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中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

2020-08-13 09:14叶咏梅魏伟华张云娴
吉林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体位置换术髋关节

黄 颖,叶咏梅,魏伟华,张云娴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河源 517300)

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髋臼受损等疾病,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运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多数需要长时间卧床,在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便属于最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使患者病情的恢复以及预后受到一定的影响[1]。有学者指出,对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2]。本次研究以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使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45.6±4.1)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45.7±4.3)岁,采用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保持手术室温度、湿度适宜,在患者骨突处和受压处给予体位垫衬垫,期间做好保暖措施,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详细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手术室温度需保持在22~26℃之间,湿度维持在60%左右,期间注意保暖,尤其对患肢保暖,防止静脉淤积的发生,可采用充气式体温毯盖住患者上半身,避免热量损失,冲洗液可加温至37℃,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②避免在患肢静脉处穿刺:医疗人员应尽最大努力避免在患肢大隐静脉穿刺,选择上肢静脉穿刺,若无法避免则尽量在小分支处穿刺,穿刺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对患者输注具有刺激性药物时,应给予稀释,再缓慢注射。③手术配合:护理人员应提前备好手术中所需要的药物和仪器,及时准确地对药物进行传递,尽最大努力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曾有研究表明,手术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导致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从而增加患者DVT的发生率。④体位护理: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体位变化时动作应轻柔,避免使患者受到二次损害,降低小静脉出血量,患者不可长时间髋内收位。安置侧卧位应该对患者的躯干和上肢进行固定,避免坐骨神经、桡神经受到损伤。术中协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减少伤口暴露时间,降低出血量,避免组织受到损伤。⑤输血护理:手术期间患者失血过多或者过量输血,均会增加DVT的发生率,髋关节置换手术所用时间较长,血容量相对缺乏,加之机体属于应激状态,会释放大量凝血酶,激活前凝血物质,降低纤溶活性,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术前需备好自体血回输机,对手术中失血进行收集、过滤,待净化处理完毕后再回输给患者,为患者提供与患者完全相容的血液,保持患者有效的血容量。⑥病情监测: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尿量,关注血容量的变化,防止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生,注重关注患者皮肤的颜色和温度。术中患者长时间为被动体位,止血带的使用,下肢过度牵拉均会导致患者邻近血管受到间接损失,腿部肌肉处存在着大量的静脉窦,其中的血液需依赖肌肉泵的作用方能向心回流,侧位时该情况更为明显,使DVT的风险增加,因此安置患者体位时,尽量避免大血管受损,可适当对患者进行按摩,促使患者血液回流,避免血流滞缓。

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定,评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正相关。②观察两组患者DVT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2两组DVT发生率对比:观察组DVT发生率5%(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P<0.05)。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的产生主要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处发生不正常的凝结,该病多发于患者下肢,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以及静脉壁受到损伤是导致DVT产生的主要原因[3]。长时间卧床、外科手术、肿瘤以及肥胖患者属于DVT的高发人群,创伤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因素,其可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于治疗骨科疾病较为成熟的一种手段,具有安全、可靠、治疗效果理想等优势,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纠正畸形,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但该手术属于一种创伤手术,极容易导致患者发生DVT[5]。深静脉血栓可在任意一年龄段发病,但有研究发现,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DVT的发病具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因此临床对于中老年患者应给予应有的重视[6]。

当前,护理干预措施已在临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该护理措施主要在患者血栓产生之前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使患者的血液以及血管条件得到改善,促使下肢静脉血流从而对DVT进行预防。多数研究结果证明,在DVT发生的重要时间段内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DVT发生率,避免患者术后肺动脉栓塞的发生[7]。本次研究中,术中采取了细致规范的手术操作,避免静脉内膜受到损伤,通过全面的护理配合,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及时的筛选和预防,使DVT的发生率得到明显的降低,帮助患者能够顺利渡过手术期。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DVT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DVT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预后。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DVT形成风险,极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有助于预后,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体位置换术髋关节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