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20例临床研究

2020-08-13 02:44陈晓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1期
关键词:胸腔镜肺部切口

陈晓辉

(广州市胸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0 引言

肺泡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内部压力升高,肺泡壁无法承受较大压力而破裂,相互融合,含气囊腔随之形成,可见肺大泡不及时治疗,极易诱发气胸、肺气肿等症状,进而影响患者肺功能[1]。手术切除肺大泡是目前临床治疗采取的主要方式,本研究提出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此手术在上世纪90年代被提出,属于微创手术[2]。经大量临床实践显示,胸腔镜切除术出血少,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术后患者恢复快,不易形成瘢痕。鉴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胸腔镜下切除术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治肺大泡患者若干名,在其中选取20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患者均在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来院治疗。其中男19例、女1例,患者17-59岁,平均(23.45±5.3)岁。患者、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资料完整,基线资料差异不大(P>0.02),可进行组间比较。纳入标准:经检查,所有患者均为肺大泡,并由MRI、CT扫描确诊;无合并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重大疾病;患者精神状态正常,积极配合治疗。

1.2 方法。患者先进行术前准备,术前1周饮食清淡且戒烟戒酒,营养支持。检查患者肺部有无炎症,若存在炎症要进行抗炎、雾化吸入治疗,给予患者解痉止痛药,协助患者咳痰同时抑制呼吸道分泌物生成。若患者痰液过多,需进行痰菌培养,让患者服用抗生素。准备完毕,实施手术,步骤如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侧卧位,暴露患侧,常规消毒铺巾。本次患者系右侧肺大泡,因此在右侧胸部作切口,从胸部腋中线向下,在第7肋间作手术切口,长度控制在1 cm,划开皮肤后逐层深入并置入胸腔镜。检查患者胸膜,有黏连伴随积液者及时清理,外接引流管将浑浊积液引流出去。向肺部注射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进行膨肺操作,同时向肺部通气,确定肺部激无漏气后实施肺大泡切除术。找到患者肺大泡,借助胸腔镜进行肺大泡切除术,操作时注意不要破坏周围正常组织。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圣乔治呼吸质量量表评估患者呼吸质量,包括活动受限、呼吸困难、气喘咳嗽、洗漱穿衣困难与疲惫五项评分,单项总分20分,总分100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呼吸质量越好。②统计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包括TLC、RV、MVV、FEV1、6MW五项指标。TLC、RV水平下降,MVV、FEV1、6MW上升说明患者肺功能良好。

1.4 统计学分析。SPSS 21.0分析,通过t值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0.05即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SGRO评分手术前后变化对比。手术前后患者SGRO评分差异较大,术后患者评分均低于术前,四项总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SGRO评分手术前后变化对比()

表1 SGRO评分手术前后变化对比()

分组 例数 呼吸困难 咳嗽、气喘 活动受限 洗漱、穿衣困难 疲惫 总分手术前 20 15.43±1.25 16.32±2.47 14.31±2.13 16.47±2.36 13.22±1.51 75.75±2.48手术后 20 10.50±2.45 9.58±1.56 9.21±1.36 10.45±1.31 8.43±1.65 48.17±2.37 t-8.016 10.318 9.025 9.974 9.578 35.956 P-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肺功能指标手术前后变化对比()

表2 肺功能指标手术前后变化对比()

分组 例数 tLC(L) RV(L) MVV(L) FEV1(L) 6MW(m)手术前 20 6.89±0.31 4.20±0.45 18.45±1.32 0.15±0.01 205.37±20.45手术后 20 4.87±0.28 3.37±0.25 33.47±2.47 1.02±0.36 310.50±15.32 t------P ------

2.2 肺功能指标手术前后变化对比。与手术前相比,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较大,其中TLC、RV水平下降,MVV、FEV1、6MW水平上升(P<0.05),见表2。

3 讨论

肺大泡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有患者,分为先天、后天两种形式,先天小儿支气管发育异常极易诱发肺大泡,后天系各类肺部炎症引起肺大泡。导致肺大泡因素众多,如支气管炎、结核病、肺气肿等均会导致肺大泡。诊断时除基本检查外,X射线、CT扫描可确诊患者是否为肺大泡。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方式,传统手术为开胸肺大泡切除术,手术切口较大且患者术中易出现大出血现象,医生需完全开胸才能观察到肺大泡情况,手术时间长。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电视胸腔镜手术被研究出来,并运用在临床实践中[3]。

与传统治疗方式有明显区别,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借助摄像、内窥镜等多种技术,手术切口小便于患者术后恢复,符合患者对美观性的要求,患者术中痛苦小,手术效果可靠。医生根据手术需求,在患者胸部开小切口,长度控制为1-2 cm左右,最多同时开4个切口,患者在术中不会出现大出血情况,手术安全高效[4]。胸腔镜放置在患者患侧肺部,医生能全程监测患者肺部情况,胸腔镜将肺大泡放大无数倍,保证医生手术视野清晰,病灶位置、大小完全显现,手术切除范围明确,肺部正常组织不会受到破坏。传统胸部穿刺活检被胸内病变活检取代,在相关学者研究中指出,胸内活检阳性检出率更高,由此可见胸腔镜能提高阳性检出率。本研究给予所有患者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基本未出现并发症。与手术前相比,患者肺总量(TLC)、补吸气量(RV)水平下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分钟行走距离(6MW)水平上升(P<0.05)。经手术,患者肺部功能明显得到改善,患者每分钟呼吸量、通气量较之手术前均有所提升,患者肺部耐力增加,6分钟行走测试后患者呼吸顺畅。术后对患者呼吸功能用SGRO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患者呼吸功能增强,咳嗽、呼吸困难、疲惫、活动受限、穿衣洗漱困难症状评分显著下降(P<0.05)。王毅等[5]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肺功能不全、年龄较大患者不建议采用开胸手术,采取胸腔持续闭式引流方式,结果显示患者胸腔中进出气体量增加,但只能短时间缓解症状,无法根治[6]。王毅等人尝试使用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功能明显增强,呼吸耐力增加,与传统方式相比患者并发症减少,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肺大泡患者治疗中,采用胸腔镜下切除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增强其呼吸耐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胸腔镜肺部切口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