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

2020-08-13 07:28刘建军
经营者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刘建军

摘要 中小企业业务模式和治理结构相对简单,这样的成长轨迹决定了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并保障其健康发展,有必要结合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和运转的因素,了解其内部控制环境、审计监督机制、信息沟通和相关计划执行等方面的不足,进而探索有效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工作难点;中小企业

一、内部控制之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的创立和运营比较依赖创业者个人的能力与经验,而为了适应行业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的业务范围、经营模式也必然要做出调整。在此过程中,仅凭中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个人胆识显然无法保障各项决策的合理性,而有效运转的内部控制体系才是把握住行业市场发展机遇并维持稳定运营的根本保障。首先,在外部环境复杂化而内部事务纷繁复杂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需要以专业的财务分析、风险评估结果作为依据,才能免于受个人意志左右,做出对企业发展前景最有利的决策;其次,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在强化经营风险防控能力的同时准确捕捉发展契机。所以,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中小企业继续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和约束管理行为的现实需求。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难点

(一)治理结构的缺陷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转需要基于治理结构、组织形式的优化,使得各部门与岗位之间在日常业务的处理过程中能流畅衔接,而且在工作流程和制度体系下相互制约。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没有明确要求,因而管理层没有权力制衡的现象普遍存在,显然无法满足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转要求。此外,中小企业多依赖宗族纽带构建内部组织结构,在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关键岗位的人员任用方面,更看重彼此间的信任而非专业性,而且岗位和部门设置、职能界定相对随意,因而无益于内部控制机制的形成。

(二)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转需要一定的环境基础,而中小企业受制于管理层经营理念与财务管理模式的落后,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忽视了内部环境优化,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控制方法和相关规划、措施难以有效执行。首先,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大多擅长经营而非管理,因而对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认知较为片面,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停留在了制定规章制度、调整部门与岗位设置的层面,而没有基于决策流程优化、财务管理模式转型等实质性变革为内部控制活动创造条件[1];其次,中小企业各部门员工普遍缺乏内部控制意识,财务部门主导的控制活动在风险评估、控制措施执行等环节难以得到必要的参与和信息支持,导致会计核算等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三)监督和控制机制不完善

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让企业的管理体系具备自我约束、优化的功能,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营环境并保持竞争力。而审核和分析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规划的落实情况、评价各岗位人员的履职行为则是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关键。这要求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强化会计控制并规范绩效考核标准。但大多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缺失或不具中立性,而且受制于财务管理水平没有构建起完善的预算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既无法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又难以依赖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客观评价、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对各部门和岗位人员没有形成有效约束,而且无法动态监控业务活动过程,不利于达成战略目标。

(四)信息沟通不畅

保持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沟通是实施风险评估、执行控制计划的基础。所以,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過程中,需要在优化组织结构和明晰权责的基础上,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和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等措施,促使企业内部纵横两个方向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一方面基于信息共享实现横向有效协同,为财务部门执行绩效考评等计划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则基于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让管理层实时了解各项经济活动规划的执行情况,依据会计核算、内部审计和财务分析结果调整管理策略。但中小企业由于治理理念和技术应用相对落后,横向的信息沟通又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而受阻,纵向反馈和交流渠道因为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而不够顺畅,体现为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不顺利,内部审计等成果起不到应有的警示和优化管理决策的作用。

三、优化措施

(一)依据内部控制要求优化组织结构

由于中小企业业务领域单一、运营规模较小,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应基于对内部控制机制运行原理的正确理解,根据具体企业的规模大小、业务活动特点和既有的治理结构,对关键部门和岗位的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相符。首先,针对中小企业管理层无法形成权力制衡的问题,应基于企业所有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正确认知,通过优化权责分配化解其对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阻碍,消除关键岗位职能重叠、交叉现象;其次,对于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要通过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来优化人员任用和职能分配[2]。例如针对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特点明确内部控制的关键,进而分析控制措施执行的必要条件,从而对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自上而下地强化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针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应首先从强化高层的风险防控意识着手,让企业所有者和掌控经营权的相关人员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持久健康运营的重要性,进而能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支持完成财务管理体系升级、落实风险评估和经济活动的监控规划[3];其次,通过培训让中小企业员工了解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在日常工作中对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予以配合,并且主动反馈各项工作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为了保障内部控制活动的顺利进行,应提升管理会计相关岗位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其掌握风险评估等服务与内部治理的专业技能。

(三)完善内外部审计和考核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鉴于中小企业运营规模偏小且员工数量相对较少,在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方面不必追求设置专门机构,只需配备具有相应专业背景和职业素养的内部审计人员,并且赋予其针对企业重要经济活动、财务管理状况进行独立审查的权力。与此同时,为了强化对中小企业内部治理情况的监督,企业管理层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评估和审计自身的经营状况,就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管理体系的优化等问题提出专业建议。此外,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活动特点设计绩效考评指標体系,用于评价经济活动成果和各岗位员工的绩效,并且辅以相应的激励机制,强化内部控制相关措施的执行力。

(四)强化信息技术运用

针对中小企业在内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应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保障业务、财务管理信息的沟通,使得所有部门和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都能够得到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支持,以便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其次,财务管理相关岗位人员应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改进工作方法,运用各类工具软件处理企业的财务、业务数据和外部相关信息,构建与中小企业管理需求相匹配的预算管理和风险防控指标体系,动态分析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最后,中小企业还应依托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保障纵横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推动财务分析等成果的应用,并且逐步实现财务和业务管理的融合,使得企业的管理体系符合内部发展战略与外部环境的要求。

四、结语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管理模式与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要求存在明显差距,所以在完善其管理体系和优化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结合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分析各种问题的成因,进而针对具体企业的业务活动特点、经营状况探索有效对策,逐步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作者单位为宁夏瑞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任兰柱.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018):255.

[2] 卢敬之.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J].经贸实践,2018(18):274+276.

[3] 陈亚萍.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7(24):228-229.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