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福俊
摘 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研究不断深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不断提倡学生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对学校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相应的革新和完善,对此,以小学作文教学为例,研究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不足和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正确的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提高语文核心素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学到的词语及文字,并进行文学写作,锻炼写作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作文教学以一种单一的句词积累和模板背诵的方式为主,对语文教学没有相应的创新,由此造成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生语文作文得分普遍不高的问题。对此,本文将基于国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作为学生的主课之一,其教授内容既包括了学生的拼音、生字詞拼写等内容,更包括了学生对古诗词优美文章的领悟和鉴赏,以及将所学的语文知识灵活运用等内容。在这之中,语文作文便是学生将学到的生字词以及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篇章进行理解与运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之一,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语文课本不同单元的生字词和名言名句组合起来,使其在特定的作文题目下灵活运用。积极正确的语文作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和文字训练能力、文字感知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生字词和语文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除此之外,学生的语文作文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情感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转化为文字的一项基本技能之一,作文中所表达出来的三观以及语文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特别是在限定作文题目的写作课堂上,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从立意到选材和引用名言名句的讲解,都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文的核心思想,如理解团结、友善、互助的语文核心素养,并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正确的语文写作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语文能力,提高核心素养水平。
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
虽然我国对小学语文教育十分重视,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正确的三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显著,但是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中,确实还存在部分明显且尖锐的问题需要语文教师、学校和社会加以改正,共同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一)教师创新度问题
语文教师对语文作文课堂的创新程度不足,对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在传统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往往生硬地要求学生背作文的优秀模板,背作文中的名言名句,这种方式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想。特别是在一些较为灵活的作文选题上,部分语文教师由于教学能力的限制,生硬地要求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选取同一立意的作文题目进行写作,令学生出现了不爱学习、不爱写作的问题。如在关于亲情的写作话题上,亲情是我国小学语文写作中常见的话题之一,学生在写亲情时既可以从父爱、母爱这些深远厚重的感情出发,也可以从家庭生活中的小事出发,书写自己对亲情的感悟。但是,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由于不了解亲情这一作文题目的其他表达面,在亲情这一作文题目的课堂中,要求学生从母亲或父亲的角度出发,限制了学生其他创作思路,这样的方式将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单一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存在语文写作课堂单一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语文教师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育中,由于语文教师对作文的重要性和认识程度不足,在语文课堂上仅以对作文题目的讲授和要求学生写作文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培养其语文作文能力,不利于学生发挥其创新思维。特别是在部分思维活跃、思路新颖的学生当中,这些学生往往能够从同一题目中看到不同的切入点,但是语文教师生硬的课堂教学方式,令学生逐渐丧失了这种发现新的切入点,发现不同表达方式的能力。
(三)语文教师态度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上以批评和改正为主,对学生的鼓励不足。在现代教育理念中,鼓励是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力,提升自信心、创新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正确鼓励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树立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但是在现在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由于他们接受到“教育就是对学生应当以指正为主,不应当过多地鼓励学生”或“过多鼓励学生就是溺爱学生”这样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即使学生的作文角度新颖,他们也会对学生的语文作文进行改正和批评,不对学生的语文作文进行过多鼓励。此外,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上还出现了一种语文教师只鼓励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以批评和指责为主的现象。这样的现象既会令成绩优秀的学生产生过于骄傲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今后谦逊等人格的培养,又会打击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对这些学生语文核心素质能力的培养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三、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出现的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思维不足,以及教师在教导学生时多以批评和指责为主,对学生的鼓励不足等问题,本文现研究思考如下。
(一)创新教学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思维。一方面,学校应当对部分以传统教育理念和传统思维进行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通过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标准内容,提高语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帮助语文教师积极对学生进行语文作文教育;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自身也应当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学习我国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宽泛的作文题目中,如亲情、友情或教师等较为宽泛的语文作文题目是学生自主发挥的关键阵地,是帮助学生进行语文作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题目。语文教师应当对这些作文题目进行大致的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发散角度、发散思维进行写作,不拘泥于某一种亲情或某一种友情,不断创新学生的语文写作表达能力,创新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切入点。
(二)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
语文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部分学生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实际性、主动性不高,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语文教师一方面应当积极引入多媒体设备,通过交互式一体机、投影仪等专业的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吸引学生的课堂情绪和上课兴趣、上课积极性。特别是交互式一体机作为一种白板与黑板结合的形式,能够帮助教师在白板上进行电脑操作并播放作文写作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写作;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应当不断拓宽上课的教学方式,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对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问题,语文教师可以以小组分组教学和学生自主准备作文教学、学生朗读范文以及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背景等方式进行语文写作课堂的教学。小组分组教学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学生自主进行语文作文课程的讲课以及朗读范文等,能够培养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文作文的写作关键、写作要素,课堂讲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印象、加深理解的过程;为学生作文创设一定的情景、背景是语文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写作能力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文题目,更好地理解作文的思想表达,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到作文题目当中,写出来的作文也更加具有真实性,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作文要求,情感真挚,感情表达真实。以上这些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都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帮助语文教师增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的重要教学方式。
(三)鼓励学生
語文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喜欢语文作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写作。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难免过于活跃,出现作文跑题或错别字等现象十分常见。语文教师在面对这些教学问题时,不应当一味地指责学生或批评学生,教师应当先查明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再根据原因来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培养其语文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应当积极鼓励语文作文成绩较差的学生,不令这些学生出现由于成绩较差讨厌语文作文学习的问题。
四、结束语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的培养,还要求教师在语文作文写作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三观和人格,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表达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和培养学生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寿年.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7(9):145.
[2]马军.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明日风尚,2018(5):231.
[3]张晓宁.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