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观察

2020-08-13 09:13陈海涛
吉林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融合术植骨椎管

赵 睿,王 锋,陈海涛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腰椎管狭窄症实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为受一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造成腰椎管各径线明显缩短,使脊髓、神经根或硬膜囊处于受压状态,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患者会有腰腿痛等表现。此病以中老年人群最为多见。需要指出的是,当此病患者处于静养状态或休息时,不会感到异常,当活动后,便会有诸如下肢无力、疼痛、麻木等表现,但休憩一会后,能继续活动;有报道[1]指出,此病病情越重,那么需休憩的时间就会越长,与此同时,能够行走的距离也就随之变短。在当前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此病,但由于手术方式多样,究竟采用何种手术方法未能统一。为了找寻有效术式,本文围绕所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上述术式治疗,现就其效果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计60例,年龄均≥60岁,都为首次手术,且经影像学检查明确为此症;排除合并内科疾病及其他骨科疾病者,另排除精神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0~78岁,平均(69.4±3.9)岁;病程3~10年,平均(6.4±1.2)年;研究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0~77岁,平均(69.2±3.7)岁;病程3~10年,平均(6.2±1.1)年。两组病程等资料经综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麻醉,行标准俯卧位,选腰椎部位的后侧正中处,直接入路,将横突中轴线或“人字嵴”顶点当作手术进针点,将椎弓根钉置入,切除全椎板。还可根据现实需要,将小关节内侧的1/3~1/2切除,实施侧隐窝扩大减压处理。在术中,将位于峡部裂隙中的增生瘢痕组织清除掉,并对马尾、神经根进行松解。对照组实施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椎体进行提拉复位,分别对关节间突、双侧横突等的外侧去皮质化,且将一些软组织(阻挡植骨)去除,对植骨床进行彻底清理。修正原先的髂骨骨块,使之呈颗粒状,根据骨量,对异体骨颗粒进行适当混合或不混合,压紧横突间,进行植骨融合;另外,于植骨床与小关节周围处,用碎骨块进行填充。研究组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将椎间隙撑开,对椎体进行提拉复位,固定且将椎间盘切除后,于peek材料融合器中,将自体骨填充在内,此外,将1枚椎间融合器植入到滑脱节段椎间隙内,术毕。术后24~48 h,两组可将引流管拔出,并进行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行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疼痛变化。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2]对两组腰椎功能进行评定,此量表包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观感觉及泌尿膀胱功能等指标,分值区间为0~29分,分值越高,功能恢复越好。用视觉模拟疼痛(VAS)量表[3],对两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及相关指标对比分)

2.2两组VAS、JOA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VAS、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降幅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JOA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实为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退变性椎管狭窄,多因腰椎发生退变性病变,而造成骨性、软组织性的椎管与神经管狭窄,当长时间处于此种狭窄状态时,会对机体马尾神经及脊神经造成压迫。受此影响,患者不仅会有诸如腰腿疼痛、间隙跛行等表现,而且还有如下典型特点:①下肢出现明显的放射性疼痛,并且还伴有麻木感,无法进行根性定位;②有着较长的病程,而且发病比较缓慢,若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效果不理想;③非常容易并发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等内科疾病;④经影像学检查,可得知脊柱存在明显退变,另外,在小关节突内增生,中央椎管、侧隐窝狭窄情况显著,非常容易伴发退变性滑脱等情况。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时,能否减压是保证疗效的核心所在,诸如椎板原位回植、多节段椎板开窗以及椎管潜行式扩大减压等,都能实现对腰椎管减压的目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此方法尽管不会影响脊柱的整体稳定性,但是难以充分减压,容易出现椎管狭窄残留情况[4]。在大部分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当中,许多伴有小关节突内聚的状况,而且一些还伴有小关节突增生以及黄韧带增厚等情况,当采用上述减压方法进行治疗时,尽管有助于上述压迫原因的缓解,但无法彻底解除。而全椎板切除术是一种不错的术式,如果关节突存在显著增生、内聚,那么需将下关节突予以切除,但需强调的是,难以在脊柱稳定性得以保证的同时,留下关节突,从而造成减压不完全,最终对手术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有报道[5]指出,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的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相联合,对老年腰椎下肢症进行治疗,效果理想,二者联合能够充分减压,而且还能减轻对椎管内组织的干扰,操作比较简单,整个手术的安全性也会得到提高。从本文结果可知,两组手术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的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相联合的方法不会大幅增加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效果理想。另外,观察组VAS、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腰椎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综上所述,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其腰椎功能,而且还能减轻疼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融合术植骨椎管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