发病机制的视角将病理生理学专业知识、新冠肺炎科学防治知识和学生中医学专业背景有机的结合,通过生动而直观的多媒体资源隐形渗透,润物细无声,利用云端课堂为2017级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开展生动的“开学第一课”。激发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兴趣,使中西医知识在脑中擦出火花,坚定学医初心,唤起使命感和责任感。

2.2借助动物实验,线上课程引入思政教育

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章节内容中(如缺氧、水肿等)涉及动物实验的部分进行重新梳理,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目标。绪论内容授课过程中以实验动物及动物伦理学为切入点,让学生明确认识病理生理学是以动物实验为基本方法,探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不仅面对的是一只动物,更是一个鲜活的为医学事业奉献的生命,引导学生尊重和热爱生命。讲解水肿实验过程中,从实验动物的捉拿、麻醉到固定,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从颈腹部等需要多人合作的手术操作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从实验结束,及时给予动物安乐死,培养有温度、有良知、懂感恩的医学生。

2.3结合病理生理学知识,宣扬医学前辈的奉献精神

将医学前辈勇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引入课堂,弘扬他们为医疗、教育事业奋斗的人生抉择和理想信念。不断地挖掘专业知识所蕴含的医学人文教育,既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成为专业出色的医护人员,又让学生懂得敬畏、关爱生命,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熏陶,提高个人的修养。如讲授休克时,生理状态下肾脏的血流量大约为心输出量的1/5-1/4,但当车祸外伤引起失血性休克时,肾脏选择牺牲自己,暂时性减少进入肾脏的血流量,将血液重新分配至其认为更重要的心脑器官中,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从舍小家(肾),为大家(全身)的知识点入手,正如医学前辈一样,为探究专业知识勇于奉献,刻苦钻研,从而引导学生在学医之路上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学生要为解除人类之病痛而刻苦学习,更为需要温暖和关爱的患者而努力,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

结语

通过云端“开学第一课”、借助动物实验和病理生理学的知识点,将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融入专业教学中,深入挖掘和梳理知识体系中蕴含的“德育”基因,利用网络平台形象生动地用学生能接受、易接受的方式诠释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医学人文教育和德育培养,用发展的眼光探索别样的病理生理学线上“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推进国家“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为国家培养出医术高超、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继伟.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辩证关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5):51-55.

[2] 施展,刘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谈高校如何通过课堂主渠道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J].才智,2019(16):136-137.

[3] 陈笑夜.综合性大学“95后”医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55-56.

猜你喜欢
开学第一课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慕课教育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展望
“开学第一课”之我见
浅析《病理生理学》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