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中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

2020-08-13 07:19陈文智
卷宗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大学英语词汇

陈文智

摘 要:本次研究以大学英语作为主题,选取与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词汇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大学英语中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问题。具体论述中先从词汇文化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日常词汇教学工作的经验,分别从教学内容与教学途径两个方面,对词汇文化内涵做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

自从人类发明语言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关于语言问题的探讨,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形成了专业化的语言理论,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语言研究方向更深层方面的探索。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条件下,社会化的活动范围已经突破了原有边界的最大范围,因而,需要一种相对通用的交流媒介,而这个媒介在包涵各个层次的交流方式中,英语显示出了它独特的比较优势,因此对于英语学习的价值与功能表达也突出了它被广泛接纳的应用属性[1]。下面就以此为出发点对主题做出分析。

1 大学英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概述

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听到最多的抱怨是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易,使用英语难。分析其中的困难,了解到之所以难的原因,在根本上来源于汉语与英语的语言生成背景不同。因此,要更好地去学习与使用英语,就需要在更高一层次上,对其基本的传达要素——词汇,做背景研究,从而透过了解其文化背景,再深入到它的各个义项之根基的内涵之中。

简单讲,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就是在以词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词音、词形、词性、词义、词用的基本属性之时,对其做文化背景层面的分析;而以这种以文化背景为依托的内涵解析中,包括了与其生存模式、生活方式相关联的信仰,也包含了一般日常的行为习惯与表达习惯,同时还有与其制度规范相一致的支撑物等。所以说,大学英语中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需要做到巨细无疑,并借助“剥笋方法”,一层一层的打开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之核。从教学目标方面观察,这种以垂直领域为切入点的词汇专门化教学,有利于搞清楚词汇的真正意思[2]。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并在理解中更好地去使用,在学习中更好地去理解;另一方面,能够将英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进一步导入到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判断高度上,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强化学生对于英语逻辑的应用技能。

2 大学英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分析

1)词汇文化内涵的特征。语言有能指与所指的功能,词汇作为语言的具体形式,必然存有这两种基本功能。由于这种功能的主要价值,以意义传达为主,所以,词汇的能指意义就是它的内涵,这种内涵在本质上是词汇的发明者以“赋能”的方式加给词汇的特有属性,这种属性在数量上有时可以包含一切,如“God”这个词,就可以在英语语境中以表示“上帝”属性,而包含一切。从所指意义的方面分析,它主要是将词汇的属性,做进一步的限定,在历史演进中,它属于词汇的分化方式,这种分化方式建立在对于词汇属性的观念化处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形成观念。具体来讲,词汇在最初只是以一种名称的形式显示其存在,而随着使用的重复,在重复中生成了所指对象的专门化使用,相当于现代工业中的分工模式一样,它逐渐有了被规范的定义,界限分明的表示某一个与事物相对的观念。

2)词汇文化内涵差异。没有差异,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进行区分;没有区分自然不可能理解英语词汇文化内涵。因此,在大学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中,必然要求对其作为相对于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做比较分析。一般的教学内容涉及四个大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关于内容划分的四个差异种类。

第一类,可以针对概念,比较两者的相同意义;针对联想,比较两者的不同意义。比如,以“政治家”这个词汇为例,在英语与汉语词汇中,二者均有表达作为政治事物客体与实践主体统一的概述;但在联想层面,汉语中的政治家具有统治、管理的联想意义;而在英语中,它更多的是一种职业化表达,其使用的“politician”包括了监督、参与、议论、服务等各种文化内涵[3]。在根本上讲,这是由于在文化背景上,汉语所属的国家体制与英语所属的国家体制,在根本上有差异,而这种体制差异在文化内涵层面的表达,是以其具体的主体活动或行为的对象作为准则,所以,内容的差异,就使文化内涵的背景凸显而出。

第二类,主要是针对概述,比较两者的相同意义,针对联想,比较两者的部分相同意义。比如,以“玫瑰”为例,二者的概念都可以追溯到“一种美丽的花朵”这个所指意义,并将其限定在植物界。但是,在联想意义的层面,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它都以其“红色”象征着热情,而这种热情主要集中于与人的情欲本能相关联的“爱”的表达,但它只是部分的相同,而不是整体上的相同。具体到联想意义的细分层面,如 “under the rose”,这个联想的意义,就成为对于以玫瑰为象征的,爱之私人化情感所处的内心深处之秘密的表达,也就是说,它属于未能搞清楚的,模糊的,因而只能是以一种象征的或者隐秘的方式显示出来的东西,所以,通常会议桌之上悬挂玫瑰花的联想意义,就成了对于它的古老习惯的传达,意为保守秘密。

第三类,在比较相同概念意义的情况下,比较差异条件,在或此或彼语言中的词汇缺乏,也就是说,有没有对应的词汇,可以表达这种丰富的联想意义,其重点在于针对缺乏的这种词汇部分做进一步分析。这方面相对较多,主要是符号化的差异,如梅、兰之类的汉语词汇,英语中却没有联想意义层面的对应物,只是表面作为植物中所属的界定。

第四类,则是从词汇缺项的层面,针对不同语言词汇文化中的特有詞汇内涵进行解读。比如,汉语词汇中的“功夫”、“阴阳”,英语词汇中的“God”等此类词汇,就明显带有以文化背景为坐标的专有属性。这个方面属于“零对应性”,所以需要专门化的归类处理,并进行翻译形式方面的区分。

3)词汇文化内涵传导。除以上四类之外,典故、俗语、习惯应用或固定应用之类的,则根据其出处说明、用词语境、应用对象等方面进行具体的阐释。这方面难点相对较少,偏重于记忆教学与使用场景区分。此不赘述。在大学英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根本上就决定了教学流程;但为了强化这种程序化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对其中的教学途径做一些辅助性的区分,以使其作用得到显著发挥。就目前而言,文化内涵教学可采用系统讲解法、直接阐释法、价值差异区分法。以系统讲解法为例,就是在每一个词汇内涵教学种类中,尽可能的围绕某个词汇,做一般属性的分析,并在词汇历史演进的垂直系统上进行讲解,如词根、词缀、形变、意义转化、观念界定、形成术语等各个角度的分析即属此类。直接阐释法,就是根据词汇义项在具体课文中所属的文化内涵,根据上下文义做直接阐释。至于价值差异区分,就要求教师具备“母语好,才能外语好”的基本条件,并在价值判断领域,将差异化价值进行比较讲解。

3 结束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有其特殊的地位,也有其固有的功能特征。为了更好的满足当前应用英语的各种需求,清除各类阻碍因素,有必要从文化背景的角度,针对词汇做深入的分析,提炼出英语词汇文化内涵专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挖掘英语词汇背后的文化积淀与可能出现的意项表达等,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各类属性,进而在应用经验积累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英语技能,为其进一步的应用英语进行各类学习与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常言心.中国大学生写作中母语对英语词汇搭配的词汇迁移现象[J].国外英语考试教学与研究,2019,1(03):121-129.

[2]刘荣君.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探究[J].创新教育研究,2019,7(03):292-298.

[3]刘稳良.以翻译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创新教育研究,2019,7(03):304-307.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大学英语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