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振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无疑是一项基本功。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那么,水从何来,最直接的当然是教师对所教文本的解读。在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随着部编教材的投入使用,一些教师对文本的态度依然是我自岿然不动,老课文自有老教案,新课文自有新教参。虽然课本在更新,设备在提升,方法在优化,但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的敬畏之心,似乎仍有所不够。王荣生教授曾多次指出,当下的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更迫切。要解决“教什么”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碧波深处有珍奇——文本解读之深度
关于文本解读,孙绍振教授曾说过:文本的意蕴有三层,一般读者一望而知的只是表层,教师读者的使命乃是率领读者解读其中层和深层密码。因此,教师教学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走进文本的深处,发现文本的密码,找到帮助学生打开密码的钥匙。孙教授的的这番话,正点出了语文文本解读的第一个维度——深度。教师自己对于文本有深入其中的研读,这是所有教学活动展开的根本前提。笔者在通读《初中语文这样教——统编新课名师备课教手记》后,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自己的深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其中的名师,诸如王君老师说:“教学的灵感正是来自熟读文本时产生的原始感知和原始冲动。”丁锋老师研读文本,细致到了连注释中的出版社、作家主要作品的先后排序等都不轻易放过的地步。楚云老师直言,熟读教材,直到它转化成自己的心声。深度首先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熟读,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纵横捭阖,出入其间,方能形成自己的深度解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能够解读出不同的风采。例如部编语文教材中郑振铎先生的《猫》,几位老师对他的解读便各领风骚。黄厚江老师从小说这一文体出发,梳理出几只小猫的关系,从而自然生成了——人们喜欢的都是活泼可爱的猫,而命运为难人的地方是,我们往往就是小说中不受待见的第三只猫;人人都喜欢白天鹅,而大多数人都是丑小鸭等课堂的亮点。肖培东老师,则是从猫的亡失解读到了人性的亡失,引领学生体会了小说的深刻;华俊萍老师借用一句诗: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 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她和学生探讨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虽然几位名师,对于文本解读的角度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带领学生向青草更深处漫溯。所以,他们的课堂总是能让人看到来自碧波深处的光芒。
二、沉舟侧畔千帆过——文本解读之新度
除了深度,文本解读的新度也能让你的课堂萌发出勃勃生机。很多老师上一些老课文,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便是一幅幅“春花图”“春草图”“春雨图”“春风图”地依次展现;《我的叔叔于勒》,便是痛斥资产阶级对人性的异化。这些解读固然没有问题,但同样的课文,同样的教案,一成不变的教学,老师也许已是麻木,而带给学生的也许已是反感。笔者曾对所教班级的孩子进行了一项语文教学内容的问卷。从孩子的回答中,笔者发现孩子们想听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想听一些《课课通》等教辅资料上没有的东西。这是孩子阅读的一种正常诉求。孙绍振教授也十分形象地说道:“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就十分厌恶。”的确,如何把课上出一点意味,一点趣味,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笔者从余映潮老师那里获得了很多的启发和收获。余老师在文本解读方面,不仅精深,而且总是有着自己的奇思妙想,让人读来不免拍案叫绝:哎,我怎么没想到。例如:他解读《我的叔叔于勒》,特别关注到了船这一场景的作用,既是小说的线索,同时又是故事发生的重要场景,正是在这样一个孤立隔绝的场景中,父母亲躲于勒那些鬼鬼祟祟的动作才更显讽刺意味,在船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人性的丑陋就逃无可逃了!同样面对朱自清先生的《春》,余老师就能读出非常多的神秘美点:他读出《春》的思路顺序还有“节令”的纵线,首段,盼春之状,是大寒之后,立春将至。二段:迎春之意,描绘立春、雨水间的时令。三段:抒写了雨水、惊蛰之时的景色。四段:吟咏春分时节的烂漫花色。五段:赋风,是清明前后播种育秧时的恬静景象。六、七段:绘雨写人,描述了谷雨、立夏间的暮春景象。最后三段:颂春,深化意境。这番解读,可谓妙趣横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梳理行文思路,另一方面还能结合中国传统的节气时令,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新鲜生动。类似的发现,在余老师的研究中还有很多。余老师自己言道,他一般都运用专题研究的方法一遍遍解读文本,读出己见。他曾写过关于《春》的“神秘美点”“结构美”“段落美”“陶醉于春花图”等诸多专题研究文章。曾用18天的时间,写出18篇角度各异欣赏《孔乙己》的短文:《说说孔乙己的“长衫”》《茴香豆的妙用》《说一说孔乙己的“手”》《孔乙己中的“酒”》,等等。用余老师自己的话说:在做事方面,我是一个追求“量”的人。用“大量”来显现“力量”,用“大量”来表现“深入”,用“大量”来表现“韧性”。
所谓新意,哪里是什么灵光一闪的顿悟,只不过是在语文的土地上孜孜以求,辛勤耕耘。个性化的文本解读,正是教师当有的一种精益求精、千帆竞渡的开拓精神。
三、弱水三千一瓢饮——文本解读之法度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化的解读,必然会产生千姿百态的解读成果。那么,教师是否要一股脑全部搬上课堂呢?又或者教师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抑或是有些教师刻意求新求异,以标榜新意为噱头,让阅读教学又走入了“见文不见人”的另一个极端。面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文本解读还需要法度的规范。
首先,作为教材的文本,不能够完全随意发挥,它有其课程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就是服务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文本解读的首要法度便是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在对本文进行解读后,首先需要在课程标准的要求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当然,课程标准是“母法”,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标准。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本身。部编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教师教学的引导和提示。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可以多方面关注单元导读、预习提示、思考探究、旁批提示等内容,从而让文本内容的选定,更贴近于教材本身的设定规律。
其次,文本内容的选定还需要特别考虑的是学生和学情。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沈庆九老师就曾指出:所有精彩的文本解讀都是属于教师个人的,而不是属于学生;所有对课文对作者的精到理解,都不是语文学习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通过学习课文、学习作者,从而发现自我。所以,当老师们眼中有“文”之际,这固然是好的,但如若老师眼中有“文”,却目中无“人”,那造成的后果,可能也只会是教师自己的孤芳自赏。肖培东老师的课,往往都入木三分,他对于文本的解读,总是有着自己独到而深邃的目光。但他有一次在准备执教初二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时,一番解读,张岱的“孤独”就已涌上心头,肖老师一度想到了文人的精神家园、天人合一的生命向往、隐隐约约的故国之悲……这篇文章虽然不足200字,但其丰厚的精神内核实在是值得一说再说。但肖老师考虑到了学生都只是十三四岁的孩子,经历阅历仍有限,而且只有一课时。所以他最终将教学目标定为:体会文本简洁的语言和白描的写法,品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意境,感受作者那孤独痴迷的心境。这正是肖老师一贯的风格和理念,浅浅深深、语文是你。这里的你,我觉得正是一个个端坐在课堂上,青春洋溢,眸子里闪烁着无限美好的孩子们。所以,本文解读的法度,还在于以学生的视角去解读,立足学生的学情去发展,这是教学应有的姿态。
随着部编教材的投入使用,笔者以为这正是语文教学不断精进的一次良好契机。面对教材、面对文本、面对学生,教师们以深度、新度、法度为旨归,解读文本,开展教学。尺水之间亦兴波,半杯水里有微澜,让小小的文本,泛起点点涟漪,让语言文字的魅力能够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田。
[作者通联: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