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转课堂,这是近年来一个广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计算机教学有必要对翻转课堂进行实践,重构计算机教学体系,让教学活动可以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此,本文首先针对翻转课堂的内涵特点与教学价值展开论述,然后针对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可行性做出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运用策略建议,希望能够给高校计算机教师带来一些参考,为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翻转课堂;可行性;运用策略
计算机课程,在高等教育中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基本上全校学生都需要学习,甚至一些学校还要求学生拿到对应的计算机技能等级证书。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计算机已经深入日常生活与工作,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对于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也有积极作用。而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紧跟时代创新教学模式。因为在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中,课堂教学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解,这导致部分学生的参与性不积极,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深,导致计算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翻转课堂为载体,创新计算机教学,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所以,作为计算机教师,就应该对此加强研究,找到翻转课堂融入计算机教学的具体路径。
1 翻转课堂的内涵特点与教学价值
1.1 内涵特点
翻转课堂,这是一个起源于美国的教育模式,在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就创新出了一种翻转教学的模式,这是翻转课堂的雏形,但是并未直接提出翻转课堂的概念。到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本杰明与萨姆通过视频为缺课的学生提供课外学习,并且由此开发出一种课前看视频自学,课堂进行问题辅导的教学模式,并在相关研究论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翻转课堂”的概念。根据学术定义,翻转课堂是指通过视频等载体,在课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展开实践练习与问题辅导的教学模式。从其基本定义就可以看出来,翻转课堂,是翻转了学习和练习的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在课外通过家庭作业进行练习。这种模式,教师就难以对学生形成问题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出现学习短板。而翻转课堂,将知识学习放到了课前,课堂上聚焦练习和问题指导,这样一来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短板,并且予以针对性补强,如此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翻转课堂的实施,是以学习视频为引导,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微课。根据一些教师的研究来看,翻转课堂具有显著特点:第一,重构学习流程,知识信息的传递渠道发生变化,从以往的教师向学生传递,演变为学生主动从素材中挖掘。第二,学习更加集中。微课视频短小精悍,一般时长5-8分钟,对相关知识集中讲解。学生依据微课视频展开学习,可以让学习更加集中,突出重点,强化掌握。第三,实现了课堂拓展,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内,加强了对课外学习的关注。
1.2 教学价值
翻转课堂的出现与实施,表现出来了显著的教学价值,这也是实施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所在。第一,翻转课堂,切实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论是课外学习还是课堂练习,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的,全程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第二,翻转课堂增强了课堂实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时间主要被用于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并未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翻转课堂,则将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学生练习,如此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第三,翻转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翻转课堂是以微课视频为载体开展,而微课视频的设计,可以使用到各种各样的素材,可以从中关注到学生兴趣,融入很多趣味化的素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激发。
2 高校计算机教学运用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翻转课堂具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课前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二是在课堂上展开练习实践。而对于高校计算机课程来讲,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其他课程。因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往往需要计算机设备,不像其他课程可以设置理论化的实践问题。从翻转课堂特点与计算机课程实际来讲,依然具备良好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學生具备实施翻转课堂的设备
不论是课前观看视频,还是课堂的计算机操作实践,都需要相应的设备支持。从目前高校教学来看,学生基本上已经具备这些设备。具体来讲,目前的大学生,智能手机基本上全面普及,即便是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也拥有一部便宜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就为课前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自学提供了条件。而对于课堂练习实践来说,大部分学生也都拥有笔记本电脑,可以将电脑带到教室展开实践。而从高校的角度讲,也拥有计算机教室,可以直接到计算机教室上课,让学生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设备展开练习实践。所以,从基本的教学支持设备来讲,高校计算机课程已经具备了实施翻转课堂的基本条件。
2.2 计算机课程适合运用翻转课堂
除了基本的教学条件之外,计算机课程本身,也使用运用翻转课堂。从计算课程的知识构成来讲,其实很多这是单纯通过理论学习,很难形成有效掌握。因为很多知识和直接操作紧密相关。而从实际来讲,理解理论知识是一回事,能够实践操作又是另一回事,掌握了理论知识不一定就能做好实践操作,因为计算机系统、软件界面等都需要学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所以,要想对计算机知识形成深入掌握,其实应该以理论讲解为辅,实践操作为主。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实际体验,一些理论知识自然就会形成理解。比如对于word、excel、ppt等软件的操作,看十遍理论知识,不如进行一次实践操作的效果好。所以,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来讲,也适合运用翻转课堂,突出课堂上的实践练习。
2.3 是改革计算机教学的途径
教育改革的趋势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兴起,各个专业各个课程的教师,都应该对此形成关注,立足课程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重新构建课堂教学,让教学互动取得全新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对于计算机课程教学来讲,虽然可以考虑的新方法、新理念较多。但是相比之下,翻转课堂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因为翻转课堂自身的特点,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需求非常契合,这是其他手段模式难以相比的。所以总的来说,高校计算机教学,运用翻转课堂是可行的。
3 高校计算机计算构建翻转课堂的方法策略
基于前文论述,翻转课堂与计算机课程具有良好的契合性。因此,计算机课程教师,就需要把握翻转课堂的根本内涵,结合计算机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策略,构建起翻转课堂,推动计算机教学的进步发展。
3.1 设计微课指导学生课前学习
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是一个关键阶段,而课前学习的实现,是以微课视频为载体进行。所以,计算机教学要实现翻转课堂构建,那么就需要设计微课指导学生展开课前学习。而在微课的设计上,则需要注意对课本知识要点的归纳,最好可以基于实际的操作演示,在其中贯穿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直观的理解。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时,在微课的设计上,就可以基于动画演示,对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脚本病毒等常见病毒类型进行介绍,并且演示病毒攻击计算机的具体过程,揭示病毒的原理。然后,对于病毒防治方法,也结合动画演示具体介绍,直观展示相关手段防治病毒的基本原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设计微课,就可以将课本知识归纳汇总起来,突出其中的要点。而在设计好微课视频以后,就需要通过信息渠道将微课发送给学生,比如设置计算机学习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关注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直接将微课视频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手机进行观看,在课前自主学习。或者,也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是QQ群,直接发送到班级群里,让学生自行下载观看。
3.2 设置任务指导学生课堂实践
在进行课前自学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就需要将重点放在练习实践上。而课堂实践的开展,不能随意而为,要具有目的性。在一定教学目的引导下,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展开实践。而至于实践场地的选择,让学生自带笔记本存在不方便的问题,一是个别学生可能还没有笔记本电脑,二是教室内缺少足够的电源。因此,还是适宜到计算机机房展开课堂实践。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就是要设置具体的任务,指导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实现应用和锻炼。比如,可以设计“网页制作”综合任务,先需要通过word文档,对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案、流程和思路进行说明;然后借助PPT软件,制作网页制作的演示文档,然后进行实际的网页制作,至少5页以上。这样的一个综合实践任务,就包含了word操作、ppt操作以及网页制作三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计算机,先在word上编写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案,然后利用ppt制作网页制作的演示文档,之后展开实际的制作。通过三个环节的操作,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计算机技能实现锻炼。
3.3 评价学生实践进行问题辅导
在经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实践之后,就需要教师切入进来,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学生的实践练习情况展开评价。评价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也就是学生的实践思路、实践过程、积极性以及最终成果,从这些方面出发,展开综合性评价,确保可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实践情况。具体来说,对于实践思路的评价,主要就应该考察学生思路的创新性与合理性,对于创新性较高的思路,可以给与较高的评价。对于实践过程,主要就是考察学生计算机操作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对于可以熟练和准确操作的学生,评价自然高一些;而對于操作不熟练和不准确的学生,评价自然就要低一些。对于最终成果,则主要评价学生实践的结果的具体效果。通过评价,发现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的问题,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对于计算机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则要针对具体的操作技巧展开分析,帮助学生形成进一步掌握。
4 结束语
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这在教育改革新时期具备显著作用。作为计算机教师,需要对翻转课堂形成有效认识,把握其中的内涵要点。然后立足计算机教学,对翻转课堂予以实施。先要设计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在课前展开学习。然后回归课堂,设置综合性任务,指导学生展开练习实践。最后则要对学生实践予以评价,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强化学生计算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喜华,黄海宁.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2(006):49-51.
[2]韩雪,陆竞,索向峰.基于TRIZ技术的高校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考核体系构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013(015):122-123.
[3]张周天.浅谈翻转课堂在普通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013(003):155-156.
[4]杜岩,朱晓静,张鲲.MOOC背景下“翻转课堂”理念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012):103-105.
[5]李长保.基于MOOC的高校翻转课堂学习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0(1):23-27.
作者简介
陈洪涛(1987-),男,汉,河南汝州人,学士,研究方向:网络规划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