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施蛰存先生晚年“笔谈”琐忆

2020-08-13 07:21钱虹
世纪 2020年4期
关键词:笔谈丁玲鲁迅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我既是施先生的学生又有幸成为他的同事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很幸运地成为施蛰存先生亲自授业的唯一一届本科学生之一(他给我们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80年代初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留校后,又有幸成为他的中文系同事。但80年代他毕竟年事已高,且又动过大手术,很少来学校了。80年代末,我终于有机会去他家,与他面对面交谈,聆听他的教诲。先是陪同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杜国清教授去拜访他,从“现代主义”到弗洛伊德,从“新感觉派”到现实主义,无拘无束,宾客谈得眉飞色舞,毫无陌生与违和感。接着是90年代初我从香港返沪后,受《香港文学》主编刘以鬯先生嘱托去采访他,那次拜访,谈到了香港、刘以鬯和戴望舒等往事,事后我写了一篇《近访施蛰存教授》,经刘以鬯先生之手发表在1991年《香港文学》2月号上。说实话,在我所认识的那些德高望重的文学前辈中,除了导师钱谷融先生外,我最喜欢跟施老这位乐观、机敏、充满生命活力和生活情趣的老师用方言交谈。他操一口乡音很重的普通话,无论说话还是聊天,风趣生动,睿智幽默,无拘无束,妙语如珠,让人如沐春风。

晚年的他,耳聋得越来越厉害。他的右耳是抗战时期在厦门大学教书时,被日军炸弹震聋的,当时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因为另一只左耳是好的。一直到60年代中期突然觉得听人讲话很吃力,一检查,才发现右耳的鼓膜早就震破了。左耳到了80年代末也开始走下坡路,戴着在美国的妹妹带给他的“进口”助听器,他也说声音太轻,要客人大点声说话。“现在我需要一种强力的并带有扩音器的助听器,能够把人家说话的声音放大,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施老笑着对我说。我当时不知道他所说的这种助听器何处有售,正想对他说要不要托国外的朋友设法打听一下是否有卖,他却又插一句:“其实耳聋比眼瞎要好得多,耳聋不影响看书,我平时看书,特别是写文章时,就把助听器拔掉。什么也听不见,倒也清净得很。”说这话时,他简直像个顽童般露出不无得意的神情。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听之不闻”“恬淡虚无”的道家哲学现实版。在施老身上,你会感受到什么叫“大巧若拙”,什么叫“宁静致远”。到了90年代中期,他的耳朵完全失聪,再先进的助听器也无济于事了。我去看他时,他笑着说:“我的耳朵报废了,但眼睛还可以看书看报,你以后有什么问题,用笔写下来给我看。”从此,我就只能跟他“笔谈”了。确切地说,是我用笔提问,他看后响亮作答。一直到2002年,他去世的前一年,我每次都是这样跟他交谈的。

晚年的施老,耳朵虽然不灵,但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才思敏捷,笔耕不辍。做不到耳听六路,他却能眼观八方(每天看书看报),脑筋清爽,比如他患直肠癌之所以发现得早,是因为他看到报纸上登出有关肠道癌症状的科普文章,然后主动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切除了肿瘤,装了人造肛门,安然无恙地活到百岁。他告诉我:“生癌其实没什么好怕的,人勿适意(不舒服)不能拖延。发现得早开刀切掉就没关系。你看我现在除了出门不太方便外,其余一切如常,照样看书写文章。”施老的豁达乐观、睿智明理,于此可见一斑。

施蛰存先生被誉为学界泰斗与文学大师,他一生同时开启4扇窗户:现代派小说创作的“东窗”、西方文学翻译的“西窗”、古典文学研究的“南窗”、金石碑版考据的“北窗”,被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专家”。1993年,由于施先生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和“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敬慰奖”。

听施先生讲述二三十年代的故人旧事

我跟施老的“笔谈”内容广泛,东拉西扯中有许多真言。比如,有一次提到女作家丁玲,他说:她复出后写信给我称我“蛰存同学”,我回复她“丁玲同学”,20年代我们都是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的学生。1923年,上海大学还在青云路时,我和戴望舒与丁玲同班,当时同班的女同学有五六名,丁玲是其中之一。不过那时男女同学之间不怎么交谈,一般上课之前都是男同学先进课堂,坐在后面几排座位,把前面两排座位空出来留给女生坐。我和戴望舒一般坐在第三排,所以看到的丁玲多是她的背影。只有教师发讲义让前排的女生往后传,才看到丁玲回头。下课就各自走散。她从湖南到上海来求学,就住在教室的楼上,和湖南同乡王剑虹一起。王剑虹比我们高一届,但有时她也和丁玲一起来我们班上听课。她是瞿秋白的妻子,结婚不久因肺病去世。1928年以后,丁玲和胡也频来到上海,当时她发表了《莎菲女士的日记》,名气比胡也频大,这个时候我和戴望舒跟他们接触较多。胡也频看上去是个十足的小布尔乔亚文学青年,写诗,写小说,拿到稿费就买些好吃的,好玩的,没想到1931年2月7日他竟会被国民党杀害,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他牺牲后丁玲做了左联的党组书记,编左联的《北斗》杂志。1933年她与冯达、潘梓年被国民党秘密逮捕,押往南京软禁。當时我们都不知道,还在上海的报纸上发表了“悼念丁玲”的文章。

我提及曾与丁玲在上海办《红黑》杂志的沈从文去世后,巴金写了《怀念从文》,这是巴老晚年写的一篇很感人的散文,问他是否看过。他点头道:巴金复出以来,一直说要说真话,我不相信,他很久以来说了很多假话,这个没办法的,人在场面上,形势所迫,直到看了他写的《怀念从文》,我才相信了,他说的是真话。施老与巴老年龄相仿,巴金30年代还向施先生主编的刊物投稿。他们都是30年代成名的著名作家,彼此心有灵犀。施老直到晚年,几乎足不出户,但洞若观火、明察秋毫的思想判断力仍一如既往。敏感直率,实话实说,施老从来没变过。

和鲁迅的一场误会使他蒙冤数十年

我本科毕业后师从钱谷融先生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对研究现代文学兴趣倍增。跟施先生熟稔了,曾经很冒昧地问起当年他与鲁迅交恶,因此而大半生受尽人生磨难的原委。他说这其实是彼此误会造成的。“我一直很尊敬鲁迅先生,20年代末就与他时有往来。我主持出版《科学的艺术论丛》,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鲁迅先生曾全力支持。丛书出了12本,鲁迅一人就承担了4本。我1932年主编《现代》月刊,创刊号上发表了他的散文名篇《为了忘却的纪念》,在当时还是冒一点风险的。”据说:胡乔木先生曾说过:“施先生在《现代》上发表这篇文章,比在党的刊物上发表,它的作用要大得多。”至于后来与鲁迅发生论争,是他完全始料不及的。

1933年9月,施先生收到上海《大晚报》编辑寄来的一份类似问卷调查的表格,要求收件人填写:(1)目前正在读什么书;(2)什么书可以介绍推荐给青年。他在答复第2项时,填了《庄子》和《文选》,还加了一行说明:“为青年文学修养之助”。寄出去后,他也没特别留意。10月6日《申报·自由谈》上,鲁迅以“丰之余”为笔名发表了杂文《感旧》,文中虽未点名,但语气激烈:指出这是“要以‘古雅立足于天地之间”,有“遗少群的风气”,“且又证实了新式青年的躯壳里,大可以埋伏下‘桐城谬种或‘选学妖孽的喽罗。”施先生看了此文,因为当时并不知道作者是鲁迅,当即写了《〈庄子〉与〈文选〉》一文,做出申辩和说明。在此文中他还举鲁迅为例,说:“没有经过古文学的修养,鲁迅先生的新文章决不会写到现在那样好。”鲁迅先生误会了,以为施先生带有揶揄嘲讽之意。于是他接连写了《“感旧”以后》上篇和下篇,再度提出批评。年少气盛的施先生又发表《我与文言文》等几篇文章,对此进行答辩,说:“我以为每一个文学者必须要有所借助于他上代的文学”,当然也“并不是主张完全摹仿古文学,或因袭古文学”。 施先生说,直到今天他也不明白推荐青年读《庄子》《文选》错在哪里。不过,当他得知“丰之余”是鲁迅先生时,曾经去过鲁迅家,想跟他当面解释,可是那天鲁迅先生出门未遇,谁知这以后施老竟因此顶着“洋场恶少”的骂名蒙冤遭难数十年。谈及此冤,施老说“不值一提,我比鲁迅先生活得长”。他还说,鲁迅虽然脾性刚硬,但还是有雅量的,在出版《准风月谈》时,他把《〈庄子〉与〈文选〉》作为附文收在里面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来龙去脉即是如此。施老若不说,旁人也缠不清。

慶幸自由自在,看书写作

2002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最后一次去施老家。他即将迈过98岁门槛,按照中国人做九不做十的习俗,我捧着一束鲜花,提前祝贺他老人家百年生辰。进门后见他躺在床上,刚睡醒。师母已于前些年离他而去,家中请了个小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他看到我手上的鲜花,却想不起我是谁,他叫小保姆拿来纸笔,让我写下名字。我写了,拿给他看,他说:“哦,钱虹,认得的,不过我不欢喜做生日的。”

他吩咐小保姆扶他坐起来,斜靠在床头枕垫上。他说:“我如今日夜颠倒,晚上不想困觉,白天倦了就补困。”他问起我最近是否去过香港,见到刘以鬯先生,我答:去年(2001年)8月去过一次,出席“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暨黄世仲作品研讨会”。因会议地点在尖沙咀的香港历史博物馆,时间紧迫,只打了电话给刘以鬯先生。他不编《香港文学》了。我还告诉他去开会提交了一篇《洪朝往事,虚实相间——兼谈黄世仲历史小说的“演事”特性》的论文。他说:“黄世仲原本名字是黄小配,是近代很高产的小说家,写过中长篇小说《洪秀全演义》《廿载繁华梦》《宦海升沉录》《黄粱梦》《宦海潮》等10余部作品,达到了近代历史小说所能企及的较高水平。章太炎给他的小说写过序。”我连连点头,由衷地佩服施老超凡脱俗的记忆力。

聊了些闲话。我见他眼睛依旧明亮,讲话口齿也清楚,中气仍然很足,但消瘦了不少,头颈处皮肤松弛,朝下耷拉着。以前看到报上曾说施老的养生秘诀是每天早上吃8粒红枣,就在纸上写:您似乎营养不良,要多吃点,补补营养。他笑着点头:“我欢喜吃红烧肉。”我写:肉类不易消化,多吃点鱼虾。他反应相当快:“我最欢喜吃大黄鱼,味道鲜来,骨刺又少,不过现在市场上只有小黄鱼,舟山大黄鱼唔没唻(没有了)。”他像个孩子一样把手一摊。我又写:肯德基的土豆泥,味道好又好消化。他答:“我欢喜吃肯德基原味鸡块。”聊着聊着,不知怎么又提到了巴金先生。他也听说了巴老住在华东医院,身上插了许多管子,他说:“我比他幸运,我还能自由活动,看书写文章。”

又聊了些闲话,我告别施老,从他家黑黢黢的木楼梯走下来,心里却升起了一盏亮晃晃的明灯。活到老,读到老,写到老,自在到老。这或许正是施蛰存先生长寿的原因所在。

2020/02/20写于上海

(作者为文学博士,同济大学教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王 岚

猜你喜欢
笔谈丁玲鲁迅
丁玲的幸福婚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笔谈文献整理与研究”简介
丁玲的主要作品
丁玲噩梦一场
孔乙己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阿迅一族
由笔谈管窥中朝文人文化意识的差异
笔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