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语文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课堂的阅读教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章题目入手,围题发问、读文探里,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种实用的阅读文章的策略和方法,还能吸引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提高其阅读效率,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围题发问;读文探里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好好深思的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同一篇文章,一百个老师教一百个内容”的情况是常有的。教师教会学生阅读文章的策略和方法才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文章的标题其实就是文章的眼睛,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时,如果能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标题这个眼睛,然后围绕文章标题去问个究竟、读文探里,无疑等于给学生一把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更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具体怎样指导、引领和点拨学生抓住文章标题阅读文章呢?拟以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为例,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操作。
一、学生积极提问
《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创作的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文章的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作者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还是难度比较大。翻开教材,面对课文标题,笔者提出问题:“面对着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题一提出,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问:“土地怎么会发誓言?”有的问:“文章是用拟人手法写的吗?”有的问:“哪里的土地发出的誓言?”有的问:“发出了怎样的誓言?”有的问:“为什么要发出誓言?”有的问:“作者和这块土地有什么关系?”有的问:“作者对这块土地怀有怎样的感情?”等等。
学生的问题有难有易,程度深浅不一,有的切入主题具有共性,有的则纯粹只是个人的疑惑。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的做法是不去直接回答任何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先去认真阅读文章,然后从文章中自己去寻找答案。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也是阅读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此步骤意在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其阅读文章的兴趣,培养学生紧扣文章标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当然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预习时进行,但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围绕文章的题目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读文释疑
通过围题发问,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学生们迫切地想通过阅读文章来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用文中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阅读时会格外认真仔细。
当学生读完一遍文章后,笔者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很多,现在大家说说看是不是土地自己发出的誓言?”同学们都笑了,回答说:“不是!”教师继续追问:“那是谁发出的誓言?”学生回答:“是作者发出的,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教师提问:“作者面对哪里的土地发出的誓言?”学生回答:“作者面对广大的关东原野,他的家乡发出的誓言。”教师提问:“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学生回答:“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文本,一些浅显简单问题的答案很快就从文章中找到了,阅读前有误解的地方也大都清楚明白了。
“学会独立阅读、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此步骤意在引导学生通读文本,并通过通读文本,使学生解答自己围绕文章标题提出的一系列深深浅浅的问题,同时,教师借此来检测学生对文本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以及其运用语言文字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
三、学生深入探疑
学生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已回答了部分比较简单的问题,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无法作答或回答不够全面。此时,笔者重新梳理其提出的问题:“作者面对自己的家乡——广大的关东原野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作者对这块土地怀着怎样的感情?……”带着这些问题,请学生再进一步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答案。
这些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文章中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需要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归纳总结。
于是,学生再次拿起笔,开始快速圈点读取文本中的重要语段信息,并通过动笔书写,整理出自己的答案。
为了解答疑问,大多数学生阅读得很认真也很仔细,有的学生甚至连课后的阅读提示和文章写作时间都注意到了。
再次阅读完文章后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九·一八事变之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关内。他们的家园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他们失去了家园!作者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面对土地发出自己的誓言,就是作者思乡念家,捍卫家园,誓死回到故土的原因。”此问题在文章结尾处有答案,学生稍加整理即可。
对于第二個问题,文中有“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这一句学生都能找到,但是只回答这样一句,显然有些单薄。教师需引导学生就这句话展开对作者情感表达细化的解读:“这种挚痛的爱表现在哪里?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铺陈许多富于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最后明白:文中有作者对故乡儿时的美好回忆,有作者躬耕故土的亲切感受。作者在聆听故乡的召唤中,抒发出自己心中喷涌的血浆与故乡地心的岩浆一起交溶,自己的心跳与故乡的脉冲同步律动的情感。爱之深而痛愈切,作者对残暴蹂躏践踏故土的敌人的刻骨仇恨,则尽在不言之中。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字字有情,句句含情,感人至深,令人震撼。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在此次的阅读中对一些重点语段还用自由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反复朗读文本,以此来体味作者饱含在文中的深沉、炽烈的家国情感。
此步骤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阅读钻研文本,以此来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在反复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师生之间对话的话题。
四、教师点拨引导
作者在写作本文时正好是“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东北三省沦陷已十年了。本文是作者对故土所发出的哲言:“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这篇短文,与其说他是用笔写的,不如说是他胸腔里的热血喷出来的。这是一篇发誓要收回家乡失土、使侵略者看了发抖的檄文。”(钟耀群《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不少人还能背诵他的《土地的誓言》,至今背诵起来仍然会让人们心潮澎湃,那种对家乡、对故土、对祖国的炽热之情,无不令人感动。”(张庆善《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这篇文章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应该是非常深远的,即使是在今天,文章读来依然使人荡气回肠、气吞山河。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笔者引用别人对文章的评价,高调入情,并进一步追问:“同学们,《土地的誓言》一文你们觉得这只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吗?”
在学生陷入深思时,笔者补充讲解“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全国抗战情势的时代背景。
听完教师的讲述,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打开。 立即有学生回答说:“老师,我觉得这不只是作者一个人的誓言,这应该是以作者为代表的整个东北民众发出的誓言。”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誓言——将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还我大好河山。”有学生又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也是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誓言——中国梦,我的梦!我们的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国家强大,人民幸福,国泰民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这个梦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我们永远要和平、民主、自由和独立。”
教师总结说:“是的,我们的目标就是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今天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富起来了,强大起来了,中国再也不是过去的中国。寸土寸金,中国的领土寸土也不能让,寸土也不能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学习,请让我们每一个人发出自己的誓言,发出你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此步骤通过师生之间的解读对话,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品文先品题,题为文之眼、篇之魂。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题目入手,围题发问、读文探里,这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种很实用的阅读文章的策略和方法,还能吸引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提高其阅读文章的效率,为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自觉而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标题解读文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于红红(1972—),女,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