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选课“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的教学探索

2020-08-13 07:02白翠华姚丽贤李博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9期
关键词:公选课通识教育教学质量

白翠华 姚丽贤 李博

[摘 要] 公选课作为高校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了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公选课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基于公选课“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教学实践,探讨并反思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评价的得与失,为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通识教育;公选课;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基金“MOFs衍生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抗生素吸附性能研究”(ZHXY2015A09)

[作者简介] 白翠华(1988—),女,广东佛山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材料制備及环境污染物修复的研究;姚丽贤(1971—),女,广东广州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调查、评价及改良技术、经济作物养分管理技术及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李 博(1988—),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田土壤碳氮循环、集约化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以及退化土 壤修复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208-03    [收稿日期] 2019-09-24

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通识教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社会培养专业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文理工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1]。为了适应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许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公选课,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通识课程,如武汉轻工大学的“认识武汉”、华南农业大学的“昆虫与人类”、天津大学的“恋爱学理论与实践”……满足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的需求。遗憾的是,各高校的公选课质量参差不齐,考核标准不完善[2]。部分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存在学生对公选课认识不正确、盲目选课和学习态度不端正、满意度不高,部分教师素质不过硬及管理不到位等普遍问题[3]。针对以上共性问题,基于“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全校公选课四年的教学实践,总结该门课的教学内容,归纳课程教学方式并讨论考核评价方法,希望通过教学反思,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自学与创新,为公选课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珠宝产业展现出极强的潜力,从20年前的产值1亿跃迁至2017年总产值超过8000亿,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珠宝玉石消费市场[4]。珠宝首饰的消费、宝玉石收藏及鉴赏已成为时尚潮流,走在时尚尖端的大学生们自然对其十分感兴趣,是珠宝玉石行业的潜在消费群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对珠宝玉石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虽然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为目标的珠宝教育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有40多所院校(包括职业院校)开设了珠宝相关专业。但是,珠宝专业课程理论性强、综合性及系统性高,不适合作为珠宝科普内容,而选修课形式的珠宝课程具有覆盖面广、门槛低等特点,可作为专业课程的有益补充,是大学生普及珠宝知识的重要途径[5]。“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便是基于此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公选课程。

面对基本没有宝玉石知识储备的学生,如何延续他们的兴趣点?仅有32学时的课程,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以实现珠宝基础知识普及的目标?没有非专业教育的教材及互相衔接课程体系,如何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课堂笔记等途径进行自我学习?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课程在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进行改革探索。

一、教学内容

公选课时效性强,内容更新快,学时少,一般不指定教材也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多紧密结合社会或时事热点、综合学校及教师自身情况,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自2016年开课以来,总结多轮课程选修情况发现,每学期约有150名学生选修“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课程,其中以植保、产品设计、公管、农学、土地资源管理、英语、水利、土木、动科等专业比例较大,男、女比例约为2∶8。选课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对宝玉石及珠宝首饰的了解存在明显差异,且受课时限制,故授课时不能按地质学与宝石鉴定的知识体系来讲解,在兼顾宝石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时事热点、历史人文话题,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及其与地质、材料、宝石等相关知识的融合及思考,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

因此,本门课程以地质学与宝石各论两大板块为基础,设置了8个专题,包括生活中常见矿物、矿物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常见矿物的晶体特性、五种名贵宝石、常见中低档宝石简介、贵金属饰品、钻石、水晶等专题。地质学部分包括矿物、岩石、宝玉石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命名、物理化学性质、晶体结构及常用鉴定仪器等内容;宝石部分包含每种宝石的概述、特征、产地、鉴定、评价和欣赏五个方面,前三个内容与地质学部分交叉衔接,后三个方面以鉴定为主,评价和欣赏为辅。

二、教学方法

首先,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采用多媒体、实践与参观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多媒体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手段,在教学时加入影片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大量加入图片内容,每页课件均以具有视觉冲击性、精美的图片展示,对应文字相对减少,留下充分空间让学生思考图片信息。同时,利用课间休息给学生观看5~10分钟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宝玉石科普、社会、自然与人文现象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勇于提问及敢于理性回应质疑,充分呵护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兴趣导向人才。如钻石专题,课间观看钻石形成的地质条件、合成钻石技术发展简介及纪念钻石等小视频,并自由讨论“是否会考虑制作纪念钻石?”

其次,针对一些与宝石相关的社会现象,如血钻、象牙制品、贵金属标签造假等现象进行分组讨论,启发和引导学生表达,提高学生的道德人文修养与责任意识。

再次,宝石鉴定实践性很强且涉及许多专门的鉴定仪器,通过便捷式检测仪器现场教学,让学生熟悉宝石鉴定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例如在讲解物理特性,解理、硬度、断口等专业术语时,仅用多媒体和视频教学,许多学生表示枯燥、不直观,后借助矿物标本(云母、方解石、磁铁矿、石英)、摩氏硬度计、白瓷板等现场实践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点。

依托校内矿物标本馆进行现场参观教学,安排3学时进行小组参观学习。该标本馆存有岩石、矿物、化石和宝玉石等千余件,覆盖“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课程介绍的矿物、宝玉石、奇石等专题,有助于学生建立地质学与宝玉石的初步认识。除此之外,利用广州周边丰富的宝玉石市场优势,组织学生课下实物考察学习,深入了解宝石的品质与价值,并建议富有余力的同学充分利用博物馆、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等机会,加深对矿物的认识,熟悉教学内容。

三、考核评价

合理、鼓励创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公选课往往存在考核困难的问题,经过实践最终建立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的考核标准,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率10%,随堂小测10%,课堂表现10%。课堂考勤采用签到和提问两种形式,签到保证课堂考勤的连续性和公正性,而點名提问有效防止代签现象。随堂小测有助于巩固学生对当堂理论的掌握,一般放在当堂课程教学结束时,时间10分钟,题量为2~3题,题型以名词解释、简答题为主,避免学生觉得作业过多而产生抵触心理。课堂表现主要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及仪器操作实践等。

期末考核的形式为组建团队制作PPT(35%)及演讲(35%)。不选择课程论文考核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学生一稿多用或东拼西凑。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到一半时,鼓励学生开始准备组建团队、选题、收集素材制作课件等。建立微信群及QQ群,方便同学们自由组队,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相互学习。考核主题可选择课堂上讨论的内容或与地质学、宝石学相关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及创新思维。最后通过演讲呈现PPT作品,让同学们有更好的自我展示及向同行学习的机会,授课老师对所有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势并对可完善之处提出意见。学生们表示实施该考核方式对其团队协作、交流学习及自我展示能力有所提高。

四、教学反思及探索

“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是一门容易吸引学生初选的课程,许多学生选课的初衷是对宝石、矿物、奇石感兴趣,被课程名字吸引。在课程开始时,需明确告知学生课程内容安排,避免学生期望过高,最终因预期落空而消极怠学。虽然“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侧重珠宝玉石知识普及,但为避免知识表面化挫伤部分优秀学生的积极性,每节课都会有一些较为专业的知识,以适应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期望。其次,由于课时的限制,但矿物、岩石及宝玉石的知识面十分广,在内容选取时应有筛选侧重,潮流时尚、人文历史相关的主题可作为切入点,能与学生产生共鸣,避免过于理论刻板。除此之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一)紧抓思政教育

“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课程部分内容会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领域,如宝玉石的收藏价值、首饰的品牌及血钻、象牙等话题。大学生思想自由,但对人生价值追求仍存在不确定性,故授课时务必牢记师德师风,要对自身引导和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角色负责,宗旨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形成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在该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因为对宝玉石兴趣浓厚进行盲目消费,避免购买超出经济能力的宝玉石。通过借鉴“交往理性”的教学理念[6],明确教师角色定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及多样性表达;采用对话式互动,而非教师单方面的劝导和说教;要坚守阵地,禁止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出现逾越意识形态红线的行为。

(二)组建教学团队

公选课教学涉及多个方面,除了从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实践化及课程考核多样化等方面开展外,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组建“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课程的教学团队有利于提升课程质量。

矿物资源和宝石学,由地质学和材料学衍生的交叉学科,发展中慢慢与材料、美学、工艺设计相融合,形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应用型学科,授课教师需要不断精进专业水平及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此外还需不断锤炼授课技巧,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经验丰富、修养深厚的教师示范引导,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相互协作,能更好地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服务学生。因此,教师应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关注相关行业发展动向,并邀请艺术学院珠宝设计、地质地貌等相关专业老师,以专题讲座形式加入“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课程的教学团队,丰富优化课程内容。

(三)结合网络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多种教育模式融合成为可能。混合式教学是面对面讲授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可依托在线平台将地质、宝玉石等知识点通过视频、多媒体、音频等方式模块化地向学生进行传授,传统面授课程则包括宝石鉴定实践、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内容,利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监管及教学效果反馈。此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开放教育领域资源,通过慕课、微课、公开课程等途径整合线上优秀的教学资源,在弥补教学课时限制的同时,还能领略国内一流名师的教学风采。

五、结语

开设“矿物资源与宝石鉴赏”公选课是为了让非宝石学或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地质学、宝石学的魅力,拓宽视野,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为达到公选课通识教育的目标,仍需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梁敏华,苏新国,阮志燕.通识教育视域下在线课堂教学法对高校公选课教学质量体系优化探微[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1):32-35.

[2]李晓琼,郭文锋.高校公选课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学教育,2015(2):179-180.

[3]孙健,李悦.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师教学资源的整合与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9-12.

[4]张宜齐,丘志力,李志翔,等.我国特色珠宝玉石旅游商品市场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7,19(6):31-42.

[5]凌娟.通识教育选修课《宝玉石鉴赏》的教学改革与体会[J].中国培训,2017(1):45.

[6]张成岗.从意识形态批判到“交往理性”构建——深度解释学视域中的哈贝马斯技术批判理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3-109.

猜你喜欢
公选课通识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