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氯苯吡胺对接触性皮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Eotaxin mRNA表达的影响

2020-08-13 09:13武国宇
吉林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利嗪氯苯左西

武国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辽宁 大连 116000)

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或黏膜触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及以外部位产生的炎性反应[1]。接触性皮炎病因复杂,普遍认为与原发性刺激与变态反应性接触等有关,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将会影响患者美观及生活[2]。氯苯吡胺是最强的抗组胺药物之一,具有一定的镇静、抗胆碱作用,且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低等优点[3]。左西替利嗪胶囊是一种抗组胺药物,能对H1-受体产生拮抗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瘙痒症状[4]。但是,临床上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氯苯吡胺对接触性皮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Eotaxin mRNA表达的影响较少[5]。因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氯苯吡胺对接触性皮炎患者趋化因子IP-10、Eotaxin mRNA表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触性皮炎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0~39岁,平均(26.84±5.78)岁;病程3~12 d,平均(6.83±1.09)d。接触性皮炎部位:胸部14例,面部13例,背部5例,其他4例。观察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1~40岁,平均(27.09±5.83)岁;病程3~11 d,平均(6.87±1.11)d。接触性皮炎部位:胸部13例,面部12例,背部8例,其他3例。两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6],均伴有不同程度皮肤瘙痒、灼热感、刺痛感;②符合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氯苯吡胺药物治疗适应证;③均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有关检查、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疾病者;②合并精神异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③近期使用其他方法治疗或影响预后评估者。

1.3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均给予生理盐水进行湿敷,2次/d;取丁酸氢化泼尼松(浙江奥瑞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407)少许,外擦,2次/d[7];对照组给予左西替利嗪胶囊(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333)口服,5 mg/次,1次/d,连续治疗1个月(1个疗程)。观察组联合氯苯吡胺(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87)口服,4 mg/次,3次/d;对于小儿每次口服0.35 mg/(kg·d),分3~4次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①症状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红斑、皮肤干燥、灼热感、刺痛感、丘疹疼痛消失时间;②趋化因子IP-10、Eotaxin mRNA表达: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取外周血5 ml,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完成趋化因子IP-10、Eotaxin mRNA表达测定。引物合成由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完成。趋化因子IP-10上游引物5'-GGCTCTCCAGAACATCAT-3';下游引物5'-CACCTGGTGCTCAGTGTA-3'。Eotaxin mRNA上游引物5’-GGCACACTCCAAGCGCTGAGAATG-3’。下游引物 5'ATGGTGGTGAAGACGCCAGTA-3',引物合成后严格参考RT-PCR试剂盒完成操作,反应结束后确认Real Time PCR的扩增曲线与溶解曲线,再次根据一定的阈值取CT值,采用2-△△CT法完成趋化因子IP-10、Eotaxin mRNA测定[8];③药物安全性:记录两组治疗期间恶心腹泻、肝肾功能异常、血压波动、皮肤瘀斑、出血倾向发生率。

2 结果

2.1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红斑、皮肤干燥、灼热感、刺痛感、丘疹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2两组趋化因子IP-10、Eotaxin mRNA表达比较:两组治疗前趋化因子IP-10、Eotaxin mRNA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Eotaxin mRNA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趋化因子IP-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趋化因子IP-10、Eotaxin mRNA表达比较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恶心腹泻、肝肾异常、血压波动、皮肤瘀斑、出血倾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接触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9-10]。对于症状较轻者,局部多呈红斑、鲜红色,部分患者可伴有水肿;对于重症患者,多数患者存在丘疹、水疱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11]。左西替利嗪胶囊是一种抗组胺药物,能对H1-受体产生拮抗作用,用于过敏性皮炎患者中有助于快速缓解患者症状,能提高临床效果。现代药理结果表明,左西替利嗪胶囊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能发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抗严重功能,并且药物亦可抵抗炎性反应活性[12]。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红斑、皮肤干燥、灼热感、刺痛感、丘疹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氯苯吡胺能缩短接触性皮炎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利于患者恢复。氯苯吡胺又称为扑尔敏,属于抗组胺药物,但镇静作用较异丙嗪弱,药物能发挥一定的抗胆碱作用。现代药理结果表明[13],氯苯吡胺能可逆性地占领组胺受体,竞争性的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能缓解过敏症状,利于患者康复。

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过程,常伴有炎性因子、免疫的作用干预。IP-10具有强大的招募中性粒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临床研究表明[14],IP-10能与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3相互结合,有助于促进其活化,向CD4+Th1方向分化,从而促进炎性反应。因此,IP-10能通过特异性选择作用在表面CXCR3活性的Th1细胞,在炎性触发作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15],Eotaxin mRNA水平在哮喘小鼠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Eos计数呈正相关性。由此可见,Eotaxin mRNA水平在哮喘气道黏膜炎性的调控中发挥作用,且血液中嗜酸粒细胞的增加与皮损中Eotaxin mRNA水平有关。临床上,将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氯苯吡胺用于接触性皮炎患者中能发挥两种药物优势,有助于降低IP-10水平,并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提高患者耐受性、依从性。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趋化因子IP-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氯苯吡胺能控制疾病发展,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将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氯苯吡胺用于接触性皮炎患者中改善趋化因子IP-10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利嗪氯苯左西
氧化钙抑制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氯苯生成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HPLC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有关物质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行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疗效
左西孟旦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观察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2-(4-氯苯氨基)甲基苯酚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混二氯硝基苯氯化制备1,2,4-/1,2,3-三氯苯
1,2,3-三氯苯氨解制备2,3-/2,6-二氯苯胺的工艺研究
HPLC法测盐酸左西替利嗪颗粒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