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身边不乏这样的场景:60岁以上的老人,坐在客厅,守着电视机,看看新闻、看看球赛、看看戏曲,一个晚上过去了。40岁左右的中年人,守着电脑或者IPAD,炒炒股、追追剧,各种页面浏览一通,半天过去了。20多岁的年轻人,捧着手机,追追星、听听歌、抖音、头条,不一而足,一路上过去了。就是没有看见几个人认真地看电视。电视作为传播界曾经的核心载体,影像产品曾经的主要渠道,怎么成了老年生活的标配、在全民人群里明显失宠了?
据大数据分析,目前我国网民8.54亿,其中手机网民占99.1%,网络视频用户占89%;网民人均每天仅观看短视频的时间高达127分钟,超过了电视的117分钟。移动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电视收视人口逐年下降,收视时长也在逐年下滑。不但电视观众老龄化的状况依然明显,35-54岁的中年观众的收视时长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对于地面频道和城市台来说,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收视极速缩水、创收骤降、人员严重流失,部分电视台已经面临生存危机,寻求“财政供养”的呼声此起彼伏。
与电视收视人口逐年下降相比,我国网络视频市场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短视频于2017年强势爆发。2017年第三季度,短视频用户使用总时长同比增速达311.3%,领跑其他所有细分行业。几年来,网络视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野蛮生长”向“精耕细作”转型,经过大浪淘沙、高速发展,在内容制作和广告市场上都对电视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多元的观看场景、极强的社交属性、日益精良的内容制作、逐渐清晰的盈利模式,都将成为短视频向电视媒体抢夺受众注意力的得力法宝。
面对更加开放、市场化程度更高、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新媒体,传统媒体的种种弊病将更加凸显,体制的桎梏、机制的普遍僵化,必将导致电视平台的吸引力持续降低。
《新京报》只有11个有着丰富经验的优秀编辑留下来专职办纸,其余的人在干什么?
新京报社社长宋甘澍解释道,为了实现全员转型移动端,新京报再造策、采、编、发、审全流程,全报社包括采编、经营、发行、行政等在内的1100多人团队,围绕新京报APP、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超过100个平台,每天生产不少于450条图文、视频原创内容,实现了7x24小时新闻全覆盖。新京报正在用新媒体的手段抢占影像原有的天地。
从2016年开始,《新京报》几乎所有重大事件报道,都通过全媒体的融合报道,联线现场直播、调查深度评论、动画与短视频。《新京报》已成为视频和文图报道齐头并进的内容生产平台,号称“新闻视频看我们”的“我们视频”等短视频产量约占《新京报》采编总量的三分之一,其内容正在从新闻推向财经、娱乐、文化、体育、民生等所有报道领域。
报纸端发力与发展新媒体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彼此支撑。报社整个采编团队为APP端提供有深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内容产品,这些内容在APP端的有效推广,又再一次传播了新京报的品牌影响。
长江日报为什么年年招聘不是直接从事报纸业务的人才?
长报一直在关注影像、在抢占影像的地盘。去年,长报集团预留12种岗位面向社会招聘:记者、微信编辑、新闻主播、视频编导、视频包装、音乐编辑、Android工程师、iOS工程师、PHP工程师、三维动画师、动捕导演、无人机飞手。其中,即使是貌似传统岗位的招聘对象:记者,也被提出了网络要求:能熟练运用文字、图片、直播、音频、视频等全媒体报道手段,英语熟练者优先。长报还要求新闻主播:外貌端正,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上水平,熟悉网络直播……
元旦前几天孝感地震,震后不到2个小时,长江日报记者就到了现场。他们发回的报道,不仅仅是文章、是图片,还有短视频!而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影像传播,过去恰恰就是电视台的专长甚至是垄断。
李子柒的“田园生活”
近来最为热门的网红李子柒,揭示了受众关注的方向。体现这种关注的载体,仍然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然而李子柒每一期视频的内容,难道不是电视界一向长于表现的影像吗?
她的唯美视频,就是“田园生活”:土灶台前跃动的火苗、小羊吃草的声音、水田插秧的手势……片片都充满了浪漫想象的诗情画意。李子柒的视频脱离了人们熟悉的工业化语境,远离大城市观众的物质生活方式,满足了观众对于食物、风景和亲情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我们影像工作者要寻找的市场需求,就是受众的需求。
其实李子柒的模式并不是横空出世,她只是短视频时代累积到一定时候的尖端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李子柒使用了数字媒体、利用了网络传播,而非传统的电视传播渠道,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影像产品。
没有几个人看报纸,也没有几个人看电视,上述的表面现象,并不是说以电视为代表的影像一无是处,恰恰相反,影像还是人们的酷爱,有人看新闻、有人看视频,迷人的影像,正是刚需。只是用户都转向了互联网、移动端,移动端无疑成了传播手段的新宠。准确地说,是载体的便捷性,放大了影像的展现力。移动端的魅力,并不是它的影像内容,而是它的载体。
载体变了!作为电视人,我们必须得转变。目前视频是用户最熟悉、最喜爱的表达方式,因此,纸媒等传统媒体都在向移动媒体、向客户端、向影像进军,试图实现图、文、视频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网络视频泛滥,视频不再是电视媒体的“独门秘器”。视频领域涌进许多竞争者,圈走大量观众。对观众和用户而言,电视媒体原有价值的含金量已经下降,没有几个人愿意做电视广告了就是实例。如果电视界不能及时洞察趋势并锐意改革创新,形成满足新需求的服务产品和供给能力,则会出现营收萎缩、人才流失,甚至运行困难。
很长时间以来,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经常陷入“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论,其实这两者都很重要,都是王者。既然内容还是传统媒体一直坚守的内容,那么变化的只是传播的手段或载体,也就是灸手可热的各式各样的新媒体。那么我们就去抢占这些新媒体,但是在抢占的同时甚至于抢占之前,一定要明白,过去坚守的内容,仍然是传播的核心。媒体应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在更新形式的同时重塑内容的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本任务、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建设“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这显示出了传媒业生态的重大变化。
新时期已经扑面而来,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无疑也是深度融合、重装上阵的时期。深挖自身在影像方面的巨大潜力、寻求融合发展,是电视媒体需要深入探索的方向。电视台和互联网之间与其恶战,不如融合。
学习《新京报》,以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实现原创内容的多平台发布。在提升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的同时,积极拓展自我平台之外的传播空间,在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腾讯视频、百度百家号等众多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上设置账号,打造特色鲜明的内容品牌,形成影响力全网渗透的平台集群。原创内容在企鹅、头条、百家号、网易、秒拍等多平台力图实现播放量突破。
1、相比其他媒介,影像产品具有画面直观性、听觉直接性,传递出更多的信息,更真实、全面、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我们要紧紧抓住影像产品的这些天然优势。并通过二维码扫描等各种方式渗透到纸媒、报刊之中。
2、一方面开拓网站,打造电脑和移动客户端,打造开放的网络视频平台,推进全媒体转型。
3、另一方面借助商业机构的微信微博、小程序、抖音和短视频平台,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提高传播力。以广电荧屏为核心,以融媒体为支撑,以网络传播为递进延伸,把新闻影像产品做全网络的立体扩散和长周期的链式传播。
4、把影像当作一种产品,包括新闻作品、栏目、频道在内的影像都是一系列特别形式的产品,都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思维,思维的首选就是研究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再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去全力生产新闻产品、去传播新闻产品。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的时代,从市场出发的原则,而不是以“我”为中心,用产品意识去整合一切,为我所用,为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用户提供订制化的影像产品和传播服务,时时体现各类用户的价值。比如订制式的栏目《政协论坛》、《人大视窗》,还有《电视问政》,都是成功的例子。由此牢固树立起“无订制、不生产”的理念。
5、要花大力气研究政府所确定的城市定位、产业布局、行业和区域热点。关心政府所想、所做、所成、所难。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充分认识到政府的话语权和支付能力,把政府的需要当做我们的影像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最为主要的方向之一。
以武汉为例,把每年的“两会”精神作为指导方向,重点关注:三大攻坚战、中心城市功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培育壮大新功能、改善营商环境、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美丽武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以下方面,影像作品都大有可为:以长江大保护为导向的环境保护,以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光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创投基地、以“垃圾分类”为核心的固废产业一体化与城管配套升级、以中法生态城为典型的城市开发和建设、智慧城市及相关产业、以武汉新港为核心的华中大物流产业集群、服务中小微和创业企业的金融、资讯配套服务项目,还有以《电视问政》为主导产品的纪检监察系列项目。这些项目共同具有以下特色:政府倡导、投入,形成新的城市产业热点或初具规模,门槛虽高,但战略空间大,需要更加精准的专业化传媒服务。电视台应该在这方面发挥原有的影像优势,做好喉舌的同时,继续担当传播主力。
6、传统媒体转型,全流程都要进行改革。采编资源集中共享,终端多样、刊播同步,员工跨媒介工作,不断学习新的图文视频和网络传播技术,在文字、图片和影像之间天衣无缝地组合,行走在不同媒介之间。
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财力上一方面要寻求支撑,向社会要钱、向市场要钱、向政府要钱;另一方面,财力也要来自于影像工作者的主动化缘、制造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